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指实掌虚”辨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冯海慧

  【摘要】论及用笔就离不开执笔法,而“指实掌虚”是在探讨执笔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历代书论家都对此进行阐释,但各书家在很多观点上存在细微不同。弄清指“实”与掌“虚”中的虚实含义,有利于书家更好地理解执笔的方法。尤其是初学者一定要理解执笔的要义,这样学书方可事半功倍。
  【关键词】指实;掌虚;执笔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1-0067-03
  【作者简介】冯海慧,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09)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
  传为卫夫人《笔阵图》中说:“凡学书字,必学执笔。”可见执笔法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性。而在执笔法中,“指实掌虚”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也是从初唐到清末的书论中一直被提及的概念。追溯“虚实论”的由来,是道家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和“有无相生”的思想,经过了庄子的继承与发扬,把“虚实论”推至更广阔的文艺领域,也成为执笔法的思想依据。
  纵观历代书论,“指实掌虚”执笔法更是千百年来书法实践得出的经验。早在东汉时期,书家是以握管式(四指中节握管)执笔的,尚无指实与掌虚的要求。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家主要采用二指单钩法(大拇指与食指为主,或以中指作为辅助),指实掌虚初步形成。从唐朝开始就有不少书家提出双钩执笔法了,并且明确提出了指实掌虚的执笔要求。尽管王羲之发明五指执笔法的传说真假难辨,但从二王“新体”用笔的灵活程度看,其对执笔的指实掌虚应当有较高的要求。唐以后的执笔法是单钩法与双钩法并行,北宋黄庭坚就曾经提出:“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
  “指实掌虚”最早是由唐代书法家提出和倡导的。初唐欧阳询《八诀》中提出:“虚拳直腕,指齐掌空。”要求执笔时拳要虚腕要直,指平齐,掌空能容卵,这样用笔才能灵活有力。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中也提出:“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这也是说指实才能用力均匀,掌虚才能手指灵活,运用方便。
  在这种执笔法中,“指实”指的是五指齐力,力聚管心,稳控毛笔,以利使力。但“指实”中“实”的具体含义,是紧捏还是松执,历来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传说王献之六、七岁练字的时候,其父王羲之从背后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就称赞此子以后必有大作为。这个故事使得不少人认为写字时握笔必须紧捏笔管,用足力气,这样才能显示笔力惊人。事实上,这种说法是有所偏颇的,真以力量论,只有几岁的王献之握笔之力怎能大于其父王羲之拔笔之力呢?苏轼曾对此提出看法,其《论书》说:
  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这段话批判了王献之握笔牢固的故事,认为“知书不在于笔牢”,而在于用笔自然不失法度。这个故事当中突出的是王献之“用意精至”,而与用力紧握笔管的关系不大,更用“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来驳斥用力紧执的观点。实际上,从苏轼提出的“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可以看出他对握笔的见解了。
  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说:
  然执笔亦有法,若执笔浅而腕坚劲,掣三寸而一寸著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腕牵束,牢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其故何也?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意、腾跃、顿挫,生气在焉!笔居半则掌实,如枢不转,掣岂自由?转运旋回,乃成棱角。笔既死矣,宁望字之生动?
  这段话中提出了执笔的高低问题,也提出了“笔既死矣,宁望字之生动”的观点,同样认为笔须自由,笔死则无法使字生动。张懷瓘强调,执笔须“指实掌虚”目的是为了方便运笔,使手指能够在不同方向上灵活控制毛笔,这就要求执笔时笔在指端(即执笔须浅),执笔浅而腕坚劲,才能使笔在手中“适意、腾跃、顿挫”,才能写出“生气”。如果用手指的中节执笔(即执笔深),手掌便不能虚;掌实则手指无法运动。
  自魏晋以来,二王书风兴起开始,中国书法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崇尚行草书,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帖学”,“指实掌虚”就是为了适应当时用笔灵活飘逸的书写要求而产生、流行的执笔法。直到清代,“碑学”书法的兴起才让书家对执笔法又产生了不同的看法,部分书家提出了“指不死则画不活”的观点。对于这个观点,包世臣曾进行了探讨,他在《艺舟双楫·记两棒师语》中记载:
  忆予初识宁化伊墨卿秉绶太守于袁浦,墨卿,诸城之弟子也,因从问诸城法。太守曰:“吾师授法‘指不死则画不活’,其法置管于大指、食指、中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与食指作圆圈,即古龙睛之法也。其以大指斜对食指者,则形成凤眼,其法不能死指,非真传也。”予曰:“玩诸城书势,其执笔似不如是。”太守曰:“尝求吾师面作书,此法断不误人。”后在客邸遇周姓,乃诸城侍书者,自十五供诸城研墨伸纸之役,至廿七,诸城乃荐之闽督。予因问诸城执笔之法,周曰:“诸城作书,无论大小,其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转之甚者,管或坠地。”予因告以太守之语,周曰:“诸城对客作书,则用龙睛法,自矜为运腕,其实非也。”及在都晤陈玉方侍御。侍御尤为诸城高第弟子,言所受之法,与太守同,而侍御守其法不如太守之坚,故其书较胜。
  这段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刘墉向伊秉绶、陈希祖传授“龙睛”执笔法,即双苞浅执,“以大指斜对食指”形成龙睛凤眼之状,用力捏管,也是指实掌虚。所谓“指不死,则画不活”,是说这种执笔法要求手指捏笔僵死不得伸屈,全凭运腕书写以求拙劲之趣。这个说法与上文提到的拔笔笔不动异曲同工。而包世臣对此提出质疑,他引证曾经为刘墉做了十二年书童的周姓者的叙述,指出刘氏本人写字时并非死捏着笔管,而是自然放松,转指盘辟笔如舞龙,甚至转得笔都掉地了。至于后来包世臣自己在书论中要求“万豪齐力”与“五指齐力”,强调逆势、涩势以及用全身之力于笔端,与其上文的驳斥是相悖的。   综观古人的言论,结合自己的书写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指实”概念指的是指平齐,用力均匀,使笔灵动,而不是手指僵死,用蛮力恨不能将笔捏碎。但这并不意味着执笔越松越好,事实上,执笔太松太紧都是过犹不及,过松则笔画无力,过紧则笔画呆滞。关键是要认清“作字须用尽全身之力”的含义,应该是将力倾注于笔尖而非停留于笔管。“掌虚”概念指的是手掌空虚,形同握卵,使手指转动灵活,运笔自在。按古人的说法,虚掌“虚”的程度要能容纳一个鸡蛋才行,这其实也只是一种形容。掌中空隙大小是次要的,书者握笔舒适,使笔自然,不僵硬、不阻塞就可以了。唐代卢携《临池妙诀》说:
  用笔之法:拓大指,擫中指,敛第二指,拒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卵,此大要也。
  凡用笔,以大指节外置笔,令动转自在。
  拳心须虚,虚则转侧圆顺……把笔浅深,在去纸远近,远则浮泛虚薄,近则揾锋体重。
  这段话所提出,其实就是现今流行的双苞五指执笔法,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相互借力,这样才能“令掌心虚如握卵”,使手掌自然形成空虚,以便运指“转测圆顺”,用笔来去灵活顺畅。虞世南《笔髓论·释真》說:
  指掌之间,掌为枢纽。指实掌虚,则五指之擫、押、钩、抵、拒(或称擫、押、钩、格、抵),腕之左旋右抽,无不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此处所说的也是五指执笔法,五指之间相互借力,擫、押、钩、抵、拒,协调运作,这样写字时就可以“游刃有余”,不受拘泥。虞世南提到的“掌为枢纽”也非常有道理,手掌位于手腕与手指之间,也就是说掌带动了我们写字所用的整个关节,因此,手掌应做好枢纽的工作,连接指腕,同时注意执笔的方法,做到“指实掌虚”,手腕部分灵活自由,便于使力。可见,“掌虚”在执笔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配合五指齐平、笔在指端自然形成虚掌,掌不虚意味着手指不活、用笔不畅,就会导致笔画线条僵硬没有生气。
  总体来说,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手指活动或者手腕活动的过程,手指捏笔紧,就需要手腕活动;而捏笔松,手指就能灵活运动。通常情况下,写小字可以多用手指拨动,而写大字就需要多用手腕力量。在作极小的小字或作极大的大字的时候,很难做到“指实掌虚”,尤其是在写特别大的字的时候,毛笔相应须大,执笔甚至会运用到握管法、摄顶法等,手掌是难以虚空的。因此,在我们的书法实践中,不应将自己限制于“法”中,执笔应遵循自然的生理机能,握笔指实掌虚,自然为之,不强行使劲或放松,做到舒适、不生硬、可灵活运用随意书写即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3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