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卢统新

  摘要:教师若想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使得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深入备课,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更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借助多媒体科学地呈现教学内容,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高效性课堂教学有利于使用最少的时间,实现最大化的效益。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上课时要么没抓住重点,要么教学知识点太多,常常顾此失彼,课后实行“题海战术”,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率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学后教,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小学生的认知是按照“感知一表象一概括一应用”的规律螺旋上升发展的。课前预习使学生心中有数,教师上课时才能有序进行。如果整堂课学生都在“被探究”,一问三不知,在发现规律以及推导数学公式时,缺乏主动思考,缺乏真正发现的探究历程和切身体验,这样的教学效率必然不高。让学生预习时,教师巧妙设计导学提纲,使先学有“路线图”和“指南针”指引,这样学生就可以有目的地预习,再经历观察、操作、猜想和验证等数学活动,这样数学课堂会因先学后教而更加精彩,更加有效率。比如,笔者在教学“面积单位”时,设预习的作业:1.自学课本第51、52页“面积单位”;2.用彩色卡纸做8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带几个上课备用。3.用彩色卡纸做4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带几个上课备用。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这样设计的预习作业有三个作用。首先,可以让学生对最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有一个整体的初步感知。其次,通过用卡纸制作小正方形的过程,能对正方形的边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三,借助准备的正方形,可以为上课做相关面积的测量做准备,同时可以有效地进行三个面积单位的比较和区分。可见,先学后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科学地设计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预习作业,能让有效的预习为高效课堂服务。
  二、善于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如果教师上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学习就会缺乏动力。其实,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如果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有意识地联系起来,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学减法“285 - 98=?”,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选择列竖式,不仅计算速度慢,还容易出错。评讲时笔者巧妙地利用超市购物的情境“妈妈购物要98元,付款100元,找回2元”。因此学生很容易理解巧算“285 - 98= 285 - 100+2”的简单算理。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并掌握数学,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更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专心听讲
  “你知道吗?”是数学书中安排的内容之一。“你知道吗?”方框内容介绍相关数学家的故事,感召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你知道吗?”数学小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数学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起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小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在适当的时机引入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数学文化所起到的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文化的人文精神、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上课时,笔者问:“你们知道陈景润吗?”“你们知道什么叫哥德巴赫猜想吗?”很多学生都摇头。笔者向学生介绍陈景润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最终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一举世瞩目成果的故事。学生听得特别认真。有时课堂上抓住适当时机,恰到好处地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或者以故事形式展开讲课,都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四、巧用迁移,以旧迎新,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何况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是十分紧密的,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如果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学生是最容易接受的。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做好充分准备,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精心设计沟通的方法,就会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比如笔者教授小数加减法时,充分利用元、角、分之间的单位关系说明算理。相同数位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在上课前引导学生复习元、角、分的知识,复习整数加减法的知识。问:整数加减法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到数位对齐的?为什么要数位对齐?当学生已有的知识被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于是笔者又引导学生利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位数不同的化成相同的再计算。这样教学以旧迎新突破了知识难点,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巧设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问题解决。教师要善于设计数学问题,要善于组织学生讨论产生的问题。教师根据内容设计有序的问题,用问题来引领学生思考、讨论,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例如:教授“植树题”时,笔者先出示例题:30米长的路,每隔3米种一棵树,种一边,两端都种。问:需要树苗多少棵?
  为了解答这首题,笔者这样设计了几个问题,问题1:在理解题意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关键词?(“种一边”“两端”)问题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计算结果,是否一样?经检查,学生答案普遍存在以下三个结果(10棵、11棵、12棵)。问题3:谁能分析你是如何算出这个结果?生1說10棵是30÷3得到的;生2说11棵是30÷3再加1得到的;生3说12棵是30÷3再加2得到的,其中“2”是指两端种的。问题4:三种结果计算思路。相同点是用到了30÷3;不同点“是+1,还是+2,或者都不用加呢”?请大家动手画一画,小组讨论一下吧。
  通过教师指导、质疑、讨论,学生动手操作,最后学生明白30÷3是指这条路有多少个3米,就要种多少棵树,已经包括末端那一棵了。“两端都种”,那么只要加上起点1棵就可以了。答案是30÷3+1=11(棵)。经过问题的出现,问题的探讨,到最后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明显提高教学效率。
  六、与时俱进,科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人们的生活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所体现的优势与效果,是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如果数学课堂能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突出重难点。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教学效果会显而易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6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