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某高校综合体育馆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调查与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某高校综合体育馆细菌污染状况的调查,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和防范对策。于2018年11月采用撞击式采样法对一座综合性体育馆进行空气细菌总数的采样测定,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场馆内人员进行主观感觉调查。结果表明,体育馆内空气细菌总数不符合卫生标准,并且不同的专项教学区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健美操教学区细菌总数最高,乒乓球教学区次之,篮球教学区第三,网球教学区最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锻炼场地的空气洁净度关注较高,但对如何预防呈现一定的盲区。结论:本体育场馆内细菌总数超标,需要加强场馆内环境治理和对学生健康意识知识的普及。
  关键词:高校  综合体育场馆  空气污染  细菌污染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8(a)-0078-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bacterial pollution in a university gymnasium, the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analyzed. In November 2018, an impact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ample and measure the total amount of bacteria in the air of a comprehensive stadium,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ubjective feelings of people in the stadium. The results showes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in the air in the stadium does not meet health standards, and special teaching area shows some differences, among this,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in the aerobics teaching area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the table tennis teaching area, the basketball teaching area was the third, and the tennis teaching area was the lowest.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how that the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ir cleanliness of the exercise site, but they have no ideas about how to prevent it. Conclusion: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were exceed the health standards, so it  needs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to popularize students' knowledge of health awareness.
  Key Words: University; Comprehensive gymnasium; Air pollution; Bacterial pollution
  大型綜合体育场馆由于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和使用特点,使得场馆内生物污染分析与控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由于人员多、流动性强等特点,致使馆内有害细菌、微生物、病毒的分布与传播具有瞬时性、集中性、难控性[1],给运动员、教练员、观众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对场馆内细菌浓度的分布及传播特性的了解,可及时发现场馆内存在的污染问题并采取危险度管理措施,确保赛时场馆的室内空气质量满足比赛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馆内空气环境污染风险。同时有助于了解馆内细菌源头污染控制的效果,建立可致病菌与人群健康效应终点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2],同时对于监测和评价建筑环境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的设置
  选取西安某高校单层综合体育训练场馆进行采样,体育馆为单层钢架结构,场馆内分为健美操教学区、乒乓球教学区、篮球教学区、网球教学区、所属区域主要用于学生教学和训练。采用对称原则将整个体育馆内部分成4个区域,再分别在4个区域中各选取2点进行细菌数量测量,从而达到涵盖全部场地的目的。具体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对象对场馆内空气质量的了解情况、细菌污染对健康效应影响知识的普及度、细菌污染对运动的影响、空气质量的感知度、使用者对体育馆馆空气质量控制系统的满意程度及改进意见、被调查者对自身所处位置的满意程度等。
  1.2 采样时间
  为尽量使测试符合场地实际需求,本实验测试时间分为3个时间段,分别为早上7点(课前1h),上午10∶30(课间),晚上8点(课后2h)。问卷调查对象为在馆内运动的人员120人,调查时间和测试在同一天进行。   1.3 细菌采样方法
  采用撞击式采样法[3]。采样高度为人体呼吸平面,仪器采用Tisch八级空气生物撞击式采样器,以40L/min采样1min后,将采样条保存带回置于37℃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再根据采样流量和时间,按公式(1)计算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数:
  C=1000N/At                                                   (1)
  式中:C表示空气中细菌数(cfu/m3);N表示菌落数(cfu/条);A表示采样器的采样流量(L/min);T表示采样时间(min)。
  1.4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9668—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撞击法采样时,cfu/m3≤4000为标准值[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进行方差分析,同时研究者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主观的打分,分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体育馆内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
  由表1可见,场馆内不同教学区细菌总数有所差异,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健美操教学区、篮球教学区、乒乓球教学区、网球教学区。其中,除了网球教学区外,其他教学区空气中细菌总数都有超标,且和课前相比,课间和课后的健美操区、乒乓球区、篮球区空气中细菌污染程度均加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课间相比,课后各教学区的细菌污染程度有所降低,且除了网球区以外,其他3个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段的细菌总数也有不同,其中课间的浓度最高,其次为课后,再次为课前。
  2.2 馆内人员对场馆内污染的认知现状
  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对象中,对所调查内容知晓度最高的是“体育馆内有细菌污染”,比例为60%,其次是了解“防范细菌污染的措施”,但比例仅占到29%,再次为对细菌检测方法的知晓度,了解的占到总人数的13%,而关于细菌检测方法和对体育场馆的环境标准的知晓度最低,分别占到4%和2%。
  2.3 馆内人员对鍛炼场地的空气洁净度的关注度及防范措施调查
  表3结果显示,大部分的馆内活动人员均表示关注运动环境的健康和对防治细菌污染措施的重视,这两项分别占到总比例的88%和82%。并且对于运动时天气的选择也有较明显的倾向性,所占比例为65%,但是关于“是否知道场馆内空气要定期检测”的锻炼者较少,只有21%。对馆内空气质量的满意度只有8%,而不满意度高达90%,另外选“其他”选项的学生也在每个调查内容中均存在一定的比例。
  3  讨论
  3.1 体育馆内不同教学区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的差异及其原因
  体育场馆内的空气污染可对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损害,尤其是检测细菌指标对监测场馆内空气质量指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研究场馆内空气中细菌污染的程度对完善体育场馆室内环境污染检测评价标准、创新体育场馆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和评价方法具有现实意义[6]。本次研究表明,在场馆内4个教学区中,健美操教学区细菌总数最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健美操教学区在体育馆的最里面,距离场馆入口最远,并且在所在区域的上方和后方有大量的舞台布幔,使得通风条件较差,不利于空气流动和污染物的散发;另外,由于健美操的运动特点,很多动作都是机体垂直上下的运动,因此使得地面的灰尘的荡起总量相对较多,高度相对较高,且散发的速度相对较慢;而乒乓球教学区指标也超标,和其位置也有一定的关系,乒乓球区位于健美操区的外面,相对体育馆入口位置较近,但是由于场地面积有限,而在运动时人员较多,且由于来回水平跑动荡起的灰尘较多,因此造成了空气微粒所携带的细菌也较多;篮球教学区的细菌总量也有所超标,但是相对于健美操和乒乓球已经明显下降,原因主要是篮球区在场馆入口的左侧,另外由于在测试期篮球场地中练习人数较少,因此细菌总数相对不高;而针对于网球区细菌总数最低且符合场馆内卫生标准,其原因是网球区面对场馆入口,其次网球场左侧上方的换气系统较好,另外由于每片场地只有2人或者4人进行运动,因此相对于其他场地来说,荡起的灰尘量最少,细菌粘附量也最少。
  不同时间段的细菌总数也有不同,其中课间的浓度最高,其次为课后,再次为课前。主要原因是,课前的测定时间为早上7点,经过夜间的空气交换、浮尘的沉淀和散发,使得4个教学区域的细菌菌落总量在所测的3个时段中是最低的;而课间所测细菌浓度最高,主要是因为上课时人员众多,在有限的空间内人员的运动更加剧了空气质量的不利变化,由于体育馆处于半封闭状态,与外界环境交换少,扩散和稀释能力差,同时人员本身和器械的运作也会孳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因此课间所测细菌浓度最高;课后(晚上8点)所测细菌总量在课前和课后之间,原因是距离人员活动后场馆“自然”“自由”的呼吸时间短,且由于课后会关闭场馆,因此此刻的“全封闭”状态更不利于空气的流动。
  3.2 馆内人员对场馆内污染的认知现的关注度分析
  由表2和表3数据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对象中,大部分的馆内人员对场馆内的卫生状况、对运动环境的健康和对防治细菌污染措施比较重视,但是对于具体的防范措施和细菌污染的检测方法知晓度不高;另外,对场馆内空气质量的不满意度高达90%。这些数据说明,体育馆内人员对自身所处的运动环境有较强的生态安全概念,但是针对于专业的防范措施了解甚少,同时这也说明应当大力加强室内卫生的健康教育,普及专业的环境污染预防措施,保持场馆内通风换气,降低空气中细菌污染程度,以保障馆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4  体育馆内细菌污染的防范措施
  场馆内内空气中细菌的污染常受污染物的来源、馆内人员的数量、运动项目、运动时间段、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地点的变化而变化[7],同时与场馆本身所处的位置、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场馆通风状况、所使用的运动器械也有一定的关系[8]。建议体育馆内细菌污染的防范措施可以按照以下几点进行:(1)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及时更新场馆内的空气,营造洁净、清新的比赛环境;(2)针对馆内生物污染,研究各种污染源的散发特性、传播机理、相互耦合作用的形式及特点,建立馆内生物污染多指标风险评估体系;(3)加快体育场馆室内细菌的浓度监测、迁移变化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于丹,蔡志斌,李冉,等.冬季高校室内空气微生物体积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706-1708.
  [2] 王战,熊秀琴,周子君,等.基于医保大数据的北京市大气污染与循环系统疾病医院急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36(7): 565-570.
  [3] 张琦,张熙,张旭辉,等.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相关性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8,35(4):340-342.
  [4] 国家技术监督局.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8-199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5] 张大超,张云凤.高校室内体育运动环境空气卫生质量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2): 103-107,115.
  [6] 王好,叶蔚,高军,等.源于文献数据库的公共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J].建筑科学, 2019,35(2):122-128,134.
  [7] 李艾阳,东东,孟志航,等.典型高校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微生物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6,36(8): 2827-2831.
  [8] 杜晨秋,李百战,刘红,等.空气湿度对人员可接受热环境的影响及评价[J].科学通报,2020,65(4):311-3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2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