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人防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人防工程是战时保障人员、物资安全的重要防护工程,因此人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必须要做到百密无一疏漏。在人防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是重要施工内容,优化后浇带施工是提升人防工程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因此,本文联系实际,重点就人防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展开分析论述,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人防工程;后浇带;施工方法
  1  引言
  后浇带施工,指的是借助后浇带的措施与技术手段消除收缩应力并避免产生过大沉降差,从而保证工程的稳定性【1】。在人防工程施工中,温度应力的影响在一定长度范围内比较显著,当超过这一范围时,温度应力又会有所降低。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后浇带来降低结构中的温度收缩应力,让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大于温度收缩应力,以此达到控制裂缝、取消裂缝的目的。
  2  人防工程中后浇带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2.1  后浇带设置形式
  于人防工程中设置后浇带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早期收缩应力释放,减少混凝土结构内收缩应力,从而减少结构变形与裂缝。 一般情况下,后浇带正常宽度不能超过10mm,但在具体的工程中,后浇带宽度较难确定也较难控制。如,若人防工程中后浇带过窄,那么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会极为困难,很容易出现后浇带处结构二次开裂问题。且实践证明,人工工程结构的收缩变形与竖向构件抗侧刚度有关。当竖向构件抗侧刚度越大时,收缩变形也会越大,收缩应力越小,后浇带的实际作用也会越小。因此,在后浇带的施工中,后浇带间距也是影响其功能作用的一大因素,合理设置间距有利于提升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一般来说,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如果能尽量延后后浇带封闭时间,那么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将得到最大化发挥。但由于在实际工程中,规范不同,给出的间距长度也不同,从而导致后浇带设置间距差异悬殊【2】。
  2.2  后浇带位置
  在人防工程中,后浇带的最佳设置位置应是整个结构中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这是因为该部位收缩应力较大,需要通过后浇带促进这部位应力释放,从而避免了裂缝,保证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但是对于后浇带所在跨而言,后浇带的最佳设置位置则是在构件受力较小或结构相对简单的部位。
  2.3  后浇带接缝形式
  当前,在工程施工中常见企口缝、阶梯形缝以及平直缝这三种接缝形式。企口缝的界面结合质量也比较良好,抗渗路线较长,施工难度较低。但该种接缝方式也存在明显缺陷,如拆模后不易清理养护,并且浇筑质量难得到保证。阶梯形缝隙可延长工程的抗渗路线,并提高界面结合质量。平直缝施工难度小,模板易于拆卸与安装,因此比较适用于一些突发事故的工程或是厚度较薄的工程。在后浇带施工中,如果能合理运用这三种接缝形式可大大提高后浇带界面结合质量,但在具体工程中往往会受到技术、环境等因素影响而造成接缝形式设计错误,后浇带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
  2.4  后浇带封闭时间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后的24~30h内混凝土温度会达到最高,在经过10~30d后,混凝土浇注温度会逐渐降低到与周围温度相同。在混凝土升温、降温这一过程中,混凝土会发生明显的膨胀收缩变化。在施工完成一年后,收缩将基本完成,此时混凝土便不再容易出现裂缝。从这一变化规律可得出,当后浇带封闭时间越长时,结构完成收缩变形也就越加充分,混凝土出现结构裂缝的几率会更加小,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牢固性会更有保障。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延长后浇带封闭时间后,施工单位就需面对养护时间边长、支撑加固工程量变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工程施工进度变缓,也会使得工程成本增加,使工程经济降低。除此之外,混凝土封闭时间又受到骨料种类、水灰比、水泥品种以及养护措施、养护温度、骨料级配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要想精准确定出最佳的封闭时间还是具有一定难度。
  3  人防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3.1  新舊混凝土接缝处理
  在人防工程后浇带施工中,新旧混凝土接缝处理是关键施工步骤。要想让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就必须做好新旧混凝土接缝处理工作,以保证接缝面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避免地下室出现渗漏,为人防工程的施工建设与使用打好基础。当前,在对新旧混凝土接缝面进行处理时,有以下方法可以应用:
  3.1.1  高压水射法
  高压水射法主要是利用高压水枪来去除混凝土新旧接缝面上的松动土块,将粘结面湿润,从而保证新旧面更很好地粘合。与其他几项处理方法相比,高压水射法在人防工程后浇带施工中具有十分明显的应用优势。具体如,该种方法操作简单且效率,施工进度有保证。并且在高压水枪的作用下,能将新旧接缝面处理的十分干净整洁,并且大大提高接缝面的湿润程度,让接缝面均匀光滑、凹凸有致。与此同时,该种处理方法还不会对接缝面周边的混凝土产生损坏,不会引发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比较安全环保。但与此同时,该种处理方法也存在设备昂贵、成本高昂、技术水平高等问题。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做合理选用。
  3.1.2  喷砂法
  喷砂法的处理原理是:利用专业设备向新旧混凝土接缝面喷射一定粒度的砂子,利用砂子对接缝面进行清洁处理,让新旧混凝土接缝面有较好的粘合强度。在人防工程中,如果施工单位选用这种处理方法,那么就需要将喷砂的粒径控制为1.0mm、1.2mm、1.4mm和1.7mm左右。
  3.2  人工凿毛法与酸侵蚀法
  人工凿毛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人力、使用钻头等工具对混凝土新旧接缝面进行处理。但由于人防工程普遍规模较大,因此采用人工处理不是十分科学合理。且人工处理过程中也容易对混凝土表面产生损害,导致一些新的裂缝出现,因而不是十分建议使用。
  酸侵蚀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试剂对接缝面进行处理,通过处理得到较好的粗糙面,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在应用这一处理方法时应当注意:化学试剂虽能起到一定的处理效果,但是也会对钢筋产生腐蚀,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应谨慎选择、合理应用。
  3.3  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质量、养护质量也是影响后浇带功能作用的一大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施工进度规范落实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工作,以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相关研究表明,后浇带混凝土凝时温度要大于两侧旧混凝土施工温度,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时间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段。但为了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假凝现象,工作人员也应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外部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
  3.4  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体系
  在施工时,应根据人防工程具体的形式、结构特征来专门设计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体系,确保整个支撑体系与工程结构有机协调,从而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固性。安全性。一般来说,为避免在建设支撑体系时对后浇带量测结构构件产生影响,施工单位应进可能让支撑体系独立于整个后浇带结构,从而保证支撑体系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在人防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后浇带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防工程是否能正常、安全使用。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后浇带的施工,能根据人防工程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后浇带施工方案、优化后浇带施工工艺,从而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银花.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12):37~38.
  [2] 何玉平.探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20(7):204~205.
  作者简介:
  余雷(1986—)男,高级工程师,江苏南京人,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3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