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阅读快乐起来,让成长快乐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但从现在的语文教学来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方法,既让学生快乐阅读,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因为兴趣是驱动学生增加阅读量和扩大阅读范围的主要动力,所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需要我们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以便让学生保持语文阅读的持续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所以我在制定阅读教学方案时,重视引导学生加强阅读学习之间的分享與互动,促进学生间的阅读共鸣,营造出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例如,在《曹刿论战》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学习与理解还存在很多的素质缺陷,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不是很高,这时我就在课堂上导入“角色扮演”类的阅读游戏,让学生更好进入“角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逐渐提高诵读经典的良好兴趣,养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这样语文阅读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我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质疑激趣的办法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特别要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如先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极佳,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在教学中进行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引而生疑”就成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同时,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还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阅读的动力,让学生快乐阅读。
  二、加强课堂阅读指导
  我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着眼全局,筛选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难点设置好坡度,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设计的鲜明新颖,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我在课堂上起指导和点拨作用,讲授的东西少了,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更多了,我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阅读时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阅读课文前,我根据文章主旨、人物、情节、线索等提出问题,让学生读后掩卷沉思,复述课文,既达到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掌握课文要旨的目的。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形声的摹拟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阅读后对重点片段进行必要的模仿训练,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三、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强化个性化阅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把一大堆从教科书看到的对注解、分析滔滔不绝地灌输给学生,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自学活动,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而个性化阅读就不一样了,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理解、鉴赏,让学生对文本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感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首先是指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为了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我对每一篇要阅读的文章,都限定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全文,然后回答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词、难句,但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允许他们查字典,他们只能根据上下文的关联来猜测生词、难句的含义和意思。通过这样的培养,学生不仅阅读速度加快了,而且根据上下文猜词断句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了。
  其次是强化精读训练。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许多学生反应,经过大量快速阅读练习,自己的阅读速度是上去了,但理解能力经常是原地打转,这是为什么呢?语言知识是阅读的物质基础,反复朗读理解是阅读的必经之路。我认为,对读过的课文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进行精读,不但要求他们弄懂每个句子中词与词、分句与分句之间的修饰关系,而且要把难句解说清楚,反复推敲,深悟其意,深入到文章内部的语言点和语篇结构。此外,精读完之后还要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并讲出文章的构思层次、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及作者的观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保证学生每周有1个小时的精读时间,让学生做到边读边理解。同时要求他们把精读课文中的名句、好段抄在小本上,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背记。
  四、坚持课外阅读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光靠一本教材和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这样理解能力就增强了。我们老师要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阅读的内容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是课堂所学的延伸。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信息环境里,学生获取阅读资源的渠道有很多,教师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只要我们明确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开发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注重培养个性化阅读模式,持之以恒,就能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收获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0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