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疗法缓解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阅读疗法的含义,分析了阅读疗法的原理,指出阅读疗法在心理治疗、心理健康和发展方面的意义。10-12岁具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为阅读疗愈实验对象,基于对孩子们厌学情绪成因的分析,制定出了阅读疗法的对策。这种方法指的是借助益智类阅读物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从而缓解和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 阅读疗法 心理治疗 厌学情绪
  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形成“我要学”的意识。对于他们而言,受到表扬、鼓励,是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小学的学校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是也会有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不愿意去学校,甚至强烈拒绝去学校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小学阶段,孩子表现出来对学习和学校厌烦。
  总体来说厌学包括厌学的情绪,厌学的态度和厌学的行为。厌学情绪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一系列的消极情绪。是指孩子对学习生活不能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不满意,厌烦的情绪体验,他们在情感上会表现的比较消极,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逃离任何和学习相关的活动,不仅厌烦上课外的补习班,而且对学校本身的这种学习也是非常厌烦。有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厌学情绪越积越多难以消除、化解。就非常容易导致孩子从情感上对和学习有关的任何活动产生抵触。一旦产生了厌学的态度,情绪上比较消极,行动上会比较逃避。
  我校心理研究课题组成员对学校三、四、五年级465名小学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具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占比15.5%。早在2013年时,腾讯教育频道便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三十个地区开展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超过了五千名。其中,65%的学生在调查时称自身存在非常高的厌学情绪,25%的学生表示自身有轻微厌学情绪。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一些教育工作者试图将阅读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厌学的学生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
  1阅读疗法的最早来源
  这种阅读疗法最早来自于19世纪的西方国家,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进入我国。世界上多个国家都对阅读疗法进行了研究,只有美国才将阅读纳入了心理学治疗的范畴中,而且把阅读疗法作为一种心理学临床辅助疗法。在20世纪初期,美国研究者塞缪尔·麦克乔德·克罗色尔斯撰写了论文《文学门诊》,并且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中,其中提到了新词汇“bibliotherapy”。这个单词的产生意味着阅读疗法开始被西方教育界所使用,而且逐渐流传到了其他国家。
  站在作用、功能等不同方面来分析,阅读疗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治未病”,一种是“治已病”。其中第一种,指的是人的身体没有产生疾病,然而却在心理和思想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让他们阅读一些益智类读物,从而帮助他们接受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在我国的保健养生领域,阅读疗法属于一种以预防为基础的疗愈方法。
  王波2007年6月出版的图书《阅读疗法》,充满了浓厚的中国特色,而且根据如今的社会变化形势来对阅读疗法进行分析。在王波看來:“在阅读疗法进入我国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由经验体认过渡到学术研究这个阶段。”后来,王波也促使阅读疗法被分为这些阶段:初始阶段(90年代)、萌芽阶段(21世纪初期)、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20世纪初期至2009年)、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同时,王波也并且很全面的研究了这些阶段的发展状态,撰写了相关论文。在论文中,王波提出了关于我国阅读疗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而且也对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阅读疗法将来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阅读疗法实验条件及重点
  学校开设的心理辅导室,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思想指导服务。在2018年5月至6月期间,心理辅导室对学生开放,并且开展相关实验。下午的3:00至4:40期间;实验对象为五年级的16名具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其中男生11名,女生5名。这些学生显著的特点是: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上课不愿意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甚至连作业也不完成,严重拖班级的后腿。这次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厌学思想,而且通过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完成角色游戏。
  通过实验体现课题的研究重点:运用阅读治疗法,探索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促进小学生的品行发展和塑造良好行为方式。根据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在多方面的阅读活动中改善错误的认知,缓解厌学的不良兴趣。同时,通过对有益的读物进行阅读之后,也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在本次实验中,针对16名学生阅读治疗前后的情绪和心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仅有2名学生的厌学情绪未得到任何改善;6名学生厌学情绪得到缓解,开始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9名学生厌学情绪基本消失,能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
  3阅读疗法策略
  阅读之所以能起到塑造人格的作用,主要是因为阅读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心理学中的良性暗示使得阅读对人的思想进行重塑。实验调查中,很多厌学的学生都在思想方面存在问题,而且心理也有偏差。若是能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纠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阅读教育策略,便能重塑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学生起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改善师生关系,就需要采取阅读疗法。举个例子,教师为学生推荐了一些益智类读物,或教师对某一事物的评价,同学之间对某一作品的看法,都会对阅读者起到心理暗示作用。
  再比如,以上16名参与实验的学生中,有一名学生性格十分孤僻,而且很少和同学进行交流,学习成绩也非常差。为此专门让他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这些书籍包括了《打开心扉》、《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做个乐观开朗的人》等等。该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发现了一个更加广阔神奇的世界,而且也开始逐渐敞开心扉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再加上教师的鼓励,该学生逐渐树立了学习和生活的自信。
  又比如实验中的有几个女生因为进入了青春期,产生了很多困惑,而身边又没有可以解决自己困惑的人。我们推荐下列书籍:《做最好的自己》、《讲给男孩(女孩)的故事》、《告诉世界,我能行!》等等。女生们可以从这些书中找到答案,解决自己的困惑,更好的度过青春期,健康成长。   我们对这些学生进行沟通之后发现,他们之所以对学生产生了厌倦感,主要是因为家庭不重视,父母对他们缺乏关心,而且自己也缺乏学习的自信。我们选择读物的思路是趣味性、益智性,因此包括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儿童纪实文学等等。通过让学生阅读这些读物,能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再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从而帮助学生重塑信心,发挥出阅读治疗的作用。
  在一次阅读分享课上,教师为学生分享了读物《35公斤希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了书中主人公格雷古瓦的命运。对于格雷古瓦来说,只有爷爷是他唯一的依靠。爷爷对他十分疼爱,而且教会他学着坚强面对生活。为了上学,格雷古瓦对自己向往的学校投递了一封信。学生在进行阅读后,产生了一定的感触,甚至能在格雷古瓦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对古瓦也产生了同情。还有一本读物《了凡四训》,其讲述了主人公袁了凡不断做好事,使得生活发生变化的故事,在读完此书后,学生感慨万千,以前对人生迷茫无措的他们突然间豁然开朗,寻得了一条通天的人生大道,令人十分感动,信心倍增。学生们都问教师,做好事和命运的改变是否有关联?教师则对学生进行疏导,告诉他们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心态。通過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思想理念。
  4阅读疗法的不足
  阅读属于心理学中的辅助方法,其仅仅只是一种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引导,而并非和药物治疗一样有绝对效果。如果学生不愿意阅读,那么这种方法也无法起到作用。因此,怎样提高阅读疗法的效果,怎样和其他治疗法进行结合,还需不断研究和探索。
  5结语
  若是没有对阅读者的思想和心理进行探索,甚至不了解阅读者的喜好,那么这种方法就无法起到作用,更不能对阅读者产生良好的影响。所以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阅读治疗工作,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波.图书疗法在中国[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02).
  [2] 王静怡.试论读书对人的影响[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05).
  [3] 张雅琴.疗心妙法——图书疗法[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5(01).
  [4] 申自力,刘丽琼,崔建华等.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2(10):1278-12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6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