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建设日益完善,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推进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虽然社会各界繁荣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提供了极大助力,但与此同时失地农民也在逐渐增加,为了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全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则需要为失地农民的就业提供保障,由于农民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就业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就需要对其采取有效的引导和培训。该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对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对策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解决三农问题,除却应当精确落实帮扶政策外,更应当为其提供就业机会,以确保农民群体的自给自足,实现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针对于此,必须加强对于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1   开展失地农民职业培训需求专项调研工作
  对失地农民展开调研工作,有助于切实了解失地农民的实际需求,实现职业培训的精确化。专项调研工作的开展可以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在问卷当中所体现的内容不局限于年龄、学历、子女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还可以融入对居住环境、收支状况以及政府政策的满意程度等内容。以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言,对于职业培训存在需求的大多是16-50岁左右的群体,其学历也多半以初高中为主,性别结构方面男性多于女性,而对于职业培训的需求,更加倾向于投入成本低且易于上手的方向,因此在制定职业培训工作计划和方案时,则需要考虑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工作的深入落实。
  2   完善政策法规以提供制度保障
  对本地失地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当地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并保障培训体系的常态化,因此,在培训工作开展前,则需要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完善,为职业培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当地政府应当在日常工作当中注重对于失地农民的宣传与教育,激发失地农民群体的就业意识,并为有需求的群体主动提供岗前培训。其次,政府应该支持农民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创业,包括农业、畜牧业、养殖业和旅游业等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失地农民自身的生活水平提高,还能够为当地提供良好的就业空间,因此政府可以批准农民承包山林,打造生态产业链,并予以政策支持,具体体现在,对于有能力和有条件的农民群体,在其利用农业技能而进行创业期间,从经济层面提供帮助,包括无息贷款或适当减免承包费用,为农民创业排解后顾之忧,增强农村人口创业动力。
  3   加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工作水平
  在准备活动结束后,对失地农民提供精确化职业培训工作期间,为了能够不断加强职业培训水平,确保广大农民群体能够有所收获,切实具备就业能力,还需要对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逐渐进行优化创新。首先,从教育角度来看,失地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对其就业与创业能力产生一定制约,所以可以为其搭建渠道,鼓励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教育,以规范农民群体在农业生产等方面工作的规范性。其次,职业培训对于农民具有引导作用,但同时也应当兼顾农民在职业方面的自主性的提高,因此在培训教育开展之余,应当鼓励农民群体成立专业技术协会,在协会内部通过不断交流和沟通,实现农民群体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政府也可以进行牵头,带动企业深入农村发展,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开发农产品、农副产品,以便于发挥企业的专业化优势,为农村地区振兴与发展提供助力。此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化技术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培训当中,如果能够融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专业技术内容,無疑能够促进农民群体与时代发展相接轨,以便于在产品开发和销售等方面拓宽渠道,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除却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外,政府还可以指派专员在农村设立专业技术站点,为农民群体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农民群体克服困难,实现创新发展。
  4   加大权益保障实施力度
  对于失地农民当中老弱群体,政府应当予以补助,帮助其解决基本生存问题,重点体现在医疗和社保等方面。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除却有助于保障当地失地农民群体自身能力的提高外,还有助于留住人才并吸引人才回流,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因此政府工作开展可以从两方面进行:1、应当结合农民群体的实际学习能力,制定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培训内容。2、设立专项资金,为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并鼓励企业参与到资金投入当中,拓宽融资渠道。
  5   结论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对于失地农民群体所开展的职业培训教育,则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口发展动力,最终实现精准脱贫,为我国不断进步与发展提供保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1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