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究用于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应用。方法 选取100例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对照组仅做常规处理操作,实验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取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数据。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0%明显优于对照组40.0%;实验组患者椎体高度和Cobb角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纠正;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改善腰椎骨质性压缩性骨折情况,且减轻患者的疼痛,具有较高的有效率。
  【关键词】皮椎体成形术;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2..01
  本研究通过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VCF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做常规骨折处理(药物+运动),实验组采取PVP疗法,两组对比以探讨实施PVP在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VCF患者,其中男69例,女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2.64±1.36)岁,均已被确诊为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施以一般操作处理,包括查体、影像学检查和骨折常规处理(药物+运动)等。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操作处理的基础上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椎体高度和Cobb角、总有效率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患者骨折得到完全纠正,且疼痛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患者骨折部分纠正,且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无需服用止痛剂。③无效:患者骨折未得到纠正,疼痛症状无改善,需服用强止痛剂止痛[1]。患者的疼痛评价采用VAS评分法,评分高低与疼痛程度正相关。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总有效48例=痊愈19例+显效29例)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0.0%(总有效20例=痊愈8例+显效1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人中为一常见病。临床上采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实施PVP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设置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做常规处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PVP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椎体高度、Cobb角、VA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表明:实验组椎体高度、Cobb角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明显纠正,其原因可能在于PVP在影像學透视下,可清楚观察到患者伤椎情况,从而便于临床医生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除此之外,PVP定位准确,给切口位置的确定增加了便利,利于纠正伤椎高度[2]。患者的VAS疼痛评分表明:对照组VAS评分(8.53±1.86)明显高于实验组(2.15±1.02),其原因可能在于有准确定位的优势,手术切口范围较小,临床医生操作便利,使手术停留时间缩短,因此能够较快纠正改善患者骨折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结果还显示,实施PVP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40.0%。总的来看,PVP对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能够较好的纠正其椎体高度和Cobb角,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由于本实验探究样本例数有限以及与实验研究无关因素的干扰作用,并未考虑实施PV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可能存在的并发症情况,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4 总 结
  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纠正患者骨折情况,并且能够减轻疼痛,具有较高治疗的有效率,具有临床参考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曾超宇,李锦润,肖胜捷,等.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同方法保守治疗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0(36):126-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7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