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芝兰

  [摘 要] 体育是一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1],体育教学形式趋于形式化,并没有发挥体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高职教学中要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发挥体育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应有作用。主要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制约当前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中圖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134-02
  高职院校是一类培养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院校,为了尽快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培养全能、新型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不断地改革[2],体育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研究目前高职院校体育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分析了体育教学的优势,并对目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的对策,创新更加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特点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学生将来职业所需身体素质的目的,为学生未来职业的理论学习、实习以及工作发展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教育。
  一、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可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要与职业教育总培养目标互相结合。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还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这样凸显不出高职职业院校办学特色,长期发展就形成了教学目标模糊、职业特点不明显的状况。另外,还有许多教师存在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教学思想意识仍然受传统观念的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其教学改革进程缓慢。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重视这一问题。
  (二)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阶层的领导、教师以及学生都缺乏对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认识,尤其是对学生未来所需职业体能的培养认识还远远不够,一些高职院还未能对体育教学给予应有的重视是导致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有些学院领导比较注重学院的升格和评估工作,想要扩大学校的发展、生存空间,而往往忽视了对体育学科的督促与建设[3],对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也不了解。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较差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程度的针对性[4]。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应结合学生专业的自身需求来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大多一致,不能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个性,也十分不利于学生专业身体素质的培养。
  (四)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不合理
  虽然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体育教学改革,但最终的评价成绩仍然是以考试成绩和出勤率作为主要的参考内容,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用心程度以及学习态度的评价。除此之外,教学成果的评价体系也与职业教育所具备的特点严重不符。因为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从事“一线”岗位工作的高技术型人才,未来发展的职业工作基础就是要拥有强壮的身体。经过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动作技能的评价较为重视,重视程度高达60%以上,却忽视了对学生身体基本素质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单一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及学生“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态度”调查发现,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还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落后单一,忽视了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不符合学生生源多元性的特点。另外,高职院校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教学方式还停留在教师作为课堂主导,“填鸭式”讲解授课的教学阶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对职业技能起到的辅助作用,忽视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职业特点。
  二、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对策分析
  (一)明确树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理念
  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思想的教学基础即体育教学理念,体育教学理念不仅能促进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未来的发展,还能对体育教学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高职院校的管理领导和教师都要树立终生体育、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将体育教学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和工作相结合,加强教师对体育教学职业特色的认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融合,普及一些基础有趣的体育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能力和职业运动能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完成校内期间培养学生身体形成、技能等方面的任务,还要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爱好、志向和能力等,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和职业适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课堂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教学的作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未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努力加强自身专业教学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不仅要管理、完成日常体育课中的教学任务,还要努力去适应每个学生的专业特点,使体育教学为职业教育充分服务。
  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除了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专业培训活动之外,还要自己有塑造自身素质的意识。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加强研究学生的职业特点,在授课前与相关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创新适合于学生专业特点的体育教学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亲自下实习工厂去总结学生学习、劳动的特点,通过观察工作的特点总结归纳出适合学生的职业体能和身体素质,结合体育教学与职业技术相通的理论知识,对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其次,在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时,应相应的征求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和要求,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对特殊专业的特殊需求,可以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进度的情况下采用自编的教材,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快速、有效地适应学生工作发展的需要,适应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   (三)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
  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群体、不同专业学生的身心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生源的多样化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
  不同,选择相应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未来更快融入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大幅提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融合运用“教、学、练”,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觉锻炼运动的意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校应及时合理地完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特长,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组织性,使他们在练中学、学中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实践能力。
  (四)增加体育教学时数,调整教学培养计划
  高职院校应适当延长体育课堂学习运动的时间,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一方面,学校可以在保证必修课课时充分的情况下,合理地增加选修课的课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安排选修课,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基本身体素质及专业所需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在制定体育教学培养计划时,应考虑将来职业对学生体质的特殊要求,要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特点来开设相应的体育课。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以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制定培养方案,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通过开展各种体育运动技术和技巧的项目,全方位增强学生的专业身体素质。
  (五)重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和管理
  学校的体育场地是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基础,是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的关键环节,宽阔的体育场地、充足的體育器材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物质保证。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各校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正常体育教学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的效果,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的积极性,直接导致了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尽快加速场地和体育器材的投资建设,可以通过多渠道融资、盘活社会闲置体育场地设施等措施来满足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例如,高职院校除了要促进校内课程的实施,还要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等,通过共用体育场地来达到资源共享,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开展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优越的条件保障。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与有关部门的协商,争取获得企业、事业单位的支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闲置资源,在现有场馆实施的基础上,加强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的维修和扩建,充分挖掘现有场馆、设施的潜在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这也是解决现有场馆、器材不足的有效办法。
  总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人才,体育课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的方法与技能,同时还承担着育人的任务。因此,体育课教学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灌输身心健康发展有利的思想,从培养学生日常实际健康出发,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终生锻炼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为高职院校培养更为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性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志华.对“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现状及改革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8-79.
  [2]胡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100-103.
  [3]程心红,卢英杰.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6-58.
  [4]聂秀荣.终身体育思想下的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3):58-59.
  编辑 尚思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2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