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建立生活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文章首先阐述生活教学模式的基本情况,接着说明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措施,旨在提升初中生的全面素养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学  生活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3-0033-02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结合实际生活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以及有效的应用措施,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使其健康成长。
  1.生活化教学模式基本情况及意义
  1.1生活化教学模式基本情况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通过认识与情感来实现知识内容的相互关系并以此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包括思维习惯和思想的共鸣。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根据教学规划以及知识引导来激发初中生的空间想象力,创造较好的学习氛围,模拟生活场景,利用这个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主动,建立主体意识,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除此之外,倡导学生对道德和法治内容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并使学习充满趣味性,比较符合初中生这个年纪的一些想法,更加有助于初中生的成长。初中生年龄较小并且心理变化较于复杂,思想认识上处于浅层面,而且思维具备局限性,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运用和意义认识程度不够,但是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较好地给初中生提供一个缓冲空间,帮助学生认识其重要性,使學生能够享受学习的乐趣。
  1.2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与生活的联系并不密切,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也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对知识进行应用与检验。同时,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与落实,确保我国完成教育改革。对于教师来说,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创新教学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能全程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对知识进行学习与体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初中法治、道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当前,较多学校忽略了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中局限课本知识,甚至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学生的特点无法发挥,初中生正处在敏感时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和认可,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而且对事物都表现极强的好奇心,并希望能展现自己、表现自己。而教学课堂缺乏科学性,设置不合理,仅重视课本知识,无法根据学生特点来讲授课堂内容,照本宣科,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
  2.2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并且能够促进初中学生整体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缺乏积极性,而且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仍采用这种方法以至于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尤其是填鸭式教学,更是引起了学生的叛逆心理,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初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并很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教学课堂若是乏味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学生就无法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下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难以健全发展。
  2.3教学课堂与生活联系得不够紧密
  生活化教学其实是素质教育落实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课堂教学缺少生活案例与生活的联系,无法让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以致用,更无法联系生活,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是教师教学理念尚未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凸显等。
  2.4缺少时事热点的合理融入
  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说是最适合引入时事热点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生活化教学理念,不能将时事热点及时有效地应用到教学课堂中,错过了应用时事热点的机会,也错过了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
  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措施
  3.1创造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实际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采用创造生活情境的形式来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的场景并帮助初中学生全面地发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具备现实意义以及教育意义的。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课外拓展知识并且对课本内容有充分了解,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教师应该在生活中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跟进学生。学生身边的热门事件融入教学课堂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结合身边的日常来活跃课堂氛围能够创造幽默的生活场景,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生活访问,和学生建立友谊,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配合老师授课,创新生活情境是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2加强情感引导,构建平等的课堂
  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应用道德与法治教学就需要结合学生的情感来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在面对学生时,态度要和蔼,不要摆出严肃的表情或者上位者的态度,建立一个平等的交流环境,而且对班级学生要同等对待,做到一个良性的引导。初中学生是具备较强的模仿意识,教师的不良习惯有可能被学生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品质素养,给学生建立一个榜样,使学生逐渐地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在生活中,教师要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地开导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给学生温暖的依靠,这样才能保障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投入情感,让学生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更能让学生投入真情实感进行学习。教师的真诚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来说十分重要,用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也能还报以真诚。在教师的情感投入下,可以逐渐构建起民主课堂,让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这样就能对传统教学课堂教学改革与优化,让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
  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应具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幽默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简单,学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大多数都是被动学习,无法理解知识,长期以往会使学生处于消极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法治与道德教学就是要实现生活和课堂的有效结合来使教学更加有趣和新颖,学生能够通过轻松的氛围环境来感受生活、效率学习,在生活化情境中体现学习。
  3.4引入时事热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生活化教学如果离开热点新闻或者热点话题,是不完整的,也会失去一次良好的、实现学以致用的机会。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融入生活化素材与理念,帮助学生从课堂理论转到实际生活,完成一次知识的迁移。同时也可以在时事热点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视野,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时事热点的引入时,也要选择适宜课程内容的案例,不能为了引入而引入,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实践的目的,还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我们受案例特殊保护》一课时,教师要合理引入生活化素材,将时事热点以恰当的方式引入,让学生通过时事热点掌握知识。在5月27日,陕西蓝田小学女生小花,在课堂老师疏忽看管期间,被4名男生连拉带拽拖到了男厕所后实施性侵害。当发生这一事件后,舆论哗然,让整个社会都为之愤怒。但是由于涉事男生均未满十四周岁,警方不予立案。当人们得知这4名男生受不到法律制裁后,除了愤怒还是愤怒。面对这一热点事件,教师一定要明确态度,就是这4名男生的行为是不对的,而且是违法的,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是不对的。这时教师可以针对这一事件,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分别为立法组、执法组、学校、四名男生家长、女生家长、社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并站在不同的立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件事进行总结与归纳。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中必须加入对女孩的关心,需要做好心理辅导。
  3.5开展课外活动,强化生活实践
  在社会与生活中进行实践,是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开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手段,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途径。道德与法制课在实践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同时也要让学生能明辨是非,做一个正直且有担当的人。因此学校或者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综合素养。课外实践活动作为第二课堂,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对课堂知识进行检验,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让学生能掌握课堂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比如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美好》这一刻时,教师就要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实践与感悟,能尊重大自然与生命,并且能热爱生命与善待生命,让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我综合素养。教师组织学生对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进行调查,学生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到相关的部门或者组织进行访问等途径,对野生动物的数量与处境进行了解,然后對内容进行整理,并且在最后一天的汇报中,将这一个月以来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在完成汇报后,教师要进行真实的、客观的评价,并且最后需要回归到主题“世界因生命而美好”,然后号召学生及社会关爱生命,保护野生动植物。
  3.6合理设置问题,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比如在学习《我与集体共成长》这节课内容时,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提问。在提问前,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对问题进行解决。食堂环境卫生是师生关注的焦点,所以在这节课上课前的2~3天,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对食堂的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在课堂教学期间,学生已经有所准备,然后教师提问:针对当下的食堂现状,如何完善食堂的卫生管理制度呢?小组成员由于之前有调查的经历,然后在课堂上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小组的配合下,将卫生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书写,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对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这些问题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关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对本节课的知识更加深刻,也能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的处理有所认识。
  4.结束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道德素养,树立健康的三观,教师要正视自身的重要性,将生活化情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晓风.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速读旬刊, 2017(12).
  [2]张蓉.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7(4):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15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