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发散思维是学生高效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关键因素,实际帮助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相关教学单位从小学阶段开始提高对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重视程度,并切实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提高,是高效帮助提高小学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旨在浅谈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发散思维;具体举措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对现代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育事业进行新时代适应性革新,以求最大程度体现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意义。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背景下,相关教学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思维发散能力对于学生整體发展的重要性,并及时高效的采取相应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智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挖掘空间。因此,从小学教学开始,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拓展联系能力,能切实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一定基础,使其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上层建筑建设。
  一、发散思维的内涵
  发散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了解学习具体知识时,适时对其相关方面进行联系拓展的重要思维能力,也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革新的关键因素。具有发散思维的人,在对新事物进行学习时,通常能够高效抓住该事物特征,并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拘束,集思广益、充满想象的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或有效途径。发散思维的发散性主要是指其问题解决途径广、可实施方法多,能具体以事物的某一特征为集中点,向多个方向散发探寻讯息,以此有效拓展和开发新思路,高效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能获得不同的体验,将同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领域中也将获得不同的答案。
  二、发散思维对于小学数学发展的意义
  发散思维的培养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找到答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结合实际生活和学习内容,学会多方面看待事物,多方案解决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系统学习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思考习惯。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通过发散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广开思路,探索和搜寻多种问题解决方案,使其对主动思考活动充满积极性,进而有效帮助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改革能力。数学学科是小学学习中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高。利用数学知识学习作为切入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仅能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主动跳出固有思考模式禁锢,用创造性发散思维去探寻新的问题解决方案。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具体举措
  1.适时引进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知识涉猎范围。小学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掌握基础学科知识,只有具有一定学习基础,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后续难度系数加大的学习。但基础知识的累积,固定学习模式的局限,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造成约束,使其发展空间缩小。尤其对于数学学科这种思维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没有广泛深厚的拓展知识作为铺垫,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是无法得到高效提升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的引进课外知识,帮助拓宽学生的知识涉猎范围。使学生在熟悉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之后,合理利用自身知识储备,开发创造新的思路和创意理念。丰富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是培养发散思维的直接成果体现,也是创新创造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够有机将知识进行整合联系,多角度的对其内涵进行理解,以便增加数学学科学习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例如,教师在对《认识几何》该节知识进行讲解时,应适时引进一些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几何建筑,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可以在课件中插入喷水池、规矩的高楼建筑、电线杆等物件的多角度图片,让学生利用现实生活知识来理解数学知识。几何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想象能力,具体以实物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能联想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思维能力发展。
  2.利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发散思维培养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有效利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探寻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发散思维培养的关键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会变通,能多角度来看待、思考和解决问题,摆脱习惯性思考模式的束缚。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通常会受到题目的约束,按部就班的对问题进行解答,这就导致学生在遇到偏题怪题时无从下手。教师充分利用一题多解题目的灵活性,适时增加学生的解题途径,让学生能够对陌生题型进行提要、转换、逆反等变通。该类题目的讲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在对加减法的计算题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按顺序进行解算,再引导学生把先做加法或先做减法,最后再将计算结果进行解算。通过这些诱导,能适时增加学生的解题途径,让学生突破原有思维模式禁锢,高效利用变通性发散思维进行题目解答。学生也能在适当降低学习抵触心理的同时在实现思维模式跳跃。数学知识之间具有联系性,而发散思维的培养,能在有效巩固已学知识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内涵的能力,以此帮助学生提升综合学习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多角度、多方面的促进其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提高,进而有效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其能够灵活对其进行运用。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训练,不仅是增加学生解题技巧,更多的是锻炼学生思维活跃性,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刻的认识所学知识,开发自己的创新创造潜能。教师有机将发散思维培养融入于日常教学活动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佳兰.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仲一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2019(03):65-66.
  [3]王芳.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43-144.
  [4]郭金芝.育一株旁逸斜出的“智慧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6(14):39-40.
  [5]朱卿.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提升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8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