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堂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东梅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与层层深入,劳动技术这门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它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启迪学生思维的一门课程。《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指导意见》中指出,劳动技术课程的评价是以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多元评价体系着眼点在于面向全体学生,追求评价的系统性、全面性、情感化,通过评价,使学生找到自身发展的生长点,促进他们主动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他们身心得以健康、均衡发展。
一、注重评价方法的灵活性 促进学生主动成长
学生每做完一件作品,都要进行评价,评价有利学生及进行自我调节,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如结艺作品的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复评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前教师先说明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首先应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检查和评价自己的编结情况,如编结过程是否熟练、编结步骤是否正确、抽形整理是否掌握、完成的作品是否美观,使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了解,能主动地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学生间的互评则可分组交流、相互切磋,有利于取长补短。教师可根据不同作品的要求,设计评价表让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责任感。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收集、掌握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各种信息,及时总结、纠正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复评一般作为终结性评价,对优秀学生要予以表扬,可让其为其它同学示范编结,讲一讲自己成功的心得。对编结成果不理想的,要帮助其找出原因,以进一步提高大家的认识,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以往的课堂评价中,教师往往重注的是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最后的成果如何,这种评价是片面的、狭隘的,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应注重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去整体把握、整体评价。如《包饺子》一课,在活动之前可以设计一个“包饺子活动评价表”,其中包括参与态度、合作能力、操作能力、成果质量、安全卫生等方面,活动中,可以请学生自由组合,并选出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分工合作。整个活动学生兴趣盎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有的组长表现出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合理搭配男女,细致安排分工,有准备饺子皮的,有准备饺子馅的,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包出的饺子白白胖胖、有模有样的,有的学生探究精神,在实践中发现饺子皮不容易粘牢的缺点,想出用水做粘合剂-----整个过程中,教师都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给予肯定的评价,活动尾声,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分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总评三部分。这样亲切、及时、全面的评价学生活动,有利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有效地反馈教学活动,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促进学生和谐成长
《劳技学科指导意见》指出“实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及家长、社会的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将代替传统的单一评价,并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中发生积极而有效地作用。如学生用废旧可乐瓶制作可乐机器人后,进而拓展思维,学习用废旧可乐瓶制作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教师为学生创设参加社区群众制作可乐瓶工艺品,把学习成果推向社区,让学生在社区中得到激励评价,使他们有更大的成就感。再如,学生学习了种植土豆、蚕豆、学习了无土栽培的知识,可以带领学生去学校的空地,亲手实践、亲身体验,既有了实际锻炼的机会,又获得了肯定的社会评价,可谓一举两得。
四、注重评价方式的创新性 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创新性的学习过程评价,要求学生在某一技术项目设计方面,要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一定的拓展。布置创新作品设计制作任务时,要求学生收集相关信息,仔细观察家中、社会上有关的制品材料、结构、技术含量、用途等要素,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水果拼盘制作》的设计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拼盘草图后进行制作。这种创新设计活动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设计技术,否则无法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更不能制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来。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对作品进行评估,有利于学生对作品进行及时修整。通过“创新做”学习过程评价,使学生在所学习的技术项目设计方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定的拓展,從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劳技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设计,并在活动中实践运用,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得到培养。
实践证明,“多元评价”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艺术化的教育,一种高尚的教育境界,新课程需要“生态课堂”呼唤“多元评价”,作为一线劳技教师应该脱离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的束缚,在课堂中应用灵活多样的学习过程评价,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聪明才智;有利于形成上海市劳动技术教育二期课改所要求学生应形成的技术操作、技术思维和技术意识三大技术要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0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