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江苏省中小学家校沟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部分中小学的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其家校沟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本文从家校沟通基本情况、家校沟通的方式、频率和内容、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家校沟通的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家校之间沟通方式、沟通意识、沟通技巧、沟通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根据调查中家校沟通之間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家校沟通 中小学家长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家庭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的作用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家校沟通成为教育关注的一大热点。家长是学生成长的启蒙老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主要责任,尤其对于学生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大的作用。但事实上,大多数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而且家长和教师会从不同的出发点和角度来处理学生的教育和成长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家长和学校之间出现沟通的矛盾。因此,应加强优化家长与学校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家校交流氛围,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部分中小学生家长为样本,对“中小学家校沟通”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家校沟通的方式、内容、效果等方面以及中小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调查设计
  1.1问卷的设计
  本文对参与家校沟通的部分中小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目的是研究家校沟通的现状,分析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从家校沟通的基本情况、家校沟通的方式、频率和内容、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家校沟通的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为家校沟通的更好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2问卷的实施
  本文采用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徐州市、泰兴市、盐城市等地中小学生家长为样本,进行家校沟通的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3份,回收210份,经查验,有效问卷201份,问卷有效率为95.7%。
  2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使用SPSS22.0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2.1家校沟通基本情况
  2.1.1调查对象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是哪个学段的家长”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本次调查对象中,29.35%的是小学生的家长,21.89%的是初中生的家长,48.76%的是高中生的家长。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对象都是中小学生的家长。
  2.1.2家校沟通的家庭参与者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的家庭中参与家校沟通的主要参与者是”来调查家校沟通的主要参与者。调查数据显示,家校沟通的主要参与者有27.36%的是父亲,65.67%的是母亲,1.99%的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4.98%的是其他亲戚。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家庭中是母亲参与家校沟通,与教师联系,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而父亲由于事业等原因、祖辈由于年龄或文化水平等原因,没有时间精力与教师进行家校沟通。
  2.1.3家校沟通的主导权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在与教师交流时,谁掌握交流的主导权”来调查家校沟通中引导交流的是哪一方。调查数据显示,有30.35%的家长表示在与教师交流时,教师掌握主导权,3.98%的家长认为是家长掌握主导权,61.69%的家长认为是家长和教师共同掌握主导权,3.98%的家长表示不清楚。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约60%的家长认为家校沟通由家长和教师共同主导,表明大部分家长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或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约30%家长认为是教师主导交流,表明少部分的家长习惯于跟随教师的引导,缺少自己的主见;约4%的家长认为家校沟通由家长主导,表明这部分家长能够注意到学生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教育拥有自己的想法;只有极少部分的家长不清楚家校沟通由谁主导,表明其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2.1.4家校沟通的必要性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认为家校沟通的必要性是”来调查家长对家校沟通的认同度。调查数据显示,有78.1%的家长认为家校沟通非常有必要,18.41%的家长认为比较有必要,2.49%的家长认为不太有必要,1%的家长认为完全不必要。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家长觉得家校沟通是必要的,只有极少部分家长觉得没有必要。这表明绝大部分家长能重视与教师的沟通,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极少部分家长对家校沟通的活动不够重视,没有深入开展家校合作教育,从而使得家校沟通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家长的沟通意识不足,或者是家校沟通的方法繁琐、内容单一等。
  2.2家校沟通的方式、频率和内容
  2.2.1家校沟通的方式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觉得加强家校联系的方式,以下哪种更适合您”来调查家长喜爱的家校沟通的方式。调查数据显示,有12.44%的家长认为家访更适合家校沟通,18.91%的家长认为是电话访,33.33%的家长认为是面谈,16.92%的家长认为是家长会,18.4%的家长认为是网络访谈。调查数据如图1所示。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约37%的家长由于工作等问题不方便面对面交流,从而希望借助电话或网络,更灵活快捷地与教师进行沟通;约46%的家长希望通过家访、面谈方式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这样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具体情况,从而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约17%家长希望通过家长会与教师进行沟通,以通过家长会更明确地知道班级的总体规划。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会因为什么原因改变您的家校沟通方式”来调查家长改变家校沟通方式的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有34.83%的家长认为是老师的态度影响家校沟通方式,18.90%的家长认为是学生的态度,35.82%的家长认为是互动后没有明显效果,10.45%的家长认为是互动方式操作难度大。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34.83%家长会因教师的态度改变家校沟通的方式,表明家长希望在交流过程中,双方都应该有良好的态度;18.90%的家长会因学生的态度改变家校沟通的方式,表明学生态度会影响家校沟通,但不占主导地位;35.82%的家长会因互动后没有明显效果而改变沟通方式,表明家长都希望能通过家校沟通来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走流程;10.45%家長会因互动方式操作难度大而改变沟通方式,表明现有家校沟通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不方便家长使用,需要后期进行改善,或创建新的家校沟通方式。
  2.2.2家校沟通的频率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跟老师之间的沟通频率(家长会除外)”来调查家校沟通的频率。调查数据显示,有38.31%的家长与教师沟通频率是一周一次或以上,46.27%的家长是一月一次,13.93%的家长是一学期一次,1.49%的家长是从不沟通。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约40%的家长和教师沟通频率是一周一次或以上,频率较高,表明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很关心;约45%的家长与教师一个月沟通一次,表明这部分学生家长愿意与教师沟通,以此来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业方面遇到的问题;约15%家长与教师一学期沟通一次甚至从不与教师沟通,表明其平时不注重学生的学业与生活,也反映了家校沟通开展的情况不理想,没有得到家长们的支持。
  2.2.3家校沟通的内容
  本研究根据问题“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您最关注孩子的哪方面”来调查家长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哪个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有19.9%的家长侧重于身体健康,25.87%的家长侧重于心理健康,19.9%的家长侧重于学习成绩,34.33%的家长侧重于行为习惯和做事方法。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成绩与行为习惯和做事方法的关注程度近似,并未偏重哪一方面,表明家长希望学生能够全方面地健康发展。
  2.3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
  2.3.1影响家校沟通的原因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认为影响您和教师沟通的主要原因”来调查影响家长与教师沟通的主要原因。调查数据显示,有22.39%的家长认为影响和教师沟通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忙没时间,15.42%的家长认为是害怕与老师沟通,9.45%的家长认为是与老师沟通有困难,38.31%的家长认为是自己上班忙没时间,14.43%的家长则是等待老师主动联系。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家长认为教师与家长的工作忙碌、没有时间交流,表明现有的家校沟通的方式不够快捷或不能满足教师与家长交流的需求;而约四分之一的家长害怕与教师沟通或与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表明这部分家长对教师这个职业存在畏惧,或对教师的认知有误、无法理解或无法认同教师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家校沟通的效果;还有约十二分之一的家长是等待教师主动联系,表明这部分家长缺少主动进行家校沟通的意识。
  2.3.2家校沟通中家长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觉得家长在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是”来调查家长在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有59.7%的家长认为现有的家校沟通中家长存在缺乏参加学校教育的意识的问题,14.43%的家长认为是家长过度干涉学校教育,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19.9%的家长认为是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没有能力参加学校教育,5.97%的家长认为家校沟通活动没有意义。调查数据如图2所示。
   图2:家校沟通中家长存在的问题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约60%的家长缺少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下意识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而家长只需要负责学生的物质生活,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任何责任;14%的家长会忽略学校教育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过度干预学校教育,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约20%的家长认为自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例如不能对学校教育提出良好的建设性意见;还有约6%家长认为家校沟通没有意义,不愿意参与家校沟通的活动。
  2.3.3家校沟通中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认为教师在家校沟通中最应该注意什么”来调查教师在家校沟通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调查数据显示,有17.90%的家长认为教师应该注意倾听家长意见,36.82%的家长认为是鼓励家长发表教育教学意见,36.32%的家长认为是营造轻松的沟通环境,8.96%的家长认为是肯定学生的优点。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约45%的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希望教师可以多表扬学生、构建和谐的沟通环境,舒缓家长的心理压力;约55%的家长表示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应鼓励并倾听家长发表教育教学的观点,从而使双方在学生的教育方面达成共识。
  2.4家校沟通的效果
  2.4.1家校沟通的开展程度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认为目前家校沟通的开展程度如何”来调查家长眼中学校开展家校沟通的程度。调查数据显示,有3.48%的家长认为不好,6.97%的家长认为不太好,22.89%的家长认为一般,44.28%的家长认为还好,22.39%的家长认为很好。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家长对目前学校开展的家校沟通程度感到满意,但仍有少部分家长不满意现有情况,这表明家校沟通存有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部分家长不愿与学校沟通、现有的沟通方式过于繁琐等。
  2.4.2家校沟通对学生教育的影响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认为加强家校沟通对教育学生的影响”来调查家校沟通对学生教育的影响力。调查数据显示,有51.24%的家长认为家校沟通对教育孩子影响很大,33.33%的家长认为影响比较大,8.46%的家长认为影响一般,2.99%的家长认为影响不大,3.98%的家长认为没有影响。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加强家校沟通对教育学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只有少部分家长认为没有太大影响。这表明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校还是很好地利用了家校沟通,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4.3家校沟通的意义
  本研究根据问题“您觉得家校沟通的意义是”来调查家长对家校沟通的理解。调查数据显示,有63.18%的家长认为家校合作的意义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发展,17.41%的家长认为是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因材施教,4.48%的家长认为是增进亲子、师生之间的感情,14.93%的家长认为是了解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進。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家长认为家校沟通主要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少部分的家长觉得通过家校沟通,能够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教育学生,还能够促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3对策
  3.1增强沟通意识
  良好的沟通意识是顺利沟通的基础。家长必须知道教育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家长和教师都有教育好学生的共同目标,双方都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该向教师敞开心扉,并有意识地与教师交流。
  那么,如何增强家长的沟通意识呢?首先,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和亲子项目等活动,改善其与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使家庭和学校成为一个教育整体;其次,家长应与教师商讨制定日程表,合理进行定期沟通,适当提高沟通频率;最后,当发现学生问题时,家长应及时主动与教师沟通。只有双方沟通合作,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2规范沟通方式
  良好的沟通方式能够使家校沟通更加便利有效,也能够让家长和教师双方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范沟通方式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首先,传统方式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在家庭和学校的各种沟通方式中,大多数家长偏向于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此类沟通方式,家长可以与教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但随着新兴媒体不断发展,家长也逐渐利用微信、QQ等新兴媒体与教师交流。利用新兴媒体的沟通方式更灵活,方便让家长在工作之余快速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而无需去学校,节省了家长的时间,提高了沟通频率。然而,这种沟通方式有时起不到明显的沟通效果。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往往单方面输出信息,家长只能被动接受。因此,只有将传统方式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开展家校沟通活动,才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步。
  其次,家长需要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沟通中,由于许多家长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每天都给教师发一些不重要的内容,问一些琐碎的事情,导致教师感到厌烦,从而使交流无法顺利进行。一些家长不熟悉智能手机的使用,总是向教师发送不相关的信息,如广告或视频,扰乱正常的交流秩序。因此,当与教师交流时,家长应该理解和体谅教师工作的辛勤,尽量减少因琐事对教师的打扰。家长应该约束好自己的言行,工作之余适当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确保有效沟通。
  3.3善用沟通技巧
  家校沟通是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家长与教师之间传递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教师的为人处事、性格特征、心理因素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沟通的效果。因此,家长必须掌握一些沟通的基本技巧。具体如下:
  在沟通之前,家长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家长需要明确与教师沟通的目的,并确定沟通的内容。然后,家长应准备相关材料,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在家的学习状态;并整理好共同材料,使材料内容一目了然。最后,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在与教师交流时尽量保持平静的心态。
  在沟通过程中,家长应该真诚、谦虚、礼貌。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家长应该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向教师表达足够的诚意,如实告知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听取教师的建议。尊重和理解是顺利沟通的基本保证,这需要家长学会换位思考。一些教师在和家长交流时会感到紧张,此时,家长需要积极耐心的配合教师的工作,给予教师足够的尊重。与此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语言表达,同样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有不同的效果,优秀的语言表达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沟通氛围,从而减轻自己和教师的内心焦虑和压力。
  在沟通之后,自我反省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第一步。通过交流,家长应该首先反省自己,当家长发现学生的一些缺点时,应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体罚学生。纠正错误是第二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顾及自己的颜面而知错不改。第三步是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家校沟通的效率,也能更好地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负责。根据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调整状态,也可以将其记录在案,为下次沟通提供参考。
  3.4丰富沟通内容
  事实上,大部分家长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都希望学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沟通中,沟通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少涉及其他方面,导致家校沟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但是,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应该只包括学生的学业情况——学业成绩、课堂表现、作业等,还应该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校园安全问题、人际交往等方面。除了与教师交流学生情况外,家长还可以关心甚至参与教学计划、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安排等方面。
  4结语
  总而言之,家长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调查了家校沟通的发展现状,了解到家长对家校沟通的重视程度,分析了影响家校沟通的原因。通过增强沟通意识、规范沟通方式、善用沟通技巧、丰富沟通内容等方法,使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更加便利、有效,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于亚秋.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49-250.
  [2] 校嘉妍,瞿聪慧,黄亚文.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53):281-284.
  [3] 边玉芳,周欣然.家校互动不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39-44.
  [4] 朱静.心桥——家校沟通的几点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7(02):81-83.
  [5] 杨青.社交平台在家校沟通中应发挥更积极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102.
  [6] 刘春芳.浅谈班级微信群的利与弊[J].小学教育研究,2018(36):86-87.
  [7] 冯荣芬.探索新时代家校合作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9(25):162.
  [8] 梁秋霞.合力育人之家长沟通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07):6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4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