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惠平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不是唯一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是更重要的任务。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须重视挖掘学生的思维差异,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这样才能教会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运用数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创设问题式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思维
  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由于认知性不足,小学生一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要想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多加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思维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些深浅适度、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式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养成学生自我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
  问题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遇见新任务而产生的困惑。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知识,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新任务之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问题式教学情景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必须具有启发性、思考性和现实性,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例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后,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这时候教师就要通过分割、拼接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操作,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与长方形和三角形的联系,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中很多东西都和数学相联系。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式教学情景,有效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能丰富他们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2  坚持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可能较为复杂也较为抽象,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显得枯燥无味。因此他们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到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启发式教学,在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和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时,要善于分散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的推理,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3  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
  手脑并用,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就是一个由具体表象到抽象概念的缓慢变化过程。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他们看重的往往是事物的表象。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引导他们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再逐步转变为一种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的操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手脑并用,全身心参与,获得新的体验。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测量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并分别计算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过程,使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从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本质,使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4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推动学生思维
  数形结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它是通过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的相互转换,用直观的图形反映抽象的数量关系,或用数量关系反映图形的内在本质。例如行程问题、和差倍问题等,常用的教法都是通过画线段图,找出已知或未知的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解题思路;又如在研究三角形时,是使用内角、边长这样的数值反映图形的性质。小学数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几何图形,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逐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它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5  强化语言表达,训练学生思维
  数学同语文一样也需要阅读,需要表达。很多教师在教学生解时,总是强调先要审题,要准确找出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数学阅读和表达。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工具,因此语言表达训练也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语言阅读和表达能力都不强,对问题的表述缺乏逻辑性。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主要表现在对题目所给的条件理解不准确,解题过程表述不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语言表达的训练,特别是推理过程的表达,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对数学概念、法则等的叙述要规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要起到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尽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表达的勇气,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数学语言表达的训练有多种方式,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交流等方式开展。通过语言表达训练,可以提升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6  通过一题多解,发展学生思维
  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通过对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分析、联想、对比,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可以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思路解题,既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思路,擴展思维网络,又能使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最合理、最简捷的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依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方法的能力,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
  7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数学思维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能更好地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挖掘教学素材,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与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小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47.
  作者简介:王惠平(1966-),女,汉族,甘肃民勤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8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