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满怀豪情 抢抓新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疫情之下,网上教学自年初一直持续到今天,参与人数之多、受众面之广可谓史无前例。如何理解网上教学,如何开展网上教学,网上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这些都是在实践层面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宜昌市西陵区在对疫情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立足长远,立足区域教育现代化,把此次网上教学视为教学变革的绝佳契机,边实践边研究,以理性、专业的态度应对舆情压力和技术难题,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网上教学探索》一书便是这一实践的结晶。
  《网上教学探索》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网上教学辨”,主要从理论上回答“什么是网上教学”“为什么要开展网上教学”;第二部分为“网上教学行”,全面、立体地呈现了宜昌市西陵区组织网上教学的具体方案、操作方法及心路历程;第三部分为“网上教学例”,收录了实施国家课程网上教学的24个精彩课例。笔者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辩证看待网上教学中的问题,有自己的专业判断和专业定力
  网上教学实施之初,面对这一新鲜事物,许多社会人士(包括家长)提出质疑,比如“孩子们的视力怎么办?”“怎么保证每个孩子都不掉队?”“网上教学就是教育部门自作多情,让学生玩一学期又能怎样?”等等。在当时众志成城抗疫的氛围下,人们质疑或反对的声音让网上教学举步维艰、难以为继。此时,如何看待网上教学及伴生的问题,显得极为重要。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将产生完全不同的操作路径——是回避问题、轻描淡写地推进网上教学,还是本着专业的态度,脚踏实地地摸索?西陵教育人用实际行动选择了后者。
  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正科级督学冯发柱在《网上教学,能行》一文中写道:“网上教学,如何保护师生视力,如何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如何照顾少数硬件条件不足的学生等,这是未来实施网上教学需要研究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不应成为实施网上教学的障碍。就说视力保护,现代人天天看电脑、玩手机,这难道就不怕影响视力?又说全体学生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发展是我们的初心,但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有差异的。齐步走,同质化,线下教学都做不到,为什么非要网上教学做到呢?有问题不可怕,怕的是让这些明明可以解决的问题,成为我们停滞不前的借口。”
  敢于发出这样的声音是需要勇气和担当的,尤其是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它彰显了西陵教育人的专业自信和敢作敢当的性格。“相信专业就是相信科学”“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这一点上宜昌市西陵区做到了。
  化被动为主动,探索学习方式的变革
  自2001年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转变学习方式的探索从未间断过。为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地花费巨大的财力培训教师,自上而下地推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开展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实验,其态度不可谓不坚决,其措施不可谓不得力。但从整体观察,各种努力收效甚微,教室依然是“春风不度”之地,讲风大盛,互动贫乏,“独角戏”“填鸭式”的教学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突如其来的网上教学如同一场战争,打破了教师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也改变了他们的教学习惯,逼着他们非放下以往的经验不可,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要求。
  在这次网上教学中,许多教师叫苦连天:“学生一边听网课一边玩游戏该怎么办”“准备了两天的直播课,到头来还是有七八个学生没进来”“作业写得一团糟,眼睛就要看瞎了,真是鞭长莫及”……网上教学的这些现象让广大教师看到了三个“冷酷”的事实:第一,无论教者采用什么手段,只要学生是被动学习,网上教学就百分之百无效;第二,靠纪律约束,“威逼利诱”推进现场学习的方式对于网上教学基本无效;第三,学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让学生真正地学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同时,教师也深切地体会到:第一,必须心中有“人”,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否则教学活动无法开展。课堂上应多创设一点可以探究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而不是任其成为旁观者。激发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学生以自由,鼓励参与。第二,必须在教材钻研上下功夫。一节网课一般是20分钟左右,在这样十分有限的时间里教什么、学什么,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它决定着网课的质量。第三,必须在备课上多花心思。由于师生隔着屏幕,所以教师只能依靠课堂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而预设越充分,课程才会越精彩。
  教师的这些认识其实都是教学常识。之前,无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如何苦口婆心地反复宣讲、要求都行之无效,但这次网上教学就像入侵教师大脑的“病毒”,修改了神经回路的连接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思维与行为方式,这比任何一场外部力量主导的教学改革都来得更彻底、更有力量。
  本次网上教学最大的受众群体是学生,对他们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可以说,这次网上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逼着学、被牵着走的学习方式。与之前相比,学生享有充分的自决权。他们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调整时间和节奏,在没有纪律约束的情况下,他们还要学会自我监控、主动反思和自我纠错。
  有位中学生在文中这样写道:“以前晚自习疲惫时,只能在课桌上趴着休息一会儿,现在我可以走出房门,去院子里数数星星。辽阔无垠的夜空,让我的想象自由驰骋,为接下来的学习补充能量。累到想要放弃的时候,看着我的亲人们,我的心里就会再度燃起动力。”可见,学生不仅仅是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受益终生的学习能力,懂得过一种自我规划、富有意义的人生。在笔者看来,这是网上教学最大的意义所在。
  显然,宜昌市西陵区看到了这场“危机”中的“新机”,看到了它的独特价值。在《网上教学探索》中“网上教学行”的部分,他们富有远见地提出了“要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和素养教育的理念”开展网上教学,根据“共性与个性、统一与自由、指导与自主”相融合的原则,将学科教学、自主学习、体育活动、艺术欣赏、兴趣特长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
  重视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的编制,要求“学科交叉安排,自主学习与直播课堂交替进行,原则上覆盖所有国家课程”。创造性地推出“目标与任务——预习与自学——讲解与答疑——思考与练习”网上教学备课、上课流程,并进行了多层次的培训,使广大教师有“路”可寻。“网上教学例”中的所有课例,无不体现着“学为中心”的思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这12个字可视为这些课例的共同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这是一次网上教学的探索,不如说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教学革命。
  面向未来,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
  《网上教学探索》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它具有未来气质。“既然来了就不会轻易离开。网上教学与现场教学肯定会并存下去。”这是西陵教育人对本次网上教学的基本判断。如何做到网上教学与现场教学的和谐共生?书中多篇文章进行了深入探讨。
  比如,根据区域优势,“提出常态化可持续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模式,构建全媒体生态下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尝试解决当前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突出矛盾,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让每位学生在全媒体时代会学习、爱学习,为其终生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又比如,“持续推进教学空间翻新”“创造优良的线上线下学科教学环境,营造浓厚的学科学习氛围,让学科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等探讨,都已超越了当下“网上教学怎么办”的层面,站在一个更高的点上瞭望远方,展现出拥抱未来的豪情壮志。
  责任编辑/劉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3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