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指导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美术活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青华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提升教育质量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幼儿教育,更加重视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幼儿的艺术课程进行的态势良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美术教育中,提倡最多的就是创意,最重要的也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美术素养。那么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指导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美术活动。
  关键词:幼儿;废旧物品;创意美术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3-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87
   对废旧物品进行再创新、再利用已经是一种常态了,但是对于幼儿废旧物品进行再创造的培养还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废旧物品应用在创意美术活动中,不仅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更能培养他们节约再利用的意识。就目前来看,很多幼儿以及家长在生活中都是将废旧物品任意丢弃,或者卖给收废品的,那么如何将废旧物品搜集起来,也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所以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讨论如何更好地开展废旧物品应用到创意美术中去。
   一、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美术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废旧物品是已经使用过一次的东西,但是很多时候废旧物品只是失去了它原来的价值,只要通过改变还是可以实现它们其他方面的价值。比如塑料水瓶,它们不可以再次利用装水,但是经过裁剪它们可以做花瓶、做笔筒等等,也能在美术活动中实现它们的艺术价值。这样就避免了浪费,人的节约意识一定是从小培养的,并且是从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幼儿是社会的未来,以后的国民素质的高低还是取决于他们的表现。所以培养节约意识,就要从幼年抓起,一定要将节约意识贯穿在幼儿的一生教育中去。
   2.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目前幼儿园的美术课程中主要分为绘画、一些简单的纸张裁剪以及折叠小动物与鲜花等,这些课程内容其实是不足够的,要让他们的美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必然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由于废旧物品有它们自己的形状,所以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大的变革,这就在无形之中锻炼了幼儿较强的操作能力。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心智不成熟,所以在看待问题上也是比较简单,幼儿看到自己动手操作把物品变废为宝,他们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就会让他们有继续的动力,这个过程就是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仅对美术课程、美术活动产生了兴趣,更对动手操作产生了兴趣。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陶冶情操。现代社会发展速度比较快,人们的审美也在相应地发生改变,大多数人的审美能力都有所提升,但是如果让他们去欣赏艺术品,他们或许无法领悟其中的“美”,这样的情况其实是阻碍了艺术的发展。如果能够提高更多人的审美能力,欣赏艺术的能力,那么对艺术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在动手操作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幼儿会产生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这极大地丰富了活动内容,也为美术创造了更多的想象画面。其实很多高水平艺术有时候就是在新奇的思维指导下的产物。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接触的场所最多的就是学校与家庭,所以如果能够通过创意美术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与学习质量。
   4.有利于资源节约。幼儿将使用过的资源进行回收再创造,提高了废旧物品的价值,避免了资源浪费。一次活动用到的废旧物品不会太多、一所幼儿园用到的废旧物品也不会太多,但是如果所有的幼儿园乃至其他教育阶段都这样进行回收废旧物品,那么将会有巨大的资源得到回收,从而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资源节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从幼儿园的创意美术活动扩展到幼儿家庭、扩展到其他学校,大范围地呼吁资源回收再利用,要让资源得到充分的使用。
   二、目前废旧物品应用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不足
   1.废旧物品搜集困难。在开展废旧物品应用到创意美术活动中遇到的首要困难就是废旧物品回收困难。比如,幼儿园在采购物品时会有很多的纸箱,这些纸箱里的东西用完之后,大多是将纸箱作为废品卖给回收站,或者打扫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进行清扫。纸箱的回收进展一直没有很明显的效果。又如,幼儿会有一些坏掉的玩具,或者破旧的衣服,这些都是直接被生活老师或者家长丢弃,根本不会去回收。在生活中,一些幼儿喝完奶的牛奶瓶、装零食的盒子、女生的皮筋等等,这些全部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但是通常都是直接丢弃。废旧物品的回收如果仅仅依靠幼师或者美术教师的努力,那么進展就会很缓慢,效果不会明显。
   2.幼儿与家长积极性不高。回收废旧物品不仅是在幼儿园进行,也号召了幼儿家长一起,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反应。就目前的活动效果来看,家长与幼儿的积极性并不高。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家长没有这方面的习惯,平时工作又比较忙,所以几乎没有精力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安排中去。有的家长积极参与进来,在家里将废旧物品回收起来,但是利用率却很小,毕竟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次数有限,不可能每天都要用到废旧物品,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幼儿的家里面堆放了很多废旧物品,占用了很大的空间,也引起了幼儿家长的不满。久而久之,家长的活动参与性就比较消极。幼儿的积极性受到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影响,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那么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会有很好的情况。
   3.幼儿园课程安排不合理。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美术活动在课程安排上也存在问题。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再创造,这个主题活动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所以课程安排的比较少。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所以在活动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由于对幼儿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很多幼儿园是安排幼儿上更多的知识理论课,以此来保证幼儿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教学思路也极大地阻碍了创意美术活动的进行。    三、废旧物品应用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措施
   1.为幼儿讲解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幼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来为幼儿讲解内容。事实证明,幼儿对于图片与视频等具有色彩的东西更有兴趣。在一个视频中,幼儿可以通过观看制作过程,大致了解这个活动怎样开展。通过观看视频,他们看到通过动手操作,将一件废旧的物品变成了独具特色的美术作品,这足以让他们产生制作的欲望。比如,在一次“动物聚会”的美术活动中,幼儿将报纸、废旧的纸张等,叠成各具特色的小动物,然后通过粘贴等方式,让他们变得更加生动,最后再粘贴到纸板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体会到原来废旧的纸张有那么大的用处,以后就不会轻易丢弃纸张了。教师也可以将他们用过的饮料瓶,通过裁剪变成“一朵朵”小花,然后再用其他物品装饰一下,摆在教师的角落里。这些都让幼儿直接体会到动手操作的魅力。
   2.举行搜集废旧物品的活动。在幼儿园内,幼师可以联合学校后勤部门将使用过的旧纸箱存留下来,这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就能拿来使用。可以在班级和宿舍放置一个大的回收箱,给幼儿提供一个存放的空间。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将他们使用过的饮料瓶、零食盒子、废旧玩具等,引导他们放置回收箱,并且对于积极配合教师的幼儿,在课堂上进行表扬,鼓励更多的幼儿学习好的习惯。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废旧物品回收活动,在活动期间,可以向幼儿传播“垃圾分类”的常识,给他们讲解什么是可回收物品,什么又是不可回收或者有毒物品。由于创意美术活动次数有限,而回收的废旧物品数量有比较大,所以幼师可以挑选一些回收再利用价值较大的物品,进行存放。幼儿园也可以提供一间废旧物品堆放教室,增大废旧物品的存放空间。
   3.幼儿园调整课程安排,配合创意美术活动。提高创意美术活动的质量离不开幼儿园的支持。幼儿园领导阶层可以适当加大美术活动的活动次数,加大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力度。比如,幼儿园可以每周安排一次主题活动,并且提供最大的帮助提高活动质量。幼儿园也可以调查课程时间长短的建议,进行调整课程时长,以保证幼儿有更好的精力学习。比如,幼儿园一节课一般为15-20分钟、20-25分钟、25-30分钟,可以根据幼师的反应适当调整课程时间,缩短时间的同时可以多安排一堂课,这样可以保证幼儿的精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意美术的课堂就可以多安排一堂课,给创意美术课堂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时间。
   4.开展主题讲座,让家长与幼儿深入了解活动的意义。针对有的家长不了解创意美术活动的意义这种情况,幼儿园可以召开主题讲座,邀请幼儿家长前来听讲,主题讲座要为家长讲解“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美术活动的意义”,呼吁家长真正并积极地参与进来,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活动。同时幼师也要在课堂上为幼儿讲解废旧物品回收的相关知识。同时,为了解决有的家长堆放太多的废旧物品没有地方安置的问题,可以让家长挑选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物品带到学校来,专门存放在“废旧物品室”里。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废旧物品应用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意义”“目前废旧物品应用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不足”以及“废旧物品应用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措施”三个方面,深入了解到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美术作品有利于发挥物品的价值,物盡其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陶冶情操。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动手操作感知事物的变化过程,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幼儿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创造能力都能得到加强,为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幼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敏.试论废旧物品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合理利用[J].成才之路,2018(1).
  [2]张蕾.有关幼儿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绘画[J].读书文摘(中),2018(2).
  [3]刘欣.探究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6).
  [4]姜红.大班拓印活动   有趣的指纹画[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0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