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生的“唱读”的原因及其矫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丽佳

  【摘要】当前,小学生朗诵文本时广泛的存在着唱读现象,主要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提升受限,二是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感悟。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无法合理调控学习和教师缺乏有效引领。改变教学模式,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课堂活力,有助于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唱读  朗读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31-02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涉及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理解四方面内容,语言运用素养是指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能力。[1]不仅包括主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还要求孩子们有熟练的语言技能。当前教师在培养孩子们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孩子们语言技能的培养,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广泛的“唱读”现象。
  一、小学生“唱读”的表现
  走进校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在朗诵文本时,常常会“唱读”。“唱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征为读的过快或过慢,典型的包括无停顿式、念经式、一字一顿式。无停顿式是指学生在朗读文本的时候总是一口气读完,没有停顿,导致读完书过程中脸憋得通红,上气不接下气;念经式是孩子们总是和小和尚念经似的毫无感情、摇头晃脑地朗诵文本;孩子们还经常出现朗读时一字一顿,每个字音都被拖长,诗词、散文、叙事文,所有的文体总是用同样的腔调“唱”完。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朗读水平提升受限,也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受到在读中情感的熏陶。[2]学生大面积的“唱读”,虽然会唱,却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不能深刻体会课文中的生动字词和优美句子。一些思维较慢的学生,随大流唱完了整篇课文,生字却没有记住一个。这种错误的朗读方式,显然是背离了朗读的要求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孩子正确的朗读,并对这种“唱读”的现象进行深入反思,并着手进行改进。
  二、小学生“唱读”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1.低年级学生的词汇量较匮乏,学生的语感还不完善,在读课文时常常一字一句的拼读,慢慢的就变成了“唱读”的形式。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限制,无法区分正确的朗读方式,这种不良的朗读方式就一直延续着。
  2.孩子们在幼儿园、学前班时已按“唱读”的模式学会了许多儿歌,而低学段的古诗、诗歌、小故事等也具有较强的韵律,学生容易把这种模式带到文本学习中。
  3.部分学生在课堂朗读时,出于好胜心,总是想读的比别人更大声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错误的榜样,老师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们自然认为这是正确的朗读方式,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错误的朗读习惯。
  (二)家庭因素
  1.许多家长普通话不够标准,在辅导孩子功课时,不正确的读书习惯起了错误的榜样作用,同时夹带方言的日常沟通也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2.部分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孩子的综合素质漠不关心,将教育成功与否和学业成绩相联系,这显然是错误的价值导向。
  3.部分家长出于培养学生技能的心态,一味的将学生委托于低质量培训班,这些培训班往往没有良好的师资和办学能力,并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学校因素
  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孩子们出现大面积的“唱读”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针对性的指导。
  1.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据调查,在多数的高校师范生的培养课程中,虽然开设了口语课程,但课程目的偏应试化,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通过考试的技巧和字词的读音,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考取普通话资格证书,对学生的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也更注重于三字一画,而对学生朗诵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缺失。更有一些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没有经过任何口语课程的培训,仅凭借着普通话资格证书就走上了工作岗位。而普通话资格证书的考试也仅要求考生能读准字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相对而言考试难度较低,对考生的朗读能力也没有一定的考核系数要求。
  语文教师应该对朗讀教学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和较为厚实的素养。首先,要有设计朗读课的基本能力;其次,要通晓关于朗读的基本知识;再者,要有较高的朗读水平;最后,要熟悉朗读教学的基本方法。[3]其实质是要求教师自己的朗读水平要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要能够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巧妙而有力的朗读流程。而这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反思积累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朗诵理论知识和技巧,但当下的培养模式,显然存在着一定的缺失。
  2.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在教学流程中,教师经常安排学生齐读文章,学生在集体的束缚下,往往彼此牵制,轻易的放弃自己原有的朗读节奏,在边读边等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唱起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个现象,即使有教师注意到了,也囿于自身朗读水平的局限,无法积极的指导孩子们朗读教学。同时教师在教授课文时,无法熟练的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助力,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课文内含的思想情感,只是干巴巴的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跟读的教学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死气沉沉,更无法体会到朗读的魅力。
  3.教师缺乏有效评价。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形成,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大量观摩语文课堂后我发现,当前低学段的老师在教授课文时,往往更注重字、词的读与写,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正确的默写课文生字,能否把整篇课文背下来,而忽视了课文整体的朗读节奏的示范。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朗读课文后的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通常是“你读的很响亮,字音准确。”“真不错,读的很流利”等,而忽视了学生对朗读水平的评价。   三、小学生“唱读”的矫正策略
   针对小学生唱读现象形成的原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教育学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必须要扎实自己的朗读基本功,才能在课堂教學中积极开展朗读指导活动。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示范性领读是主要手段,示范性朗读能使学生少走弯路,进而快捷地走进课文,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基本素质、语文素养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教师激情的朗读方式,能让学生体会到朗读所蕴涵的情感美、节奏美、音韵美,能使学生对朗读充满兴趣。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可塑性,只要教师重视朗读,对学生严格要求,时刻纠正学生错误的朗读方式,就能转变学生的朗读观念。
  (二)多种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
  小学课文多具有较强的情境,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 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语感体验。孩子们随着背景音乐的引导,自然而然容易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另一方面,播放背景音乐也就是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孩子们全面的认知感受,通过多次的朗读体验,逐渐掌握了正确的朗读节奏和情感抒发的角度,自然而然的就纠正了“唱读”的陋习。
  不管是朗读什么文章,朗读时都要端正心态,端正坐姿。一些慷慨激情的文章,可以引导孩子们站起来读;一些富有节奏感的诗文,可以引导孩子们边拍掌边读;而一些富有人物性格特征的对白课文,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情境,通过分角色朗读来突出人物个性,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个性指导。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放任学生大面积的齐读,齐读一方面会影响孩子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更容易产生错误的唱读。可以多设计教师指导下的自由练读,个别朗读,同桌对读,分角色读,或者是老师示范性的朗读。
  (三)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性评价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老师关注的是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而对语文的朗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师可以用字词句文的路径来设计教学,首先,读准字音,掌握生词;其次是对词语读法的指导,注意掌握读词语规律,对连词、轻声进行着重讲解;再者是对句子读法的指导,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节奏、语调、抓住句子的关键之处去;最后是对整篇课文的读法指导,要加强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受,人物个性的把握,注重整篇课文的朗读节奏。
  对学生的朗诵评价要包含朗诵的节奏感,尤其是轻重缓急、停顿的处理,在无形中培养学生对重视朗诵和指导朗读能力。同时也可以要求孩子们互评,让孩子们对朗读者的字音、停顿、表情、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朗读能力,同时也在无形中反思是否存在同样的朗读问题。
  总之,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朗读是重要的,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基本功,教师只有深刻的认识到“唱读”的危害性,找出原因并在教学中不断的纠正,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吕俭平.小学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36):42-4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余映潮.课型设计的艺术(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Z1):48-59+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7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