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师与历史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程改革是教学的一场革命,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现与教师自身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作为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要以智慧点燃智慧,要成为真正的“明师”,用历史教师的思维力,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用历史课堂的扩张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用历史教学的感染力,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智慧;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7-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7.058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作为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要深知课程改革的重任,学习新理念、推行新举措,积极融入课改大潮。新课程强调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现与教师自身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用历史教师的思想力,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
   传统的历史学习思维模式要么是历史学习的单线思维,要么是历史学习的固定思维,前者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泥潭,后者又过于机械僵化。陈衡哲女士曾这样说:“教科书减去了教师,便是一本白纸黑字的死书。”由此可见,教师是将教科书由“死”变“活”的重要因素,教师素质是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虽然这五个方面的内涵各有不同,但这五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提高学生的思维高度,增强学生的思辨力、理解力、批判力应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共同要求。
   课堂是师生分享智慧的场所,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以智慧点燃智慧。教师要以自己的思想力推动学生的思辨力、理解力、批判力,促使学生思潮涌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魅力。这就要求我们成为真正的“明师”,即明理之师,明人之师,能够用自己的思想力,激活沉睡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显然,我们只依据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是不能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不能跳出教科书,就不能超越教科书,也就难以看到历史的思考、历史的质疑和历史的理解,课堂教学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说,“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就特别强调了人的理性思考和判断。我们的历史教学到底要给学生传递什么信息?历史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当然,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问题的方法,注重精神传递与方法的潜移默化。“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只要我们能够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引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破解历史问题,就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用历史课堂的扩张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
   “教材不是圣经,只是一根拐杖。”很多历史课堂之所以死气沉沉、缺乏生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教学缺乏一种撼人心魄、振奋人心的扩张力。要拥有这样的扩张力,教师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在充分体验和熟稔史学基本功的基础上,夯实专业基础,进而形成多领域知识的基本架构。所以,历史教师要做阅读体验、经验知识和乡土域史分享的推动者,让学生的思维“宽”起来,从而让死书“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一)引导学生分享阅读体验
   阅读是教师充实自我的基本途径,也是扩张课堂教学的基本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多角度引入适当材料,以此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味。教师要能够放低身段、放下架子,与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对话、沟通、交流。分享阅读的过程就是对话交流的过程,师生间分享阅读,平等对话,沟通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能够从多维度、多层面、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师生间分享阅读,不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眼界,而且有助于学生建构丰富的背景知识,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甚至在交流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引导学生省察经验知识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策略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经验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而成的专业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等,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支点和促进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发展的基石。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所说:“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省察的生活,没有价值”还是很有道理的。省察即反省审查,也就是反思。如果教师缺乏教学反思,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只是多年教学经验的简单重复,只能永远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准线上。
   与学生相比,教师的社会阅历相对丰富,是最具个性特色的经验性知识,这是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最大的帮助。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敏锐地捕捉学科教学话题,营造宽松的对话环境,让学生敢于袒露心迹,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能力。只有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找准教育教学的真正切入点。教学新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或生活经验,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相关能力,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从学生的面部表情、交流語言、行为动作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信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课末,能够通过学生练习信息的反馈,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摸清学生的思路,做到以学定教,满足学生的需求。课后,教师要善于通过学生的言谈举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影响。总之,教师经验知识的开发,师生经验知识的共享,不仅能够扩大教学的创造空间,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创设出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科教学充满活力。    (三)引导学生探究乡土域史资源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志除了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学信念和教育智慧之外,还应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能力和具有众多个性化的教学故事和案例。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能够全面把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还要善于钻研和挖掘地方乡土域史资源,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积累丰厚的素材。乡土域史是中国历史的细胞,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小的乡土域史构成了大的乡土域史,它们共同构成了祖国历史,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历史。家乡故土是生命的摇篮,孕育和哺育了家乡人的生活,也承载了先辈及每个当代人的生活足迹。家乡的情愫早已注入每个学子的生命血液,把学生魂牵梦绕的家乡的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以此来构建课程体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必定能够显示出一种思想上、情感上和学科素养诸方面的多重穿透力。所以,把乡土域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自主创新、专业成长和提升课程实施能力的过程,促使教师由原来的课程执行者变成课程建设者,从而推进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顺应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
   三、用历史教学的感染力,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希望所在,历史教师就要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新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一)要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板书语言、体态语言等,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它的感染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口头语言要追求趣味性、震撼力,书面语言要讲究逻辑性、艺术力,体态语言要呈现表演性、幽默力,由此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引导学生走入“历史”并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的遐想之中,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提高感知效应,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主动地积淀思想文化,锤炼课堂语言,追求表达的独特与精致,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具艺术感染力。
   (二)要提高教学设计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广义上来说,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决策的活动。从狭义上来说,教学设计是设计者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根据教育科学理论,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评价教学效果的策划。总的来说,教学设计是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设计的本质在于将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需求,转化为特定知识结构的活动。
   教学设计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也是人的思维意识、知识、见识、能力等综合运用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布鲁诺曾说:“教学与其说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为了使教学设计更有效率、更具吸引力,能够促成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我们要讲究教学设计的艺术感染力。教师的创造性是教学设计艺术性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地创造性地将课程通过各种办法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知识,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结合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地构建教学设计的整体,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从而诱发学生探索探究行为,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和延伸,或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之奇效,或能达到一种余味未尽、韵味悠长的效果。
   总之,历史教师的思想力、历史课堂的扩张力、历史教学的感染力,不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高度、思维宽度和思维深度,而且也有助于增强学生思想情感上的穿透力,進而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2(1).
  [2]侯耀先,栾宏.有效教学论[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2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