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酱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成月

   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最早开发并发展谷物发酵技术的民族,祖先借助不同类别植物原料发酵所形成盐渍食物,即“醢”。而通过相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考证结果显示,“醢”是我国古代祖先关于酱类食品的总称,醢的发明至关重要,对我国民族饮食的影响极为深远,甚至对我国邻近的国家以及民族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酱是将大豆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加盐等经历数道工艺酿制而成的一种食品,除了美食之外,我国人民在制作酱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酱文化。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酱文化的发展历程,并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等具体传播方式,以期为我国酱文化的传播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帮助。
   所谓中国酱文化代指中国人在制作以及运用酱期间,不断形成的文化,其中包括风俗习惯、思想认识以及行为方法等所有与之有一定关系的事象总和。通过对酱文化的分析与了解,不仅能够对以酱文化作为代表的我国饮食文化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中华民族社会文化生活有更为深入且全面的了解。故而,如何积极开展酱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传播,也是宣传我国文化的一种渠道,成为我国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思。
   中国酱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我国酱的制造技术经过了极为漫长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史前时代,我国炎黄先民酱的制造技术仅仅是通过盐渍完成,这也是当时制作酱技术的基础特点。先秦时代,我国酱的制造工艺等同于不同类型醢的制作工艺。先秦时期的醢普遍是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肉料,其中配合一定量的谷粉,然后搭配酒制作而成。此时,加入一定量的谷粉的目的是希望进一步加快发酵速度,而酒则是用以控制发酵。该方式,即便是在今日依旧有部分地区采用。我国许多古籍之中所提及的“鲱”,也是先秦时期醢的基础制作技术。而至汉朝,所说的“酱,以豆合面而为之”,指的是肉料基。
   我国酱文化的特点以及种类
   事实上,我国历史之中,从汉代之后,人民日常生活之中每日所使用的酱便是谷物酱,而这种谷物醬基本从初期便是朝向以豆作为主要原料以及以麦子作为主要原料两种类型共同存在与发展。换言之,豆酱与麦酱即为我国酱的两个主要分类。当然,两种酱类之间也并非完全对等,从古至今,豆酱在我国酱之中占有主体地位,所以其文化蕴涵也更为深厚,对我国酱文化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上世纪末期,我国大豆的重要产地,如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等依旧保持着制酱的工艺技术,甚至部分地区保留有传统制酱工艺。当然,我国的酱品类不仅限于豆酱以及面酱两种,随着我国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我国酱基本能够划分为黄酱、面酱、豆豉、清酱以及果酱等十余种酱类,极大地促进我国酱文化的发展。
   我国酱文化的衍生历史
   中国酱文化的历史发展,是以中国酱的品类以及制作工艺作为核心和主线。然而,随着我国酱文化的衍生,已经摆脱了传统酱形态的范围,日渐形成了酱菜、酱油以及腐乳等不同类型的制成品。
   我国运用豉的历史,相关考证应略晚于以菽制作醢的工艺产生时间,自古以来,国人普遍青睐于豉,且尝试发明了风味各异的豉制品。豆豉目前可以分为干豆豉、淡豆豉、水豆豉以及黄豆豆豉等。豆豉以及豆浆都是豆类农作物经过制曲以及发酵所形成的制成品。
   我国酱菜发展历史较为久远,最初酱菜发展应是在植物原料醢品类之中产生的,三代时期的“芥酱”以及“榆酱”都可以作为证实。蔬菜、盐、容器以及曲霉都是用以制造酱菜必不可少的基础。而上述制作工艺我国古典典籍都已经完全记录了。事实上,古代人民日常所吃的菹也可以视为酱菜的基本雏形。菹是借助乳酸发酵而形成的酸菜,也可是经过盐或是盐水的渍菜,或是清水渍菜。中国人较为常吃的酱菜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以我国本土生产的蔬菜,例如芥菜、萝卜、白菜以及百合等都基本尝试作为酱菜的原料加以利用。至今为止,我国食用相对频繁的酱菜主要原材料包括莴笋、大蒜、黄瓜以及韭菜等。而民众在不同类型的酱菜原材料上也别出心裁,会根据时令与地域的不同而产生新的酱菜种类,例如将西瓜皮予以酱腌,或是不同类型野菜予以酱腌等,酱菜的制作工艺得到我国国民的充分发挥和发展。
   另外,中国酱的药用价值理念以及历史意义也不应该被人们所忽视。我国中医已经将酱纳入药品范围之中,表示酱具备“除热,止烦满,杀百药及热汤火毒”的功效,同时认为酱能够“杀一切鱼,肉,菜蔬,覃毒,并治蛇,虫,蜂,虿等毒。”我国众多医学典籍之中也不乏关于酱的运用方式,例如李时珍认为“酱汁灌入下部,治大便不通。灌耳中,治飞蛾,虫,蚁入耳。涂猁犬咬及汤,火伤灼未成疮者,有效。又中砒毒,调水服即解。”即酱可以用作治烫伤、蚊虫叮咬等各类病症。对于我国众多家庭条件并不优越,特别是底层劳苦大众而言,在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购买药物的前提下,只能尝试应用生活中相对多见且廉价的“偏方”进行治疗。可见,中国酱不仅是一种食物,也是古代民众赖以生存的药物。中国酱文化的传播方式
   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我国酱文化的传播显然无法脱离我国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所提供的支持,只有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才能为我国酱文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为其传播提供支持。如构建由中央统一领导并予以协调相关部门组建领导小组设计以及不断健全文化产品的外贸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建立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以加快当前酱文化的发展速度,并使其发展更为标准化与规范化,从而提高文化传播的质量,以便在国内,甚至在国外进行推广普及。而这一点不管是借鉴国外优秀的成功经验,还是就我国国内实践经验而言,都能够得出如下结论,即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国家,其根本原因都是有先进且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相应的支持。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如今,一项重要工作是将饮食文化视为文化产业重要的构成部分,并加以定义,明确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只有在明确其定位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以文化发展的角度促进其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普遍缺乏酱文化的宣传意识,仅部分以酱文化感受作为卖点的景区积极开展酱文化普及,但就效果来说,并不理想,原因在于不管是普及的方式,还是宣传的力度都过于单一和薄弱。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丰富以及扩宽渠道以及方式,加强酱文化的传播,例如运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或是网络技术等手段于各类文化产品之中。以我国较为知名的饮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节目即实现了饮食文化的高效传播,通过视频以及穿插故事的方式,不仅为观众介绍了不同地区的美食,同时也通过美食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以及我国国民的精神文化,实现了饮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也正是因为其兼顾文化与美食的传播,使其获得巨大的成功,成为国民喜闻乐见的节目,而各地的美食也收获了许多游客的青睐。故而,节目的制作者可以沿用这一品牌的成功经验,并专门拍摄一期关于酱文化的节目,借助网络以及电视等不同类型渠道对外进行宣传。通过上述方式,不只是能够加快酱文化产品对外出口速度,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效益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我国酱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并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另外,我国也可扶持一批以“酱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景区,以绍兴酱文化为例,深入挖掘酱文化之中包含的旅游后资源,例如酱缸、酱园,引导游客前往参观。如绍兴地区最早的酱园为“俞合兴”,于崇祯十七年即开业。而至清朝,酱园开设必须经由官府批准,即成为官酱园。结合该规定,上述酱园都在门口墙上书写约有两人之高的“XX官酱园”黑字招牌,而上述酱园也普遍是运用前店后坊的经营方式,负责城市三餐之中腐乳、酱菜以及大酱等食品的制造以及销售。通过扶持一批同类型旅游景区,不仅有助于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可加强酱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普及酱文化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关注新产品的研发
   我国也需要积极开发新的酱产品,各类产业之中的品牌的规划也应更为积极。不仅如此,政府应鼓励酱产品相关生产企业不断革新自身技术,以提高酱制品制作工艺,使得其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进而从本质上提高酱品整体质量,并进一步丰富酱品的种类,从而提高我国酱品整体质量,为酱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所有相关企业在制作酱品过程中,也不能仅限于食用酱自身,同时还应包括各类酱的衍生品。例如将其制作为药物,或是具有保健效用的食品,增加酱的附加价值,并借此向国外宣传我国酱文化所具有的作用与价值。另外,我国也可定期举办各类展览会、品评会等活动,在上述活动之中推出新的的酱产品,以令更多的人对我国酱文化有更为全面且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实现酱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结束语
   历史上,我国基层民众的饮食生活十分艰苦,其往往难以有机会食用动物性食物。但其身体健康依旧能够得到基础性保障,功劳之一便是包含有中国酱在其中的诸多菽类食品,而经过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文化也深受人们瞩目。故而,我国应重视酱文化的发展,并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等措施积极推广我国酱文化,使得各国人民对酱文化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并樹立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木易.第四届中国酱文化节在四川.江油盛大举办【J】.新食品,2019,000(007):P.96-97.
   【2】唐永亮,赵珍慧.酱在中日韩三国间的跨文化传播及特点——兼谈对中国文化的启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2(001):52-56.
   【3】王永范,刘慧冬.2016年中国朝鲜族生态大酱文化节在吉林延吉举行【J】.中国报道,2016,000(007):P.52-52.
   【4】佚名.第一届中日韩酱业国际论坛创新我们共同的酱文化遗产【J】.中国酿造,2018(5).
   【5】刘婧.文化语言学视域下对熟语”覆酱瓿"的解读【J】.唐山文学,2018,000(008):P.105-105.
   【6】申丽媛,聂相珍,皇甫秋霞.潮汕饮食文化中的养生保健元素【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9-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8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