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延迟PCI和直接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延迟PCI和直接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延迟PCI治疗,观察组使用直接PCI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1周和1个月的左室重构情况。结果:发作后1周,两组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无明显的差异(P>0.05),发作后1个月,两组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延迟PCI相比较,直接PCI可以更加明显地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重构。
  【关键词】 延迟PCI;直接PCI;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患者的冠状动脉血供出现中断或者急剧减少而造成心肌持久性缺血和严重缺血,导致局部的心肌发生急性坏死,具有病情严重、发病急骤、致死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持久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水平明显升高和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如果未进行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心力衰竭、休克,甚至死亡[1]。本研究对延迟PCI和直接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合并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合并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腱索断裂以及病毒性感染等其他的心脏疾病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34~78岁,平均(56.13±17.84)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8例,侧壁心肌梗死患者2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7例。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34~78岁,平均(57.13±18.29)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8例,侧壁心肌梗死患者3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6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在采取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物、硫酸氢氯吡格雷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在发病8~24h内进行PCI治疗,对照组在发病时间>24h后进行PCI治疗。
  1.3 观察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1周和1个月的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EDV)等左室重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間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发作后1周,两组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无明显的差异(P>0.05),发作后1个月,两组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比较好发于老年人的一种极危重症,治疗的原则主要在于缩小梗死心肌的面积,尽早恢复心脏功能,挽救已经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2]。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左心室节段性舒张以及收缩功能明显下降,促使机体启动了各种代偿机制,以减轻心肌缺氧的程度,如心率增快、收缩功能增强,相邻非梗死区的心肌反应性伸长和反应性增厚,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明显降低,每搏输出量以及心输出量明显增多;同时梗死区室壁心肌变薄、拉长,因血液压力向外膨出,导致心室腔扩大,从而发生左室重构[3]。因为心肌缺血坏死,心肌丧失了收缩功能,室壁阶段性出现异常的收缩功能,造成左室收缩功能降低;同时左室的舒张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早期左室舒张期可发生顺应性降低,而晚期舒张末期压力的升高,也会造成舒张功能下降[4]。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降低,并且伴随房室传导阻滞以及二尖瓣关闭不全,造成心输出量以及左室每搏输出量降低,不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使心肌缺氧加重,形成恶性循环,降低心脏功能。保守治疗的效果极为局限,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促使已经闭塞的血管出现再通,限制梗死范围、恢复心肌灌注,抑制心室重构,且具有操作简便和创伤小等优势,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和改善心肌供血情况,能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以及抢救成功率,是目前主要的一种疗法[5]。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左心室重构进行抑制有助于改善其预后。本研究发现,发作后1周,两组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无明显的差异(P>0.05),发作后1个月,两组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直接PCI在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重构方面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延迟PCI。其原因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肌能否存活主要取决于心肌再灌注的时间。急性心肌梗死3h内会出现左室重构,6h以内进行再灌注治疗就能挽救大量患者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避免心脏功能降低,抑制左室重构。
  综上所述,与延迟PCI相比较,直接PCI可以更加明显地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重构。
  参考文献
  [1] 贾敏,刘震,罗义,等.缺血后适应对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2):1732-1736.
  [2] 周亚莉,袁少飞,刘紫燕.瑞舒伐他汀钙片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05):18-21.
  [3] 穆金兴,陈要起,齐丽平,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9,23(01):158-160.
  [4] 王姗姗,薛小玲.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8):998-1003.
  [5] 刘奕婷,王巍,时景璞.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04):558-5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1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