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开展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与绘画、手工一起为幼儿所熟悉。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幼儿感知静态的美术作品、理解抽象的艺术情感、体验虚幻的艺术真谛一直是教师们苦于实践和探索的内容。
  关键词:幼儿 美术欣赏活动 有效途径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与绘画、手工一起为幼儿所熟悉。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指的是幼儿欣赏周围环境与生活中美好事物以及美术品的过程,幼儿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参与其中,继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感,获取审美知识的过程;是《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感受与欣赏”的重要实现途径。艺术是抽象的感受,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幼儿感知静态的美术作品、理解抽象的艺术情感、体验虚幻的艺术真谛一直是教师们苦于实践和探索的内容,现结合本人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反馈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一些有效途径:
  一、多重欣赏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审美积极性
  众所周知“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部分,“让环境会说话”一直是幼教者追求的目标。在美术欣赏活动中优美的环境则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通过创设与美术欣赏活动相适宜的、富有艺术美感的教学环境,使幼儿沉浸其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在效应。我们重视环境的影响力,努力打造多样化、多形式且富有美感的欣賞环境,从不同渠道去吸引幼儿。如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好看的树叶》之前,我们在班级区域投放《叶子先生》《落叶跳舞》两本精美绘本,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去翻阅欣赏;在班级布置了“我的叶子朋友”展区,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好看的叶子。活动中教师将一棵由不同叶子装扮的美丽的大树布置在场地中,让孩子们时刻有感受和欣赏的媒介和机会。在这样多样的、有准备的美术欣赏环境中,孩子们自然而然产生了对美的欣赏兴趣,萌发出了审美的积极性。
  二、多领域渗透教学,提升幼儿审美感受力
  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与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让幼儿只以一种形式去感受和欣赏某一欣赏物的美感是很吃力的,孩子们受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不足的局限,无法感知参透作品本身的无穷意味。因此,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经常尝试将美术欣赏分别与音乐、语言结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幼儿的审美才变得丰富与深刻,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得到提升。
  在美术欣赏活动《好看的树叶》中教师和孩子们随着《风来了》这首音乐手持树叶,舞动入场;在自由欣赏的过程中,选取适宜的背景音乐《秋日私语》,这首曲子轻缓舒适,节奏生动温柔像极了树叶“随风跳舞”的形象。又如在美术欣赏活动《奔马》过程中,教师和孩子一起随着《赛马曲》在“草原上”奔跑、游戏,感受骏马奔驰的动感。这样将音乐融入美术欣赏活动之中,使美术欣赏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起孩子的表现欲望,促进幼儿的艺术感知能力。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活用语言,巧用提问,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感知、体验。活动中融入语言的描述,首先可以将幼儿带入对欣赏物的观察感知中,用提问诱导幼儿去感受。其次,还能引导幼儿将自己对欣赏物的直接感受用语言表述出来。活动《好看的树叶》中,教师对树叶颜色、形状、纹理欣赏的提问总是如“你的叶子是什么样的?”“你觉得它看起来像什么?”“在生活中什么物品也是这个颜色的?这个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多用描述性的提问,适宜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而开放性的提问又能很好的帮助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延伸认知范畴,丰富幼儿的间接经验。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和引导,加快幼儿对树叶美感的感知,同时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三、多渠道欣赏对话,提升欣赏活动有效性
  杜威先生曾说过“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种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道理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得到进一步验证。“欣赏对话法”是组织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孩子们在欣赏活动中与教师、艺术作品等积极互动。这里的“欣赏对话”是在尊重幼儿为欣赏主体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平等的师幼关系是欣赏对话有力保障。为了提升欣赏活动的有效性,教师们在活动中经常运用多种方法来推进。如:在欣赏活动《花园》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味觉、触觉等多感官参与,让孩子用眼看鲜花,用鼻子闻鲜花的味道,有手去抚摸的叶子纹理……在这些多渠道的对话中,幼儿对于花园美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升;在欣赏活动《天上的云》中,教师借助摄影机,将云海拍摄下来,活动中多倍数播放,让幼儿去感受云海翻涌的美感,云朵飘荡的神奇。在幼儿与作品的欣赏对话中,教师要用正确的儿童观要求自己,要对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有信心,对幼儿的审美能力有信心。将艺术欣赏的“答案”开放化,多元化。给予幼儿自主欣赏的机会和时间,让幼儿运用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和作品对话,提升欣赏对话的有效性,避免美术教育的同一性,追求审美情感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吴丽芳.生活化的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研究和实践——基于儿童的立场[J].幼儿教育研究,2017(06).
  [2]景清华.试论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J].教育观察,2016(05).
  [3]何玉月.浅谈《指南》背景下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
  作者简介
  吴晶晶(1989.5—),女,汉族,籍贯:福建省泉州市,学士,一级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实践及理论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8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