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东莞市小学生运动伤害风险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东莞市1546名小学生的运动伤害发生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东莞市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7.62%。受到性别、年级、是否运动队成员、体力活动水平、睡眠时间、父母婚姻状况、安全意识、个人体质水平和有无体育安全教育等潜在因素的影响。结论为东莞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较高,受到多种潜在因素的影响,对小学生运动伤害风险的防控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  运动伤害  流行病学特征  东莞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8(a)-0021-03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ports injuries of 1546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Dongguan c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luster sampl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sports injuries risk incidence rate is 27.62%. It is affected by potential factors such as gender, grade, sports team membership,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sleep time, parents' marital status, safety awareness, personal physical fitness level and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ports safety education.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sports injur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Dongguan city is high, which is affected by a variety of potential factor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sports injury risk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Primary students; Sports injurie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ongguan
  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广大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但是进行运动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伤害的风险[1]。研究表明,运动可能以运动伤害的形式对健康构成影響,除了增加医疗保健成本以外,这些伤害会对肌肉骨骼肌系统产生长期的影响,从而导致功能障碍和身体活动水平下降[2]。本研究旨在了解东莞市小学生的运动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为小学生运动伤害风险的预防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
  通过分阶段整群抽样,抽取东莞市长安镇公办和民办小学各3所,共1722名学生。本次调查合计发放问卷1722份,收回1620份,回收率为94.08%,其中有效问卷1546份,有效率为95.43%。最终以1526名小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生830人,女生716人,年龄为6~12岁,平均(8.45±1.78)岁。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在广泛查阅和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经预调查、信度和效度检验后修订并完善。问卷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部分。(1)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现状(包括运动伤害的次数、类别、发生部位、发生场所、易发生的项目等)。(2)运动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等)。(3)身体活动水平。采用李海燕修订的儿童休闲活动调查问卷(CLASS-C)对受试者在过去1周中体力活动的情况。
  2.2 体质健康测试
  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50m跑、坐位体前屈、1min仰卧起坐、50m×8往返跑、1min跳绳等指标。
  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23.0对统计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3.1 东莞市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
  在过去的1年内,在调查的1546名学生中,有427名学生发生过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7.62%,表明东莞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概率较大。其中,男生为31.57%,女生为23.04%,性别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运动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4.15%、28.05%和30.49%,不同年龄之间风险发生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队队员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5.81%,非运动队队员运动伤害发生率为43.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东莞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部位和类型特征
  调查发现,最容易发生的运动伤害的5个部位依次为足踝部、膝、大腿、手部、头部。受伤的类型主要以扭伤、拉伤和挫伤等急性的运动损伤为主。   3.3 东莞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时空特征与项目分布
  调查发现,运动伤害发生的时间特征中,发生率最高的为下午,占39.58%,最低的是晚上,占12.18%。伤害发生的空间场合特征按发生率排序,前3位依次为无组织的课外活动、运动竞赛、运动队训练。伤害发生的项目分布,最容易发生运动伤害的前5位依次为足球、田径、篮球、轮滑和自行车。
  3.4 东莞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影响因素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见表1),性别、年级、是否运动队成员、体力活动水平、睡眠时间、父母婚姻状况、安全意识、个人体质水平、有无安全预警机制及应急措施和有无体育安全教育等10个因素是运动伤害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年中,27.62%的东莞小学生经历过运动伤害,这表明运动伤害在东莞市小学生中很常见。
  运动伤害的发生与以下的潜在要素相关。(1)性别。在东莞市小学生人群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运动伤害。这可能与在小学阶段男生比女生更为活跃有关。男生更喜欢参加风险性高的活动。(2)年龄。本研究发现运动伤害事件的发生比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可能与小学阶段的性格特点、身心发育特点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更多机会接触高风险性的运动等因素有关[3]。(3)是否运动队队员。本研究发现,运动队成员的运动伤害风险比非运动队队员要高2倍。运动队队员通常专注于某一特定类型的运动,这很容易导致特定身体部位的过度使用,从而造成伤害。(4)睡眠时间。睡眠时间不足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和认知能力下降,从而增加运动伤害的发生。(5)运动伤害发生的时空特征。这可能跟课外活动一般都是自发的,缺乏组织和安排,而体育课由于有老师的指导,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科学的运动量等因素有关[4]。(6)运动项目。篮球、足球、田径等运动项目的运动伤害事件的发生率较高。这些项目都是小学生喜欢的项目,参与人数众多,发生伤害的几率也较多。另外,这些项目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涉及跳跃、加速、旋转和不规则动作,因此造成伤害的几率也相应加大。(7)易发部位。研究结果发现,足踝部、膝、大腿、手部、头部为最容易受伤的五大部位。因此在制订预防措施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些部位的关节功能、力量和柔韧性训练,佩戴必要的运动护具,从而预防伤害的发生[5]。(8)父母婚姻状况。本研究发现,生活在父母离异或分居家庭中的学生运动伤害风险更高。父母婚姻状况被认为是造成伤害的潜在因素,单亲父母家庭可能会增加小孩的心理、情感和行为问题的风险。由此可见,单亲家庭中的儿童是运动伤害的高风险人群,今后的研究应予以高度重视。(9)身体活动水平。研究发现,长时间MVPA参与会显著增加伤害的风险,尤其是每天MVPA水平超過120min。当前世界各国身体活动指南并未涉及预防运动伤害风险的时间、强度和频率等内容[6],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10)体质水平。本研究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分数越高,运动伤害风险率越低。表明平时应该重点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培养,从而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11)学生个人安全意识。在制订预防措施时,应重点关注加强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的培养。(12)学校及相关环境因素。学校有无进行安全教育,有无相应的安全预警机制及应急措施等相关环境因素与小学生运动伤害风险密切相关。
  5  结语
  东莞市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较高。东莞市小学生运动伤害风险受到年龄、性别、运动发生的时空特征、运动项目、是否运动队成员、身体活动水平、睡眠时间、安全意识、体质健康水平和学校及相关环境因素等多种潜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充分考虑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入手来预防运动伤害风险。
  参考文献
  [1] 阮欣欣.西安市小学生运动风险发生及防护现状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
  [2] Dorney K, Dodington JM, Rees CA, et al.Preventing injuries must be a priority to prevent diseas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Pediatr Res,2020,87(2): 282-292.
  [3] 王禹涵.大连市小学体育课运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防控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4] 袁春,孟凡东.提高体育运动安全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9):120-121.
  [5] 张斌.体育锻炼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研究 [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104-106.
  [6] 方慧.体力活动研究的热点与走向——学术论坛综述[J].体育与科学,2018,39(4):8-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2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