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元虚寒型小儿遗尿51例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治下元虚寒证遗尿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遗尿患儿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甲氯芬酯胶囊口服,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子衍宗丸化裁方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测定治疗前后遗尿频率、唤醒阈变化,检测血浆抗利尿激素(ADH)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遗尿频率、唤醒阈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ADH水平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的13.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有效率高达92.16%(47/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利于改善下元虚寒证遗尿患儿的膀胱功能,降低唤醒阈,增加患儿夜间血液中ADH的浓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小儿遗尿;下元虚寒证;五子衍宗丸;盐酸甲氯芬酯胶囊;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56.5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3-0083-03
   遗尿是小儿临床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指5岁以上患儿夜间睡眠时发生的不自主排尿行为,易被忽视,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目前研究认为,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家族遗传、发育延迟、夜间多尿、膀胱功能不良、睡眠觉醒障碍、心理行为等因素有关[1]。现代医学多采用抗利尿激素、抗胆碱药、中枢兴奋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药物治疗为主,有一定副作用,疗效欠佳[2]。近年来,中医药辨治小儿遗尿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学认为,遗尿,古称“遗溺”,以下元虚寒、膀胱失约为主要病机,鉴于此,笔者结合病机特点,观察以五子衍宗丸化裁辨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遗尿小儿,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就诊,共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85±0.44)岁;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病程(6.04±0.23)月;观察组患儿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79±0.42)岁;病程3个月至2.2年,平均病程(6.11±0.20)个月;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中医符合《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遗尿症》[3]中有关下元虚寒的辨证分型标准。患儿以夜间遗尿为主,熟睡不易叫醒,形寒肢冷,面色少华,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天气寒冷时加重,舌质淡、苔薄白或白滑,脉沉细或沉弱。②西医符合《遗尿症的诊断和治疗》[4]中有关遗尿症的诊断标准,患儿不易唤醒,其睡眠较深,夜间睡眠时发生的不自主排尿行为,遗尿≥2次/周,持续时间≥3个月。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5岁;②符合上述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标准;③行腰骶部X线片、尿常规、泌尿系超声检查等检查确诊;④家长签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4 排除标准 ①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的患儿;②病理性遗尿的小儿;③合并尿道畸形、尿路感染、肝肾功能不全、脊髓损伤的患儿;④精神、智力障碍的患儿;⑤其它中医证型的患儿;⑥睡前饮水量过多、日间活动量大等引起的一过性遗尿患儿;⑦依从性差患儿。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口服盐酸甲氯芬酯胶囊 (国药准字H44023391,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 g) 口服,0.1 g /次,3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所用盐酸甲氯芬酯胶囊口服基础上加用五子衍宗丸化裁方治疗,组方:菟丝子10 g,枸杞子12 g,覆盆子9 g,五味子4 g,金樱子6 g,芡实15 g,益智仁10 g,肉桂3 g,桑螵蛸8 g,远志4 g,乌药9 g,煅龙牡各15 g,白茯苓15 g,炒白术12 g,石菖蒲5 g,甘草6 g。梦中遗尿者加酸枣仁15 g;肾阳虚甚者加肉苁蓉8 g,鹿角霜6 g、淫羊藿4 g;若困寐不醒者加郁金8 g,远志6 g;肾阴虚甚者加山萸肉9 g;热象甚者加入连翘6 g;神疲者加入炒党参8 g,黄芪10 g;纳呆者加入焦神曲8 g,每日1剂,水煎分2~4次,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两组均叮嘱家长帮助患儿形成自行排尿的习惯。在患儿服药期间,日间活动量不宜过大,晚饭后注意控制飲水量,临睡前排尿,入睡后按时唤醒1~2次。
  1.6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观察患儿每周的遗尿次数(遗尿频率),采用分贝仪检测唤醒阈;②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检测血浆抗利尿激素(ADH)水平。③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头痛、胃部不适、失眠、倦怠等不良反应,评价用药安全性。
  1.7 疗效标准[4] 痊愈:症状消失,各方面归于正常,自我觉醒并主动起床排尿;显效:遗尿频率降低至少80%,在睡眠中能被唤醒并主动排尿。有效:遗尿频率降低至少50%,在睡眠中能被唤醒排尿。无效:各方面未见变化,甚者病情加重。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 25.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遗尿频率、唤醒阈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遗尿频率、唤醒阈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明显(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ADH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DH水平均有所升高,以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13.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有效率高达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遗尿,古称“遗溺”,病位在膀胱,小儿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患儿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肾元亏虚,温化闭藏功能失职,失于固摄,阳气内收,不能温养膀胱,致膀胱失约,引起遗尿[5],临床多见下元虚寒证。正如《诸病源候论·遗尿候》中所言:“遗尿者以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治疗须以益肾健脾、固精缩尿为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加用五子衍宗丸化裁方联合盐酸甲氯芬酯胶囊协同治疗的患儿遗尿频率、唤醒阈降低程度改善更明显,这证实,二者协同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遗尿有更好的疗效,在缓解遗尿症状方面存在更大的优势,效果优于单纯盐酸甲氯芬酯治疗。分析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甲氯芬酯胶囊能促进脑细胞的氧化还原代谢,有效地提高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敏感性,加强与自主神经及周围神经的联系,使之功能协调而且引起逼尿肌收缩,膀胱内压升高,调节膀胱功能[6];另一方面,本文所用五子衍宗丸化裁方中菟丝子性温,主入肾经,功可补肝肾,益精髓,强化固摄之效;枸杞子功可滋补肝肾,长于填精补血;覆盆子温而不燥,长于益肾固精、缩尿止遗;五味子酸甘化阴,主收敛,功可益气生津、收敛止遗;金樱子酸涩,能固精缩尿;芡实甘涩,能固肾涩精;益智仁功可暖肾固精、缩尿止遗;肉桂功在温补下元;桑螵蛸补肾助阳、固精缩尿;远志交通心肾、醒神安神;乌药为辛温之品,可行可散,功可温肾散寒、行气止痛;煅龙牡可收敛固涩、安神;白茯苓、炒白术主健脾益气,补先天以滋后天;石菖蒲开窍醒神、宁神益智;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补涩兼施,补中寓涩,且补而不留邪,使下元得温而寒去,膀胱得暖而气化,共奏益肾固精、涩精止遗之功。另外,观察发现,遗尿患儿治疗前血清中ADH水平均异常降低。相关研究证实,ADH分泌减少是夜间多尿的主要机制,患儿ADH昼夜分泌节律紊乱,夜间ADH分泌较低,产生大量夜间低渗尿液,从而诱发遗尿[7]。本文中,加用五子衍宗丸化裁方协同治疗,患儿夜间血液中ADH的浓度增加更明显,由此推断,加用五子衍宗丸化裁方协同治疗更利于增强水通道蛋白对ADH 的敏感性,致夜间低渗尿液减少,从而更利于促进遗尿症状的消失。
  综上所述,五子衍宗丸化裁方符合遗尿患儿“下元虚寒、膀胱失约”的病机特点,遣方用药可补益脾肾元气以澄源,约束膀胱水道以固涩,与盐酸甲氯芬酯协同治疗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相对较低,凸显出中西医结合论治小儿病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小梅,王佳.儿童遗尿症分级诊疗与管理[J].北京医学,2019,41(11):973-975.
  [2]文建国.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2(6):661-667.
  [3]王仲易,杜可,李晨,等.中醫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遗尿症(修订)[J].中医儿科杂志,2018,14(1):4-8.
  [4]文建国,翟荣群.遗尿症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2):98-101
  [5]宋石龙,薛明新,陈莹,等.薛明新教授辨证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9,14(9):2460-2463.
  [6]池水英,田瑜.甲氯芬酯胶囊联合加味缩泉饮治疗小儿遗尿症35例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2):1867-1868.
  [7]刘欣健,贾智明,文建国.儿童原发性遗尿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8,17(3):231-235.
  (收稿日期:2019-03-13 编辑:刘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51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