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高产种植管理技术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玉米种植中,实现提质增效目标,要围绕种植时间、种子选择、种植技术和后期管理等全过程,做好精心细致的管控,最大程度上减少各类因素的影响,使得玉米能够高产,增加种植效益。基于此,根据玉米种植实践,分析玉米高产种植管理技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玉米;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我国是人口大国,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显示,2019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4 128万公顷,相比2018年下降2.0%,使得玉米产品增幅有限,总产量为2.61亿吨。玉米的产量,除了与种植面积有关外,还与气候、种植管理技术等因素紧密相关。提高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克服不利种植条件的影响,对增加玉米产量起到积极作用。基于此,围绕玉米高产种植管理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1 玉米生产潜力
  作物干物质的90%以上来自于光合作用,玉米籽粒的产量受到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较大。华北地区6—9月为夏季玉米生长期,整个期间的太阳辐射能可以达到0.958 kJ·hm-2,根据此进行推算,夏季玉米的产量潜力约为125 kg·hm-2。玉米生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雨水、密度和肥料等,若想实现高产的目标,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其全寿命周期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营养充足,激发玉米产量潜力。
  2 玉米种植管理新技术
  2.1 物理农业新技术
  从玉米高产种植前沿分析,物理农业新技术被引入,已获得不错的成效。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区为例,采用电磁风暴技术,选择播种前的15~20 d,对种子进行24 h电磁风暴处理,能够保证种子出苗集中整齐,提高出苗率。在种子处理方面,采用电磁技术,实现磁化处理,发挥物理作用,激发种子内部酶的活性,能够促使种子提前发芽,同时可以促进根系发达,使得茎秆更加粗壮、叶片更加肥厚、叶绿素增加,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增产增收。
  2.2 机械化种植与精准化管理技术
  在玉米种植中,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为主要目标,很多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实践和探索,获得了不错的成效。推动机械化和精细化发展,还面临很多挑战,如缺少适宜机械化、优质化以及高效化的品种。很多研究人员积极进行品种筛选研究,优选适宜的品种进行推广与示范,选择具有耐密性和抗倒伏性等优势的品种作为种植品种。实践中可综合运用以下技术提高玉米高产种植管理水平。
  1)采用六合一机械,解决精量播种的难题。使用精量播种机对土地进行碾压处理,制作整齐的田垄。田垄的土质比较疏松,宽度为2.4 m,能够栽种4行玉米。现有的精准播种机能够同步灭前茬、旋耕、起垄、清沟、施肥、播种,还设置了不同档位,种植户可根据需求选择播种数量,实现了精量播种。
  2)依托农机+农艺实施田间精准管理。从玉米种植实践分析,劳动力成本占比较高,能够达到45%,同时极易受到地下害虫和茎腐病、纹枯病等为害造成减产,减产能够达到15%~30%。①采用全程机械化手段,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种植效率。②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从种子入手,利用种衣剂与种子处理剂进行拌种处理,选择玉米喇叭口位置喷施杀菌剂以及嘧菌酯,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预防,不仅达到省工与省药的效果,还能够实现提质。③利用无人植保机,解决施药困难。玉米植株很高,加之种植密度很大,增加了施药的难度,利用植保机,进行施药能够提高效率,保障防治工作的效果。
  3)精准施肥。玉米种植管理实践中,正常施肥的基础上,选择玉米7~8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玉米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同时使用控释肥,促进玉米生长。
  4)联合收割机。使用收割机能够提高收割作业的速度,同时降低籽粒破损率,能够降低5%。根据田间测试的数据显示,传统种植模式下,种植面积约40万公顷,平均每667 m2产量只有360 kg。经过取样测产,示范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每667 m2产量达到700.8 kg,未来将会积极推广机械化技术。
  3 玉米高产种植管理技术应用策略
  3.1 做好种子的处理
  若想为玉米健康生长打下基础,必须注重玉米种子的处理。播种前,要做好种子筛选工作,挑出杂物和瘪粒,保障种子的优良度,保证出苗率。对种植用的种子,使用种衣剂或者处理剂等进行处理,可增强病虫害抵抗能力,减少被病虫害的侵蚀。对种子实施分级处理,将饱满度均匀的种子,统一播种在种植地,保证出苗的整齐,方便后期进行田间管理。选择良种对增加种植产量起到关键作用,必须要做好严格把控:1)选择高产的品种;2)选择经过国家审核评定通过的品种,保证玉米性状平稳,减少种植风险;3)选择早熟且抗倒伏能力较强的品种。
  3.2 播种技术
  目前,很多地区尚未达到机械化种植作业的水平,甚至处于低种植水平,要结合实际情况种植,加大播种技术的研究。玉米播种必须要结合土壤条件和气候情况,保证种子可以适时播种,做到均匀播种,深浅程度必须适合。一般來说,土壤温度达到7~8 ℃时可以进行播种,控制好播种的密度,保证出苗效果。部分地区采用机械化种植技术或者单粒播种技术,常见问题为漏播种或者不出苗等问题,不断加大技术改进的研究,逐步提高播种率。部分地区采用肥球育苗移栽种植方式,采取此方式要合理选择苗床,优选向阳通风种植地,于播种前15天,配制营养土,制作为土球,包裹种子,为其覆盖土和撒水并且起拱盖膜。移栽种苗时,选择阴天或者晴天进行,必须要避开寒冷天气移栽[1]。
  3.3 田间管理
  玉米种植全过程,实施的田间管理相对简单,定期开展补苗和除草以及病虫害防治即可。一般来说,出苗期要查看出苗程度,若存在严重缺苗的情况,必须要及时补苗,减少土壤浪费。伴随玉米的生长,种植地会出现很多杂草,同玉米苗争夺营养,给玉米健康生长造成影响,因此实施田间管理时,要做好除草工作。选择除草剂进行清除,要选择相对安全的产品,避免给玉米生长造成影响。优选喷洒式的除草剂,减少化学残留。若条件允许,则可以采用机械化手段除草,提高除草作业的效率,减少对玉米生长的影响[2]。   3.4 病虫害防治
  结合玉米种植常见的病虫害,采取针对性措施。1)黑粉病。玉米生长全生命周期内均有可能患上黑粉病,以抽穗期概率最高。若发现病瘤,采取深埋处理,通过定期深耕处理,降低发病率。若情况比较严重,则采取化学防治手段,选择禾果利800倍稀释液或者其他药物,开展防治处理[3]。2)茎腐病。一般多发于玉米吐丝期,若感染此疾病,玉米植株将会出现变黄枯萎的情况,甚至腐烂。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优选抗病性很强的品种、采取轮作种植方法等,使用施得乐800倍稀释液喷洒处理。3)螟虫与大螟。对于此类害虫,实施方式措施时,采取化学防治手段,用药金世纪或者其他药物进行防治。
  3.5 水肥管理
  玉米属于抗旱性较强的作物,但遇到较为干旱的天气,也会出现打蔫或者其他情况,若比较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死亡,影响种植的产量,因此要注重水分管理[4]。实践中,要结合天气和水分情况适当灌溉,为其提供支持生长的水分,以免由于缺水造成减产,影响玉米种植的产量。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直接为植株的根部提供水分,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对种植成本的控制,达到保产增效的目的。
  玉米种植实践中施肥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具体措施如下。1)控制施肥量。适宜的施肥量能够增加玉米产量,但若超过适宜范围,则可能会造成减产,甚至威胁玉米的生长,因此种植户要转变施肥理念,充分意识到适当施肥的重要性。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玉米种植地的土壤和其他条件,确定施肥技术方案,指导种植户,实现对施肥量的有效控制,确保玉米种植的效益,同时降低种植成本[5]。2)合理施肥。根据玉米产量和平均水平,分析土壤能够提供的肥料多少,结合玉米生长所需的肥料,补充适当的肥料,做到合理施肥。一般来说,要根据玉米生长各个阶段的情况,制定施肥計划。出苗阶段为养分临界期,此时需要的肥料量很小,不过也必须要保证充足,以免影响玉米的生长。拔节期到开花期需要量很大,要结合玉米生长所需的肥料,为其提供相应的肥料。选择微量元素充足的肥料,保障玉米获得充足的营养。结合运用施肥技术与栽培种植技术,促使玉米健康生长[6]。3)坚持多次施肥的原则。若想充分发挥肥料的价值与作用,要坚持适量、适当与多次施肥原则。一般来说,磷肥的移动性很差,若想发挥其价值,要做到深施。对于极易挥发的肥料,也必须要做到深施,保证施肥的效果和效益。玉米种植中采用施肥技术,保障玉米健康生长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控制肥料的使用,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绿色肥料,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重目标[7]。
  4 结语
  玉米高产种植管理实践中,要围绕各个阶段和技术要点,采取全面控制措施,严格把控每个要素,为玉米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结合玉米种植实际情况,针对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优选种子等制定适宜的种植方案,落实到实践,实现提质增效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冬玲,王军,许翰元,等.苏玉45全株青贮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J].耕作与栽培,2019(4):50-52.
  [2] 潘爱娥.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J].新农业,2019(9):89-90.
  [3] 王守星,崔玉红,张昌奎,等.全株玉米青贮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227,232.
  [4] 车智龙.玉米高产创建技术的探讨研究及推广应用[J].北京农业,2016(4):34-35.
  [5] 孙会东.玉米种植促高产的技术措施[J].南方农业,2015,9(15):37-38.
  [6] 苗冬梅.玉米高产种植栽培管理技术[J].北京农业,2015(14):70.
  [7] 柴建侠.山西省运城市玉米高产种植管理规程[J].山西农经,2015(2):60,63.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0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