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媒体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炳无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当然,教育行业更不例外。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正确应用已成为当前教学方式改革的热点。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  多媒体技术  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88-01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看到化学的身影。然而,对于化学的理解,许多初中生都感到困惑。如何学好化学成了当下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是所有教师和家长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了解,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并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对教学的价值。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创造直观的教学情境
  皮亚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提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个要素,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份好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能够看懂能够理解,并且可以轻松的融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在化学课堂教学当中,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利于学生理解吸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观结构、微观现象、微观反应等知识点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性的理论知识。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可以通过类似信息技术多媒体等手段更具体,更直观的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分子原子》这一课时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简单直观的观察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还有运动情况这些知识,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同时也可以内化吸收。还可以利用学生平常接触最多的水(H2O),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放大几十万倍以上的水分子,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观察水分子的特点,这样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加的轻松。
  二、利用互联网平台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网络作为一种资源共享中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给教师带来了方便和多元化的教导方式。如今,几乎所有的初中生都会通过网站搜索信息。如果老师还是继续循规蹈矩的话,只专注于书本上的教学内容,那么很快就会因为老旧的教学理念而被时代淘汰。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习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去查找信息,制作教学设计,同时运用到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平台查看不同版本的化学教材,分析比较,从中选择。你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下载优秀的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学习他人优秀的方法和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交友平台与其他化学教师進行交流,交流教学资源和学习经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搭建一个测试平台,让学生分阶段进行测试。学生答题后可以及时调出答案,发现错误及时改正。这样,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长期的实践提高自己的成绩。
  三、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实际操作
  一些中学的硬件条件建设还不完善。初中学生缺乏专门的化学实验室。实验操作只靠教科书的单调描述,使学生无法完全掌握各种化学实验的要点和基本操作,不利于以后化学教学的开展。同时降低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当老师演示实验时,由于距离远等原因,大多数学生无法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传屏等工具弥补硬件条件的不足,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操作,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化学实验操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讲解的压力和难度,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此外,一些化学实验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学生的不当操作可能会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对化学课堂教学的不利影响。 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演示可以有效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例如,在粗盐的净化实验中,学生如果对粗盐、水等试剂的用量以及蒸发皿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学生烫伤等教学事故。再例如在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若学生不当操作,忽略预热试管等步骤很容易造成试管的炸裂,影响化学实验的进行。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许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直观生动的画面表现特点,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的难点,变抽象为具体,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应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崔永鹏,石小平,苟英旺,姜龙.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4).
  [2]张启伟,王桂仙.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9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