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于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延续护理的必要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应用的必要性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诊心肺复苏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88例。将患者依据双盲分组原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后予以延续护理。跟踪随访患者1年,对照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死亡率,对照组为11.4%,高于观察组的0.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间和普通病房至出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有必要提供延续护理,可降低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心肺复苏;心源性心脏骤停;延续护理
   心脏骤停其实就是猝死。患者发病的时候,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心源性心脏骤停主要是心脏病变造成。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主动脉粥样硬化等[1]。此类患者需进行吸氧与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患者心肺复苏后暂时度过危险期,但心脏骤停始终是心源性心脏骤停,有着非常高的病死率。在医学模式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中,延续护理将护理内容从院内延续至院外,以满足患者护理需要[2]。本文作者分析延续护理在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应用的必要性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诊心肺复苏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88例。将患者依据双盲分组原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4例。观察组中的男女患者比例为13:9,患者平均年龄为(46.5±4.2)岁。病发原因:哮喘15例,冠状血管栓塞2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有25例,女有19例,患者的年龄为45~64岁,平均年龄(47.2±5.3)岁。发病原因:哮喘17例,冠状血管双塞2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类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该组患者依照ICU护理与普通病房护理展开,保证药品、物品都处于应急状态、急诊过程,并详细记录。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需对患者遵医嘱对症处理,加强心电监护、吸氧等常规性护理操作。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后予以延续护理。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延续护理,具体如下:
  1)健康教育: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护理人员可对复苏意识清醒的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需讲解用药知识、疾病进展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基本认识,并能够积极配合康复期的各项诊疗活动。让患者知道心脏骤停4~6min会形成不可逆性的脑损伤。如患者有遗忘的现象,可向患者解释可能是脑缺氧造成。也可发放宣传手册,说明心脏骤停的危害。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系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恰当的时机向患者展开心理辅导。因心脏骤停,大部分患者均伴随恐惧、焦虑、忧郁等心理。护理人员需通过有效的措施促使患者重视躯体康复的同时能够保持稳定、健康的心理。向患者家属强调,患者不宜情绪波动,尽可能消除对患者精神刺激,保持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事情。3)饮食护理:对心肺复苏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日常饮食,告知其少食多餐,尽可能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鼓励患者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可暴饮暴食。注意劳逸结合,维持大便通畅。针对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告知其不可过于着急,容易引起心动过速与体位性低血压。可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以免造成患者废用综合征。4)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还需延续各类护理内容,第1个月的时候需每周跟踪随访,随后每隔3月随访1次,提醒患者各类注意事项,及时发现患者病情。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活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各类数据,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应用均数(±s)来表示,并经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百分比(%)表明,组间差异采用χ2表示,如数据检验P<0.05,表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死亡率,对照组为11.4%,高于观察组的0.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间和普通病房至出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论
  
  心源性心脏骤停主要是心脏病造成心脏停博,终止心脏的射血功能,中断患者全身血液供应,导致患者短时间内脉搏消失、丧失意识以及呼吸停止,是一种危及重症[3]。针对此类患者,抢救就是要做到分秒必争,主要是进行心肺复苏。而能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心脏复苏,预防长时间脑缺氧是治疗的关键[4]。随着临床学的不断深入,心脏骤停的抢救时间逐渐缩短,但也并不能完全避免患者死亡。对于此类患者而言,早发现、早入院治疗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延续护理时医护人员将服务深入至患者的家庭、社区,以帮助患者更好了解病情,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认知度[5]。从本次研究中心肺复苏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8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后予以延续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死亡率,对照组为11.4%,高于观察组的0.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间和普通病房至出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延续护理能有效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成本。同时为确保延续护理效果,护理人员需加强基本知识的学习、强化护理技能掌握。唯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管理,才能够提高此类患者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有必要提供延续护理,延续护理能够降低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黄海燕.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04):647-650.
  [2] 韩君.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6,03(17):161.
  [3] 黃海燕.系统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救治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01):47-49.
  [4] 刘娟,带张华.损伤控制技术急诊治疗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配合研究[J].当代护士,2016,12(06):94-95.
  [5] 林慕如,王可君,阮晓艺,等.全程保温措施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09):807-8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4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