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杨仲兴治理兴安二三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仲兴(1694-1775),字直廷,号切庵,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梅江区)人。清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授福建清流县知县。清乾隆八年(1743年)至十三年(1748年),来到广西任兴安县知县。之后,历任思恩府同知、江西瑞州知府、福建延邵兵备道、湖北按察使,官至刑部侍郎。他也是颇有所成的学者,著有《四余偶录》《读史提要》《观察记略》《性学录》等。
  杨仲兴在兴安克己爱民,兴利除弊,创建书院,鼓励多士,疏导陡河,修建堤梁,修建社仓,修葺庙宇,力行保甲,行乡饮酒礼以敬老,颇有政声。他热爱兴安山水名胜,所至多有题咏,留下较多诗文,下面记叙其治理兴安故事一二。
  奉上令维修灵渠 河道庙宇换新颜
  灵渠,是秦始皇征伐百越而令监御史禄于公元前214年凿石开渠而成。自秦以来,灵渠对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灵渠一线,乃国家之经络百姓之命脉所系,事关重大。
  自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疏浚灵渠,历朝历代,多有修缮。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春,广西巡抚鄂昌奉旨勘修灵渠,来到兴安,与兴安知县杨仲兴等对灵渠进行了全程勘察。
  当时的灵渠,春天霖雨不止,水势日涌暴涨,堤坝陡门等多有毁损,历岁久远,根基动摇。冬天则干旱,水源枯竭,舟不得通,田地无水灌溉,百姓用水困难。经全程勘察,杨仲兴写下《陡河图说》,记录了灵渠的历史源头与走向,历代修筑情况,特别详细记载了其陡门、渠堤、天平、堰坝、渠眼、桥梁、庙宇等现状:旧有陡门36座,今存23.北4南19.黄海添马石桥陡一座;蓄水堰坝53座,北河28南渠25;桥10座;堤4条,有铧堤、月堤、海阳堤、漓江堤;天平3座,有大天平、小天平、泄水天平:渠眼24个:庙3座,有龙王庙、灵济庙、海阳庙等。
  这次勘察,为下一步修缮灵渠打下了坚实基础,明确了修缮目标与对象。
  史载,清朝第一次维修灵渠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广西巡抚范成勋捐资修补若干处,补罅塞漏,加固了渠堤。第二次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广西巡抚陈元龙请捐俸工银,又重修了大小天平、石堤和陡门。第三次是雍正十年(1732年),总督鄂尔泰巡抚金鍈修筑了海阳石堤,又筑外堤,恢复了故道。
  这次维修灵渠,距离最近一次已达14年。
  一天,鄂昌与杨仲兴勘察灵渠,来到了上下水关一带。看见这里堤岸崩塌,河道淤积,渠水渗漏,水浅不通,鄂昌便对杨仲兴说:“目前这里是灵渠最急需修缮的地方,你要尽快组织力量修缮,疏导河道,修补堤岸,恢复水量,确保通舟。要限时完成!”杨仲兴把话记在了心里。
  又一天,鄂昌去拜谒海阳庙,杨仲兴等一行陪同。当时,海阳庙墙壁腐朽,神像剥落蒙尘。鄂昌在拜谒后对杨仲兴说:“海阳山神是朝廷锡嘉的,地位崇高,名气也大,不可亵渎啊。你要给它重新维修一下。”“还有庙右边的箭亭,我看没有什么用处,改建为碑亭吧。”
  来到分水塘山边,他又去拜谒了龙王庙。但见龙王庙为三殿大宇,前殿塑关帝像,后殿是龙王龙母像,中殿树立了3尊无名神像。原名龙王庙伏波祠,但是没有伏波神像。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和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两经重修。此后又历经48年,至今已经没有人居守,原先的形制年久莫考,仅留下片瓦数椽,风雨飘摇,折落得差不多了。鄂昌看到如此凄凉之状,心里很不爽,久久地审视庙宇。他转身对随行的县令杨仲兴说:“我要奏请朝廷兴修龙王庙,并且要绘塑神像。龙王在天施行云雨,泽润千里,这是龙神之德;平定叛乱巩固边疆,疏浚灵渠,这是伏波将军的功劳;凿井得泉,无所不在,庇佑百姓的,这是关帝的神灵。让他们永远得到百姓的诚敬,得到百姓的歌颂,这是我们这些父母官义不容辞的职责。”他交代县令:“把中殿的三尊无名神像搬移至龙王座后,用中殿来供奉伏波将军之神位。再各修建一座钟亭,茶棚,僧房,粉饰门楼,另修建一亭树立石碑。”他继续说道:“石碑上就镌刻三个大字:分水亭。由我来亲自书写。”
  杨仲兴叫人把巡抚大人的吩咐一一做了笔记,并审阅一番,组织工程队伍去一一落实。
  首先是疏导河道,修补渠堤。疏导河道比较容易,修补坍塌的渠堤就困难多了。
  灵渠的旧堤最先是用两三米长的巨石灌铁水砌成的。后来巨石因为年久断折,随波冲没,毁损严重。先人们在灵渠边找到数千块巨石,完成了修缮工程。而且,他们是先掘地七八尺深、用大木排樁,然后大石合缝砌筑,用灰浆灌注。这样修筑的堤岸,比以前更加牢固。
  杨仲兴经过精心勘察,已经充分了解了这一方法。他要求工匠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技术方法施工。他制定了奖勤罚懒制度,鼓励认真做事,勤劳施工,如果有人因工程受伤或者累死,他将给予关心和慰问,厚恤伤亡者。于是,他很快募集了数百劳工与石匠木匠等。但是,灵渠岸边的巨石和大木已经被以前的多次维修采伐完了,到哪里去弄这些材料呢?杨仲兴有些头疼。
  一天,他听老百姓说湘漓普头村的元峰殿黑帝天公神很靈,便带着一行人前往拜谒。他们出东门,经过万里桥,过渡头江,沿着界首至湘漓往崔家的古道,好不容易来到了普头村。普头是南宋右丞相、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后裔世居村,修建有文氏宗祠,供奉着文天祥像。杨仲兴一行先去拜谒了文天祥,再去元峰殿拜谒神灵。回到县署,已经是中午了。经过北街里,但闻米饭飘香,顿感饥肠辘辘。于是,他们走进“张刘李米粉店”,每人吃了碗米粉。这个店名有点特别,“怎么是3个姓氏呢?”店主姓季,是一位大哥,灵渠陡军的兄弟,家就在灵渠附近。他说:“我们始祖是明代到兴安的,奉旨屯田守陡,几百年了。我们特别崇敬为修建灵渠而献身的张、刘、李三将军。他们的故事要代代相传!我的米粉店就是为了纪念他们!”
  杨知县一行听了店主这番话,很感动,也很自慰。
  传说,这天夜里,电闪雷鸣,大雨大风,杨仲兴久久不能入睡。他一下子想到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一下子又想到了黑帝天公的仁义,又想到店主的话,迷迷糊糊地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他梦见黑帝天公对自己说:“湘漓有座荷包山,在状元峰对面,山腰下有座寺庙和一个山洞。伏波将军马援曾经去过。你明天去那里,那里有你要的宝贝。”一声巨雷炸响,杨仲兴跳将坐起,看看窗外,天已发白。雨很快也停了。他于是带人前往荷包山,按照神仙的指点,很快找到了那个地方。他叫人把几棵大树砍倒,把灌木和野草砍尽,刨开泥土,众人惊呆了:下面全部是平平整整的青白巨石!而山上大树也很多,一片一片的杂木树和油松。这里也许就是历代先贤修建或维修灵渠的主要采石场与伐木地,这些巨石和岩洞存在着明显的采伐痕迹。也许,那秦堤上的飞来石,就是众神们用神鞭赶飞过去镇压妖孽、帮助人们成功修建灵渠的。杨仲兴下令:明天就开始来此采伐大木和巨石,石头用双匹骏马拉车运输,大木则用水运,通过海洋河放排,然后用船运至灵渠。   荷包山沸腾了。从此之后,荷包山也有人叫它“佛保山”了。
  工匠们齐心协力,不分风雨,加班加点,灵渠上下水关段几个月后就完成了修缮补漏和疏导河道工程。海阳庙和碑亭修建早已完工,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至夏季,龙王庙修缮工程也顺利竣工。
  于是,杨仲兴去桂林向巡抚大人鄂昌汇报,说:“我已经按照巡抚大人的命令完成了所有任务。其中疏导水关上下河道447丈有奇,兼修城路、桥、堤和铺房。同时,两个庙宇也重修如新,恭请大人拨出时间到兴安检查。”
  鄂昌听了汇报十分高兴,表示哪天一定去兴安看看。
  一天,鄂昌冒暑来到兴安视察灵渠修缮工程。他在县署吃了几块北乡界首的香瓜,大赞“香甜爽口”,指示大力发展,把它当作富民富县的重要措施抓好。杨县令听了心悦,一一点头答“是”,
  稍作休息,鄂昌即说:“我们去看看你重修的灵渠和海阳庙等。”
  他们走出县城东门,过万里桥,先看上下水关一段灵渠的修缮和疏通情况,再沿着海阳堤去看海阳庙,然后折回南行,去分水塘上看龙王庙等。
  鄂昌来到海阳庙,但见墙垣牢固,焕然一新:大门上悬挂着宗宪皇帝御书“阳朔灵源”4个大字。进人中殿,见神像重新漆金,熠熠发光,便焚香诚拜,敬祈“安流襄绩海阳山神”保佑兴安平安和广西兴盛,永远津泽商民,永远崇德报功。
  来到后殿,鄂昌拜谒了其叔父鄂尔泰大人等襄事诸公禄位,不禁心生感慨。雍正八年(1730年),其叔父鄂尔泰总制云南贵州和广西,他巡抚至此,看见灵渠陡河溃泛干涸,旅艘往来困难危险,田地荒芜,便奏请朝廷拨款,开支流72丈,修筑海洋石堤76丈,又筑外堤以固回澜,筑坝御水,修复故道,修缮陡门18座,堰坝37座,凿去滩石149处,用两年左右时间就完成了这些工程。现在,灵渠两岸数百顷田地禾黍连片,长势良好;灵渠蜿蜒,水波平静,舟楫往来无阻,利民利商。思前想后,鄂昌倍感自豪,信心十足。看完了海阳庙,又去检查灵渠水关段和龙王庙等。
  杨仲兴是乾隆八年(1743年)来任兴安县知县的。他一上任,就非常重视教化,培育文风,培养人才。
  一天,杨仲兴来到城南,查看义学情况。兴安义学在振武门内,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县任天宿创建,于雍正九年(1731年)知县王勅、乾隆四年知县黄海先后重修。义学设在这里,杨知县感觉环境不太好,一是太喧嚣,二是太狭窄,而且坐向不好,面对着城墙,不利发展。他见教室破旧,便给予资金修葺。
  看完义学回署,杨仲兴闷闷不乐。
  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一天,杨仲兴离开县署,来到了原来的学宫所在地,它就在县署旁边。学宫就是县学,是官办学校。兴安县学学宫旧在县北门右边,宋代嘉泰年间搬迁到县北朝天门。元代又搬迁至东门外,明代成化年间迁于城内。清雍正九年(1731年)知县王勅捐资倡修,学宫迁至城西。因此,原来的学宫变成了文昌祠和官员住所。学宫故殿为文昌,是学博居住之处:东边为旧明伦堂,为副学博居住:又东为忠孝节义祠,县尉居之。15个年头过去了,这几处建筑现在已栋折椽崩,都无法修复了。杨仲兴仔细查看这里的地理环境和风水情况。“乃相厥此郭,其宇易其向,上探轸宿下瞰湘源,倚灯山而朝笔架,攀旗岭而握元峰。登高一望,有振衣千仞濯足万里之象。”认为只要改一下房屋的坐向,这里就是一个修建学校的绝佳之处。于是,他决定在这里创办一所官办书院,打造一个名师讲学课读的场所,以弥补县学之不足,满足生员求学之需。
  修建书院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府库困难。于是,他想到用募集资金的办法。
  一天,他召集当地乡绅士子商议一起捐资修建漓江书院。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告诉大家已经选好了书院地盘。他当众表态说:“不管修建书院需要多少钱,我都捐资一半以上。另一半由大家捐助和募集。”他的倡议得到了参与会议的官员和绅士们的一致赞许。
  于是,他组建了书院修建项目理事会,并进行了工作分工。广西陆川县举人、前任兴安县教谕李峤负责堪舆,广西宾州县岁贡生、时任训导刘炜章掌管钱财数目,生员唐礼节负责工料度支出纳,生员彭之摇负责看日子及协理参谋,廪生唐倬云与增生蒋若淋负责执笔记录并书丹。他们6人可谓是修建书院的骨干了。还有好义执簿劝募集资的各乡会首等共计42人,他们是:举人雷泽源、庄日逊、庄日毅、文昌熠、彭济;岁贡生张文灿、唐钦烈、唐鉴、廖文海;国学生李如梗、王登洲、蒋密惺、唐玉芳:生员彭之摇、蒋若淋、唐礼节、唐致和、陈正烈、张宽渊、季若楷、王宏言、常挺模、张其卓、王宗禹、刘锡圭、周文渊、唐生道、侯永爵、刘邦俨、丁瑞、王殿、罗咸点、黄开仕、王开泰、彭子布、石应麟、侯之11;、张经仁、李生壁、韩球、文宗周、夏光禄等。
  大家明确了分工,就各施其职,各忙各的去了。不久,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了,资金募集也基本到位。
  乾隆十一年(1746年)六月八日,兴安县第一座官办书院在隆隆的鞭炮声中破土动工。历时两年,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冬天,书院顺利竣工。
  书院建成之日,杨仲兴非常高兴,亲自为书院题联题匾。他向大家作揖致谢,请诸生升堂入室,将书院周遭一一度量,把测量数据详细记录于他的《创建漓江书院碑记》,包括前门、书院占地、门楼、中堂、后祠、天池、明堂、书房、卧室等等宽深高多少,还有楹屏、神龛、后墙、围墙、花坛、照壁等,都有十分精确的尺度。
  建造书院所用的材料及书院内布置情况,碑记中也有详载:书院以杉木为梁,松木为桷,窑砖砌墙,陶瓦盖顶,柱础为石头雕刻,室内地面用三和泥,甬道铺鹅卵石,以符合“具五材”之说。青色柱子、黄色桁条、红色门、五彩神龛,墙体涂为内白外红,门窗饰柳叶连环图案,照壁绘鱼龙山水形象,以彰显五色。书院内设置有两个书架,两张讲席方桌,待席长桌凳各4张。床与几等布置于房间,餐具放置于厨房,这些东西不要求多么漂亮,但是要齐备。在走廊里面,还设置了木铎(古代用以警众的一种响器,类似钟铃),以警晨昏。在讲堂里,悬挂了学规课程和忠、孝、廉、节4屏。在天池两边,各种植6棵柏树,代表12时辰。
  书院修建共计花费1331两银子。杨仲兴按照原先许诺,与邑绅士各出其半,同时又捐助学田61亩多,以确保书院的管理与运行经费。
  给书院取一个什么名字呢?不少生员说:“锡名当所自创者,公也。”意思是叫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杨仲兴谦逊地认为功劳是大家的,自己不敢私占。他说道:“漓水发源为邑元脉,且环抱之,署名‘漓江书院’。”
  兴安县的“漓江书院”从此就诞生了。自此,漓江书院便开始收纳生员人院课读,第一年就达四五十人。
  杨仲兴在衙署居所,常常“午夜闻书院诵读吟哦之声,不禁起舞”。兴邑学风大振,他感到非常满意。他在兴安6年,曾经“四校童子”,而“采芹诸生,前矛半出其间,乡贡亦与焉。丁卯掇魁文生即院中翘楚,美哉!”
  他对书院生员给予了美好的期盼。他说,兴安属桂、全上游,应该人杰地灵,从此后一定会有名賢迭出,成为广西的骄傲。
  不久,杨仲兴接到圣旨,升任思恩府同知,要离开兴安赴任。杨仲兴在离任兴安知县前,嘱教谕徐勋为书院撰写题名碑。
  徐勋依嘱,很快就完成了《漓江书院题名碑记》,并对杨仲兴创建漓江书院之美德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美,称赞他足可千古流传,“直与漓江共永”;称赞他任职兴安,“大有造于斯”“士曰夫子,民曰父母”。
  杨仲兴离开兴安赴任新职时,兴安县士民感戴不已,为他在漓江书院树立起长生禄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9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