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物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是探寻生命起源,研究人类与动植物发展史的一门自然科学,在诸多自然学科当中占据着主导位置。近年来,生物教师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理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纳入教学目标当中,在实践教学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眼点,采取创设情境、合作学习、设置疑问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向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个人价值观,为学好生物、解开生命密码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生物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学科向学生描述和展现了自然生命现象,学生能够从生物链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进而深刻领会生命活动与生物世界的密切关联,使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通过学习生物知识,不仅为了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是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生物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培养兴趣,认知生命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大凡人做一件事,要是没有兴味,简直可以说没有结果的,要晓得兴味有了,才可以期必往前进,越发肯往前进,兴味越发深厚。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由此可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收集视频教学资料
  目前,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课堂,各种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生物教师可以借助投影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教学视频,将学生带入神奇的生物学世界,让学生正确认知生命起源,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生命的概念。
  比如,教学《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时,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发展史,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50亿~60亿年。然后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地球起源的科学纪录片,或者找一些与地球起源相关的科幻电影片段。如前段时间比较火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可以选取其中几个代表性片段在课堂上播放出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视频影像的真实情境当中,在对地球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后,逐步向地球为后续学习生物学知识做好铺垫。
  2.设置趣味游戏
  如何让初中生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快乐地吸收知识养分,已成为初中生物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近年来,诸多教师将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游戏以及小活动带到课堂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既学到了相关的生物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
  以《生物进化的原因》为例,根据教材内容介绍和举例证实,导致生物进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是环境的改变,此外,生物只有不断地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教師可以从第三点生物进化的原因为着眼点,设置一个课堂小游戏。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年四季的场景。然后,选择四名学生代表来到讲台前,根据投影屏幕上的季节,表演一个与该季节气候条件相符合的表情或者动作。如春暖花开的季节,学生一脸灿烂的笑容;炎热的夏季到来时,学生一个劲儿地擦拭脸上汗水;丰收的秋天来到时,学生纷纷添置厚厚的衣物;白雪皑皑的冬季来到时,学生穿上了大棉袄、羽绒服,每个学生都抱着肩膀,做出在天寒地冻气候条件下的一些夸张表情。通过这个小游戏,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适应新环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生物进化也是这个道理,是通过几亿年、几十亿年的时间才能逐步演化为今天的人类、动物与植物。这种教学方法简单易行,而且效果显著,也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二、借助实验,探究科学
  初中生物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代表性学科,生物的生长与成长过程,只有借助课堂实验才能验证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制作植物细胞装片实验、制作植物根毛与根尖永久切片实验、探究植物吸水与失水的实验、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实验、眼球成像原理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而用科学的思想与思维意识破解生物之谜。
  1.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生物实验是揭开事情真相,了解生物本质特征的一条有效路径。为了收到教学实效,突显实验价值,在做某一项生物实验时,教师应结合实验步骤,创设一个或者多个与其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并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三到五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法,探寻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思维意识揭开某一种神奇的生物现象。
  比如,在观察植物根毛与根尖结构的实验时,事先准备好实验用具,包括已经长出根毛的植物幼苗、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大镜、显微镜及镊子等。具体的实验步骤是,首先用肉眼直接观察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个白色“绒毛”就是根毛,学生可以借助于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毛。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从显微镜当中观察根尖的不同部位的细胞都具有哪些特点。实验结束后,教师提出一个课堂讨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植物幼根的生长主要些部位的细胞发挥作用?”当学生接收到教师的问题后,即刻进入小组讨论状态,每个小组成员通过回顾刚才的实验过程,能够快速得到正确答案,当讨论结束后,教师选择学生代表负责回答。“根据实验可知,植物幼根的生长一方面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还要依靠于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学生在实验与讨论过程中,逐步对生物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生物学的其他知识提供了坚实保障。   2.运用理性思维,动手实践
  初中生处在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黄金过渡期,学生的理性思维逐渐占据上风,在思考问题方面,更加深入,理论依据更加确凿。尤其在生物实验课堂上,如果教师始终将学生的主观意愿作为教学重点,时刻考虑学生的感受,将课堂实验操作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探寻实验原理,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习效率大有帮助。
  如以《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为例,教师事先准备好铁架台、带橡皮塞的试管、金鱼藻、NaHCO3粉末、橡皮管、水槽、水、集气瓶、带火心的木条和玻片等实验用具,然后请学生代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能够产生氧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辅助教学的角色,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操作及时予以纠正。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在阴暗的条件下,在试管当中放入适量的金鱼藻和NaHCO3粉末,然后给试管里的金鱼藻合适且足量的光照,用向下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最后撤去光照。这时,学生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收集的气体当中是否含有氧气。如果木条能够复燃,就验证气体瓶中有氧气存在,反之则没有氧气产生。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发生了复燃,这就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这种自主实验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运用实验过程与理性思维证实了光合作用的科学现象,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贴近生活,肩负使命
  初中生物还涉及许多健康常识、饮食常识、遗传原理以及环保知识等,这些知识不但有利于个人与家庭成员,而且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因此,学生应当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为社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比如,参加食品安全、遗传病预防、环保知识的公益宣传活动,做一名社会义务宣传员,让更多的人了解生物学知识,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1.融入现实生活,寻找生物常识
  初中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生物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融合到一起。
  以转基因食品为例,前几年,转基因食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一时间,大街小巷的转基因食品接踵而至,转基因奶粉、转基因豆油、转基因玉米比比皆是。但是,经过专家反复实验证实,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不利影响,人们应尽量选择自然原生态食品。初中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转基因类食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逛一逛超市,在超市的货架上寻找一些转基因类的食品,并将其记录下来。然后,可以与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告诫大家為了自身的身体健康,尽量远离转基因食品,多食用绿色有机食品。
  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担负义务宣传责任
  生物学不仅诠释了生命的起源,而且也对生命的延续与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与常识性自然科学知识外,还应当树立正向的个人价值观,利用生物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生物学常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比如,基因遗传知识、生物多样性知识、细菌与真菌的区别、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到社区或者公共场所,义务宣传环保知识、传染病知识、保护野生动植物知识等,争做社会公益宣传员,将自己的光和热传递给他人,传递给社会。
  比如,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变暖”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有效治理,地球变暖的恶劣趋势将一直延续下去,并且直接影响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因此,学生可以走到街头,号召人们尽量选择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还给世界一片蓝天。这种义务宣传的方式,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而且对促进生物学成绩的提升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的起源、延续与发展,促使学生运用理性思维以及科学思维深入探究生物学知识本源,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树立和升华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安庆.中学生物教学应加强社会责任教育[ J].中国教育学刊,2018,301(5):114.
  [2]罗思诗,丁奕然,刘亮岐.走向学段衔接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J].教学与管理,752(31):70-73.
  [3]洪永清.对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思考[ 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10):4-6.
  [4]王常海.生命教育理念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3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