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城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叶云 王艺晴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稳步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而高质量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做好生态環境方面的保护,将生态环境的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的首要发展任务。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城市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城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对策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and steady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pay more attention to quality,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economy means that while developing economy,w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ivilization as the primary development task of China.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 human beings have put great pressure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leads to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urban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and great impact on people’s daily life.Based on th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urban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City;Environmental emergency;Emergency management;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水平不断提升以及信息化的全面渗透,国民经济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可再生能源稀缺,传统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肆意发展工业,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最终使得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因此,环境监测部门要加大对环境的管理,积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加大对环境事件的管理力度,全方位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 突发环境事件概述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染情况分为四种:首先,已知污染源和污染物,全面调查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其次,已知污染源,污染物位置,需要调查受到污染的范围和可能发生的危害。再次,污染物已知,污染源未知,需要调查污染源头和污染范围。最后,污染物和污染源都未知,需要调查污染的种类、来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对于第一种污染,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污染源或者排放地点的浓度和环境中的浓度,具体工作较为简易。第二种不清楚污染物位置,需要从了解原材料入手,找出其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全面的监测和分析。而在污染源头未知的情况下,需要从对污染源的调查着手,这种情况下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不能表现出队伍的反应能力,如果该污染源头呈现出流动特征,那么调查方式将毫无效果。对于之后的两种污染情况,最简单和快捷的方式就是在环境周围布置监控断面,从而对其进行逐一排查,不断缩小调查范围,最终找出污染源头所在。
  2 城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
  2.1 防治应急系统不够完善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突发环境问题占据了我国环境问题的绝大部分,由此可见,突发环境问题是环境部门的重点管理内容,突发环境问题发生概率较高,对于其他突发事件而言,突发环境问题的控制以及应急处理都较为复杂。所以环境突发事件的防治应该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综合治理的原则,各个管理部门之间也需要相互协调,在管理、监控和监测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就实际情况而言,对于突发环境事件等重大环境危害事故,我国的监测体系和防治体系都还存在较大的漏洞,需要及时完善防治控制体系。
  2.2 环境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所涉及的专业学科众多,且复杂度和综合度较高。随着卫星遥感器和人工智能的投入使用,将会对应急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事件处理能力。而就当下的情况而言,符合上述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不足,且普遍素质较低。我国当下对环境应急管理人员尤其是在城市突发事件的监测员较为缺乏,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员的来路复杂多样,这种多渠道形成的队伍甚至根本就不具备足够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给城市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2.3 环境监测设施较为落后
  对于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监测设备的精准度,但是国内当下的监测设备和监测技术还比较落后,尚未达到国际水平,不能很好地实现合理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对之后的应急治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所以,我国对监测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力度还需要提升。
  3 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
  3.1 完善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的、标准的监管制度,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明确管理主体,明确环境应急人员的职责。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并建立出完整的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突发事件的管理应该采用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应急处理对策,保证出现突发事件之后,能及时采取控制行动。
  3.2 培养出专业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每个环境管理人员都应该具备的,由于环境应急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原因,使得环境维护工作暴露出许多问题。管理部门需要对每位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训练,极大地提升其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并在此過程中,用讲座的方式提升人员对应急设备的掌握程度,让每一位应急人员都能熟练运用应急设备,确保一旦发生城市环境突发事件,控制设备能一步到位。
  3.3 时刻观察城市环境动态
  管理人员要时刻对城市周围的环境动态进行监察,以此来获得相应的测量数据,判断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和标准。比如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土壤污染以及大气污染情况,这些数据都需要管理人员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把握,并将这些数据整理过后上交给应急管理部门,让他们及时做出具有针对性治理措施。而对于那些超出标准范围或者出现严重污染问题的,则需要应急部门进行全面的探讨,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完整的、明确的控制方案,并对该整改方案进行复查。
  3.4 加大对城市环境的监测力度
  突发环境事件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杜绝突发事件的发生,我国当下已经建立了四级环境监测站,该环境监测站具有很好的环境源监测能力,随着当下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检测部门可以充分对两种技术进行利用,完善相关的监测系统,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环境监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利用网络技术提升监测效率,形成一个全国性的、覆盖面广的监测系统。此外,我国的环境监测部门需要逐渐完善相应的监测标准,充分结合并借鉴西方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经验,全方位提升环境监测标准的精确度。
  3.5 构建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机构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是一件较为系统的工程,所以在应急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管理。当下各个城市政府部门都建立了应急指挥机构,所以,环境应急管理应该和国家管理体制相结合,构建一个具备决策功能的综合协调管理部门。此外,对于突发事件,还需要加大管理部门的应急事件处理能力,部门要定期组织应急人员开展演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个部门不仅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还要和其他部门做好协调。
  4 结束语
  城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不仅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还会对城市经济造成巨大打击,情节严重的,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混乱。在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全球化的背景中,特别是在当下社会的高速发展之下,城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将会不断增多。所以,环境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城市环境的关注度,保持时刻监督,在源头上遏制环境事故的发生,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保证一旦发生突发事故,管理部门能在第一时间将其控制,全方位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欣,胡山,张保幸,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重点、难点工作及应对思路[J].科学技术创新,2019(34):188-189.
  [2]吴辉,方咪.对突发环境事件中应急监测工作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0):77.
  [3]肖梅芳.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处置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9.
  [4]姚常星,张先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思路[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5):66.
  收稿日期:2020-05-14
  作者简介:叶云(198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环境规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3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