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贤贞

  【摘要】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中,语文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语文这门学科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大大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通过分析当下的教学大纲,我们会发现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教授学生知识,而是要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自主阅读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阅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95-01
  阅读是小学语文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尽管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也会让学生阅读,但是并没有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阅读最终流于形式。当前,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倘若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那么阅读效果就会非常差。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掌握每位学生的基础,并为每位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合适、有趣的阅读方法能激发起每位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不再觉得阅读较为枯燥无味。同时,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思考主人公为什么这样说,思考每一个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等。通过思考,学生不再是毫无目标地阅读,他们能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以《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为例子,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出一幅秋景图。然后提问:图上有些什么呢?你们可以按照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顺序说一说,又可以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说一说。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弄懂图意,教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主动思考这是一幅什么季节的图画?你怎么知道的?文章中第2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呢?这些句子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對阅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迫切想要从文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创新阅读理念,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随着学生的阅读兴趣日益增强,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什么这样做呢?究其原因在于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他们才会去自主阅读。本文从以下几点着手,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目的。
  首先,阅读之前,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阅读目标。在科学阅读目标的指导下,学生不再是漫无目的地阅读,而是有重点、有方向的阅读。
  其次,阅读过程中,做好阅读笔记。阅读笔记既让学生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还便于学生更好的思考。
  最后,阅读完成后,重视阅读评价。小学生刚开始接触阅读,他们会觉得阅读较为枯燥无味,为此,他们无法投入到阅读中。甚至有的学生阅读完都不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阅读后的检查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阅读检查,教师能掌握每位学生的阅读情况。针对自主阅读做得非常好的学生,教师要表扬他们,并让其他学生向这部分学生学习。针对自主阅读做得较差的学生,询问他们在自主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变他们对阅读的看法,慢慢喜欢上阅读。
  三、重视语文阅读,掌握正确阅读方法
  要想提高阅读效率,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每篇文本的形式、体裁各不相同,为此,教师应教授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以下三种阅读方法。
  第一,精读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他们准确、科学地为自己选择合适的文本。此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结合每位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通常情况下,精读法适用于文本的篇幅较短,但是语言精炼优美,值得学生去推敲。同时,精读法便于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荷叶圆圆》这篇课文为例子,这是一首散文诗,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描写了圆圆的荷叶,又描写了绿绿的荷叶。阅读这首散文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精读法,揣摩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对荷叶的喜爱,还要让学生想象它们分别在荷叶上的情景。
  第二,速读法。这一阅读法对学生的注意力要求较高,如果学生的注意力较为涣散,那么根本无法完成阅读。因此,速读法比较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速读法的运用,既能节省下时间,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
  第三,思维导图法。所谓思维导图法是通过某一种逻辑将各种点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脉络,从而实现从点到面的格局。思维导图法的运用,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整篇文章的脉络,也能理清文章中人物关系以及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四、丰富阅读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为此,平时的阅读中,教师通常让学生看一些与考试相关的书籍,因此,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他们不愿意阅读这些书籍。鉴于此,教师应创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课外书籍,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他们的自主阅读欲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结合,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他们学习到书本之外的知识,并积累下优美的句子,这为他们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以《风筝》这篇课文为例子,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运用讨论法与点拨法刻画了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鲁迅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都广为流传。当老师讲解完《风筝》这篇课文之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影的告别》、《死火》这两篇文章。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上,并且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能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情感。
  五、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中之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学生自身具备了较高的阅读能力之后,他们能学习好其他学科,这也为他们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应改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阅读中,自主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军.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自学能力[J].才智.2017(07).
  [2]张敏琴.关于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8(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9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