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面对疫情 传统服务业须适时破茧成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金立刚

  今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神州大地迅速蔓延。短期内,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餐饮、住宿、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更是雪上加霜。
  传统行业遭遇“生死劫”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4%,虽然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比重下降了近半,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仍不容小觑。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场疫情给了原本“安逸”的传统服务业当头一棒。
  紧急时刻,举国上下共同掀起了抗疫战,并采取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居家办公等防控措施,为打赢这场战争创造了条件。无奈的是,商业的本质是交易,而这场战“疫”恰恰阻断了交易活动。这就意味着,所有线下需要面对面交互的经济业态几乎全部受到冲击,尤其对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而言更是打击巨大。
  近日,西贝莜面村董事长贾国龙的一席话道出了无数企业家的无奈:“受疫情影响,西贝莜面村在全国60多个城市400多家的堂食业务基本上都已暂停,只保留100多家外卖业务。2万多名员工目前待业,但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工资要继续发,一个月支出在1.5亿元。倘若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西贝的现金流撑不过90天。”
  疫情的蔓延对西贝的打击可见一斑。
  另据报道,根据测算,疫情停业期间,海底捞损失已超过11亿元,全年业绩也将受到极大影响,估计疫情造成的2020年营收损失约50.4亿元。
  这两家国内知名餐饮连锁企业尚且如此,成千上万个实力不济的中小规模餐饮企业以及数不清的个体店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
  面对疫情,酒店业同样受到了极大冲击。以亚朵为例,相比2019年春节同期,其今年的出租率下降了85%。目前,亚朵在全国有近500家门店,员工人数近1.5万。疫情若持续数月,对亚朵来说将是一个极具考验的关隘。
  旅游业更是重灾区。2019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6.5万亿元,平均一天179亿元。停滞一天,就会带来179亿元的经济损失。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是餐饮业、住宿业,还是旅游业,抑或是传统服务型企业的其他细分领域,一旦撑不到“春天”,就会濒临倒闭。因为这些企业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是:现金流的运转如何保障,是否要依靠裁员来削减成本?决策者是否敢于“壮士断腕”,砍掉正在亏损或者长期投入而未见效的项目,减少与提效无关的固定资产投入?
  此次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给餐饮业提了一个醒:如果物理空间需要被阻隔,那么另外的出路在哪里?
  出路在哪里
  事实上,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持续时间越长,对服务业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就越大。疫情面前,要想稳住传统服务业,或许唯有采取“自救”和“他救”的方式,才能渡过难关。
  如何自救呢?传统服务业需要积极应对近期疫情所引发的服务市场萧条,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在经营策略方面,以餐饮业为例,针对春节前进货带来的滞销问题,包括同和居、眉州东坡在内的很多餐饮品牌开启了“社区团购”通道,将库房里的生鲜产品摆出来平价售卖给附近的居民。自1月26日启动平价菜站以来,眉州东坡在北京的门店每天都向所在社区、家庭提供肉类和蔬菜近300公斤。
  疫情期间,外卖也成为多数餐饮企业的自救方案。除了保证配送质量外,能否吃得安心也是非常时期牵动老百姓敏感神经的头等大事。据悉,一些餐饮品牌开始在外卖小票上标注菜品制作人、装餐员、送货员的姓名,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如何他救呢?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地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通过税收返还、失业救济、租金减免、创新鼓励等,长短结合、精准施策,给予传统服务业一定的支撑性帮助。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强调,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特指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浙江省则出台12项帮扶政策,涉及减税降费、社保支持、租金减免、财政补助、金融支持、优化服务等多个方面,助力餐饮企业共渡难关。
  河南省13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出台扶持政策,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出台金融政策支持、实施税费减免缓交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旅游企业的损失。
  化危机为转机
  凡事預则立,不预则废。政策的加持和企业的自救,让传统服务业看到了黑暗里的一道光。
  的确,疫情的暴发也是对过往生产、消费方式的一次检验,希望传统服务型企业能够在对/中疫情影响的过程中,弥补短板,推出更多元的营业模式,寻求更长远的发展。
  那么,在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的当下,企业该如何化疫情危机为转机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表示,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业务特征,由于所处的行业、企业自身的基础和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应对危机的能力也不同。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制造业、一些以线下为主的服务业会很困难。
  困难不可怕,只要积极应对。一方面,企业要加快内部成本和效率的调整,练好内功;另一方面,则要部署好员工的工作,共渡难关。另外,借助于疫情发生所显现出来的问题,企业可对曾经想做的转型和变革加以布局。
  过去的研究显示,优秀的企业都是经历了危机检验而成长起来的。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华为选择用智力资本驱动增长,在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投入中成为了全球产业领先者。
  把危机看成机会,确信企业的增长不会受危机的影响。当然,这场危机更像是一次考试,每次考完行业内部都会重新洗牌,行业品牌的集中度会显著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53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