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鸟类迁徙路线上的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孔颖

  摘要: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分析了我国鸟类迁徙路线上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重点论述了迁徙路线上的湿地面积和水环境状况,通过对重要湿地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迁徙路线上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探讨了迁徙路线上湿地保护对策,为迁徙路线上的湿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湿地资源调查;鸟类迁徙;湿地;威胁因子;湿地率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3-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3.114
  The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y for our wetland resources in the bird’s migration routes of china
  Kong Ying
  (Academy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ting,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714,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wetland inventory, the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ir protection status were analyzed to emphasize the wetland area and water environment on the bird’s migration routes of China.The main threats to be faced with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clarified as well for wetland protection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important wetlands on these routes.The research would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the wetland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Key words:Wetlandresourcessurvey;Bird’s migration;Wetlands;Threat factors;Wetland rate
  为了摸清我国湿地资源现状,掌握湿地资源动态,2009-2013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开展了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此次调查的湿地分类、界定标准和调查方法基本与《湿地公约》接轨,运用了“3s”技术和现地验证的调查方法,查清了我国范围内(除港澳台地区)8hm?以上的全部湿地资源情况,为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制度的建设奠定了详实的数据基础。
  鸟类迁徙是鸟类遵循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鸟类的迁徙路线一般是相对稳定的,有着相对固定的越冬地、繁殖地和中途停歇地,沿途需要经过许多森林、草原、高山、大川、沙漠、岛屿和海滩,多以河流、山脉、山隘口或绿洲、湿地、海岸、海岛等明显的地貌特征为固定地物标。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迁徙个体或迁徙群都有自己的迁徙路线和停歇地点,这些迁徙路线和停歇地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许许多多目的地相同鸟类的迁徙路线成片经过明显的地面标志,形成鸟类的迁徙通道。我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世界候鸟南北、东西迁徙通道的较为关键位置,起着中转站的作用,在全球的8条候鸟迁徙通道中,东亚—西澳大利亚、中亚和东非—西亚这3条候鸟迁徙通道与我国鸟类迁徙有密切关系。
  1 我国鸟类的迁徙路线
  1.1 东部迁徙路线
  东部迁徙路线是我国鸟类迁徙的最重要路线,也是东亚—西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候鸟大约500多种,种群数量在数千万只。该路线可再细分成两条路线:(1)东部沿海路线。我国东北、华北的水鸟、猛禽、鸣禽等候鸟主要沿着这条路线迁飞到华东、华南地区以及东南亚越冬,红腹滨鹬等小型涉禽甚至更远地飞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及其附属岛屿。(2)中部路线,包括内蒙古东部、华北西部以及陕西省,候鸟主要沿太行山、吕梁山越過秦岭、大巴山飞到四川以及华中、华南地区越冬。
  1.2 中部迁徙路线
  在干旱草原地带包括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等省区的候鸟,主要沿青藏高原向南迁徙到达四川以及更南部的云贵高原,我国西藏地区的候鸟有部分也飞到印度越冬。
  中部迁徙路线是我国鸟类迁徙的重要路线,涉及的候鸟约300种,数量约数百万只。主要特点是有高比例的高原鸟类。
  1.3 西部迁徙路线
  西部迁徙路线在我国仅涉及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鸟类有450多种,大约2/3即300种候鸟。每年迁徙的鸟类种群数量庞大,总数量在数百万只。有很多西亚甚至欧洲地区的鸟类在本地区有分布。
  2 鸟类迁徙路线上的湿地基本情况
  2.1 东部迁徙路线湿地资源基本情况
  东部路线是我国鸟类迁徙的主要线路,涵盖了我国东部区域的大多数省份,在气候带上跨越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6个气候带,在地势上处于我国东部第三阶梯。
  本路线覆盖国土面积411.78 万km2,涉及湖北、湖南、安徽等21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湿地面积2954.54万hm?,湿地率为7.18%。在这些湿地中,自然湿地面积为2379.29万hm?,人工湿地面积为575.25万hm?。
  2.2 中部迁徙路线湿地资源基本情况   中部迁徙路线是我国鸟类迁徙的另一重要线路,涵盖了我国中部区域的大多数省份,在地势上跨越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部分区域。
  本路线覆盖国土面积388.29 万km2,涉及甘肃、贵州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湿地面积1992.70万hm?,湿地率为5.13%。在这些湿地中,自然湿地面积1920.53万hm?,人工湿地面积72.17万公顷。
  2.3 西部迁徙路线湿地资源基本情况
  本路线仅涉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面积159.93万km2,其中湿地面积3.95万hm?,湿地率为2.47%。在这些湿地中,自然湿地面积3.68万hm?,人工湿地面积0.27万hm?。
  3 主要迁徙水鸟
  在东部迁徙路线上的水鸟有近300种,主要包括大部分雁鸭类及鸻鹬类水鸟,是我国水鸟迁徙的主要区域,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白鹤、中华沙秋鸭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蓑羽鹤、大天鹅、黑脸琵鹭等。本次调查在东部迁徙区域记录到湿地水鸟12目35科25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6目10科1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9目13科3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方白鹳越冬期数量为约3200余只,白鹤越冬期数量为约1550只。
  中部迁徙路线上我国东部区域迁徙的水鸟有近200种,主要包括一些雁鸭类和部分猛禽,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黑颈鹤、遗鸥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琵鹭、白额雁、疣鼻天鹅等。本次调查在中部迁徙区域记录到湿地水鸟12目25科154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5目5科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目8科15种。
  在西部迁徙路线我国西部区域迁徙的水鸟约约130余种,大多数种类也广泛分布于国内其他区域。本次调查在西部迁徙区域记录到湿地水鸟9目16科11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目3科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6目8科13种。
  4 湿地受威胁情况
  (1)东部迁徙路线上53个重点调查湿地中有75.47%受到威胁,受威胁湿地中有12.5%为重度威胁,威胁面积2.28万hm?。从对湿地的威胁因子出现频度上看,污染是对湿地威胁最普遍的因子,威胁影响面积约37.97万hm?。受污染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污染面积达20.00万hm?。围垦是东部迁徙路线上对湿地威胁较大的另一个因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不断有湿地受到围垦影响,围垦造成此区域9.25万hm?面积丧失,其中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受围垦影响最大的湿地,受围垦面积达1.05万hm?,围垦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到破坏,湿地净化水的功能下降,湿地生境破碎化,人为活动加剧。第三个重要因子是外来物种入侵,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21世纪有加剧趋势,其中影响面积最大的是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造成2.50万hm?湿地受到影响,导致本土部分物种丧失,侵占大量栖息地,对本土植物生长扩散构成威胁,减少了鸟类和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在东部迁徙路线上其他对湿地威胁较大的因子还有过度捕捞、基建和城市化、泥沙淤积等。
  (2)中部迁徙路线上从整体情况看,24个重点调查湿地受威胁的有16个,占调查湿地数量的12.50%,其中受重度威胁湿地面积0.80万hm?;从对湿地的威胁因子出现频度上看,过牧是中部迁徙路线上对湿地威胁最普遍的因子。从1950年开始,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就受到过牧威胁,受影响面积2.17万hm?;过牧导致天然草场、植被退化,水位降低,有些成为沙尘源,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对湿地威胁较大的另一个因子主要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其他威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21世纪初较为严重,主要是旅游垃圾、生活垃圾和人为活动影响,影响面积约0.20万hm?,影响主要造成水质下降、野生动物活动受扰和外来生物入侵等后果。盐碱化、污染和沙化也是威胁鸟类中部迁徙通道湿地的2个普遍因子。沙化是降雨较小区域对湿地威胁严重的因子之一,沙化的结果直接导致湿地面积萎缩,功能得不到发挥。中部迁徙路线上其他威胁因子还有外来物种入侵影响、基建和城市化、水利负面影响均影响等。
  总体来看,湿地水鸟中部迁徙路线上湿地受到的威胁程度为轻度,但受威胁重度区域湿地面临威胁非常严重,如不加强保护,这些湿地有可能在近年严重萎缩;此外,各威胁因子相互作用,容易引起恶性循环,应加强综合治理,特别是在湿地区域开展人为开发、水利工程等活动时,应开展客观、科学的评价和论证,首先保证人为活动不对湿地造成更大破坏和影响。
  (3)从东非-西亚迁徙路线5个重点调查湿地受威胁程度均为轻度,受威脅面积共计1.38万hm?,说明东非-西亚迁徙路线,湿地水鸟栖息地受到的威胁相对较小,生态功能发挥较好。
  从对湿地的威胁因子出现频度上看,过牧是东非-西亚迁徙路线对湿地造成威胁的最主要因子,湿地影响面积约为0.70万hm?,导致了草场沙化和植被退化,影响了湿地生态功能。围垦、污染、沙化和采挖是水鸟西部迁徙路线另外4个主要因子。另外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是导致该区域湿地水质下降,富营养化加剧。从威胁因子的整体看,西部迁徙路线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农业生产活动,这是由于新疆自治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的现代化、高效农业活动更加剧了农业排污对湿地的影响。
  5 迁徙路线上湿地保护对策
  5.1 加强迁徙路线上湿地保护网络整体建设
  迁徙路线上的湿地应整体进行保护建设,每一块湿地都起到了中转站和食物补给地的作用,各类湿地为迁徙过程中不同的种群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如果现存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遭到破坏,水鸟种群将在迁徙过程中失去合适的湿地作为停歇地或越冬地,无法完成迁飞循环而最终灭绝。因此要充分考虑整体性,特别是在迁徙季节,水资源的调配及保护政策要统筹把握,健全统一管理的机制体制,实行联动,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转变单部门、单个湿地的管理局面,并通过协同治理、信息共享、经验交流、能力建设和实地示范等活动的开展,推动迁徙路线上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增强停歇地、越冬地繁殖地的湿地生态质量,改善栖息地生境及景观要素。   5.2 完善迁徙路线上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针对不同迁徙路线上湿地面临的威胁情况,强化保护体系的建立,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没有受到保护的迁飞节点,提高湿地保护监管水平,将区域敏感的、脆弱的统一纳入保护体系中,在国家湿地保护與野生动物保护规划的前提下,制定针对不同迁徙路线上的管理制度,如湿地生态补偿、水资源统一调配、湿地生态价值评价等制度,用制度规范实现迁徙路线上湿地的管理,提高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5.3 制定迁徙路线上湿地生态修复规划
  遵循鸟类迁徙的生态学规律,运用湿地修复的科学手段,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鸟类迁徙路线上的湿地生态修复规划,提高迁徙路线上湿地的生态功能,恢复重要节点上的退化湿地,充足供给鸟类能量,减缓水鸟种群锐减趋势,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改善迁徙路线上栖息地生境状况。
  5.4 加大迁徙路线上湿地资金补偿
  2009年,中央明确启动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截止2015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湿地生态补偿资金40.5亿元。迁徙路线上的湿地保护,需要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确保湿地保护工作有稳定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时对于发达地区、人为影响大的区域,要考虑帮助周边农户发展生态旅游及其他第三产业,从而有效的降低农户对湿地资源的过度依赖,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够协调发展。湿地保护是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在湿地建设中应起着主导作用,明确国家、各级政府当地责任,各级政府应把湿地保护纳入财政预算,以地方配套资金的投入方式,使湿地保护有更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另外,各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机构也需要通过与科研院校及相关组织进行合作,加快发展生态产生,由此来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张强,马克明,李金亚,et al.不同尺度下停歇点湿地对迁徙水鸟的影响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17(8):2520-2529.
  [2]张健,洪剑明,陈光,马腾宇.我国东部水鸟迁徙通道优先性评价[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6,12(2):36-40
  [3]姜洋.水鸟迁徙路线与保护[J].黑龙江科学,2017(12):12.
  [4]张春.中国湿地锐减危及濒危鸟类迁徙[J].环境教育,2015(11):25.
  收稿日期:2020-01-01
  作者简介:孔颖(1990-),女,汉族,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及保护地优化整合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03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