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前MBA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MBA教育事业正蓬勃发展,但存在项目培养同质化、生源竞争压力大、培养环节不完善、管理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MBA教育改进策略:一是制定品牌战略,聚焦特色办学;二是加强体验式教学,打造网络课程;三是加大原案例教学,开发本土化案例;四是推进导师队伍建设,强化校内外导师管理;五是借鉴国际认证标准,国际化与本土化共进;六是重视大客户资源,完善营销与管理策略。
  关键词:MBA教育;品牌战略;改进对策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9.022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9—0095—04
  一、MBA教育发展历程
  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1908年诞生于美国哈佛大学,我国MBA培养工作相较于欧美国家开始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初方才起步。1991年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MBA招生。1994年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旨在规范、推动我国MBA教育事业进程。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MBA教育在教学质量和办学数量上有了极大的飞跃,为政府、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等培养了大批高级管理人才,传播了优秀的管理精神与前沿理论知识,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MBA作为我国首个专业硕士培养学位,对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获批的MBA培养院校已有240余所,招生规模急剧扩增。以2020年招生人数情况为例,全国245个MBA项目共计拟招生42360人,其中北京地区共有36所MBA招生院校拟招6519名,上海紧随其后拟招5556人。[1]整个MBA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飞速推进,整体规范性、规模度与日俱增。现在大多数高校成立独立的MBA中心、设立MBA管理委员会,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师资、课程条件和培养环境。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管理者逐渐意识到,我国 MBA 教育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模式和方案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显,市场竞争呈白热化趋势,特别是在高校集中省份和城市及生源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本身MBA教育起步晚,优势资源有限,容易陷入“马太效应”。[2]如何依托院校培养特性,增加MBA教育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构建成熟全面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成为燃眉之急、迫切之需。
  二、当前MBA培养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 MBA 教育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百家争鸣,但在总体上尚未达到完全成熟阶段。发展中的问题包括人才培育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模式缺乏“有效供给”[3],毕业生受社会认可度不高,MBA教育贬值危机突显。同时,MBA发展也遭遇到困境:如项目培养同质化、生源竞争压力大、培养环节不完善、管理机制不灵活等。
  (一)培养环境变化,生源质量下降
  当前,MBA培养单位众多,遍布国内海外;层次各异,覆盖顶尖名校及普通高校;项目类型多样,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MBA、EMBA、IMBA等。与初期相比,MBA扩招趋势明显。仅江苏省内,便有20家高校提供MBA教育。面对激烈的招生竞争,为吸引生源,有些培养院校放宽报考条件,降低学费,不顾自身现有办学条件,盲目增加录取人数,直接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后续教学培养环节难以支撑,毕业生和用人企业满意度不高。
  部分MBA学生个人求学只为满足学历学位需求,缺乏专业背景和相应的工作实践经验。平时学习热情不高、课业应付了之、自我定位不准确,对个人职业发展没有明确规划。这些个人行为进一步影响了MBA的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此外,MBA招收的大多为在职人士,日常工作中能留给专业学习的时间不多,加之求学节奏较为紧张,难以心无旁骛埋头学习。对于有些学生来说,MBA只是“镀金”性质的继续教育,心态上并未正确对待。特别是少数学生视之为教育消费,对于老师和知识没有崇敬心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给MBA培养院校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侧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指导
  MBA教育往往沿袭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仅仅是局部更改,实质“换汤不换药”。MBA授课教师依托于学校现有师资,以学术型导师为主,空谈理论,不讲实际,只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教育,忽视了价值观、管理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所占比重较小,所选案例较为陈旧、更新缓慢,本土案例供给不足,案例库建设滞后,学生案例教学的参与度不高。[4]学生对课程内容评价不高,认为对于日后工作影响有限,仅仅是纸上谈兵,没有实战支撑,容易产生抵触和轻视心理。
  培养高校并未对MBA特殊的教学方式进行政策激励。对于优秀的案例成果没有在评奖评优、职称评审、教学奖励等方面明确认定。教师缺乏开发案例的热情,缺乏挖掘本土化案例的动力,难以将企业咨询、课题报告、调研成果案例化。此外,高校未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企业家进课堂、校企联合办学形式大于内容,实际仍然是高校“单打独斗”、“唱独角戏”,培养主体单一,模式过于学术化,未能摆脱僵硬的行政化管理体制,没有真正面向市场和企业。
  (三)师资“短板”突显,发展遭遇瓶颈
  为完善MBA师资建设,提高培养质量,不少院校实施“双导师制”,为MBA学生安排校内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但客观上因为MBA教育发展速度过快,普通高校师资确实无法同步,做到迅速壮大[5],主觀上有的高校只重视MBA短期创收盈利,不关注长远规划,还是套用学术硕士的管理方式,现行“双导师制”实施困难,成效不显。   首先,导师人员数量不足,工作任务繁重。当前MBA导师主体是校内学术型导师,数量相对于学生总数来说远远不够。导师本身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还需要大批量培养学生,有时要同时指导数十名MBA学生、学术型硕士。导师个人精力有限,常常分身乏术,力有未逮。聘请的校外导师往往层次不高,人数不多,存在较大缺口。其次,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不能达到实际需求。校内导师授课以专业理论为主,因长期身处高校,缺乏企业经历,导致提供实践性指导较少。最后,校外导师管理松懈,形式大于内容。企业导师忙工作事务,外地导师还面临异地指导的困难。实际执行中,企业导师受到约束较少,挂名现象严重;参与学生指导不多,师生缺乏沟通;双导师各行其道,彼此沟通较少,协同培养学生效果不佳。
  三、MBA教育改进策略
  培养单位要加强MBA质量控制,围绕“品牌战略”、“体验式教学”、 “案例库建设”、“师资队伍”、“国际化办学”“大客户管理”等关键点,进行动态分析和工作推进,定期进行自查评估工作,确保各培养流程环节的顺利开展,最终确立自身MBA 教育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一)制定品牌战略,聚焦特色办学
  品牌战略强调社会认同,核心内涵是学校品牌影响力。[6]普通高校要立足校情,科学定位,制定好差异化的品牌战略。根据本校学科优势和王牌专业,走特色发展道路,细化MBA培养方向,增加项目吸引力。特别对于当地生源,要深度发掘,增加影响力辐射范围。在生源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培养单位参考统考分数,可以考虑在提前面试环节对考生进行筛选,引进心理测评机制,设置情景行为面试[7],分析考生的能力和品格是否能胜任MBA要求,从而考核录取优秀考生,从招生源头环节严控品牌质量。
  应当重视培养方案科学化、前沿化、一体化,做好持续性调整。广泛调研广大雇主、学生、教师的意见,借鉴知名高校方案的优势,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和可持续性发展计划等,通盤考虑,增加特色课程和培养环节,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品牌战略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高校要严格把关每个环节,不断提升培养水平,加强质量监控,奠定坚实的品牌基础。
  (二)加强体验式教学,打造网络课程
  体验式教学将企业经营管理场景(包括模拟和真实场景)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以及学生观察、体验、感悟、分析和实践等,让学生在参与和亲历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改变心智和提升品德,进而将学生打造成为优秀职业经理人。[8]培养单位通过产学研基地和合作企业,增加现场课教学环节,目的是体验企业管理的真实情景,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前MBA学生年轻化趋势明显,缺乏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参与经验。现场课教学内容直观、生动、真实,教学方式多样,给学员现实情境感,使之获得互动式的学习体验,强化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此外,为解决学生专业背景各异、培养方案趋同的问题,培养院校也可提供网络课程,以便创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发挥校外导师作用。学生在完成核心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在符合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领域内选择课程,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培养。开设系统的网络课程,对培养院校课程建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院校间也应该加强交流,共同加快特色课程开发,推进网络课程、实体课程共享。合作成熟阶段可以尝试学分互认和短期交换生项目,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
  (三)加大原案例教学,开发本土化案例
  原案例法(Raw Case Method)由耶鲁大学创立,强调进行原始性、开放性的案例阐述,呈现真实的管理困境,避免人为过分加工和引导。材料碎片化呈现,学员需要自行获取信息、处理数据和进行决策,强调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决策辨别能力。原案例法是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的途径之一。但原案例编写要求较高,而且案例分析过程对教师引导能力考验难度加大,应当鼓励优秀教师进行尝试编写和使用。本土案例反映国内管理实践,帮助学员体验真实企业管理决策情景,应当是目前和未来案例库建设的重中之重。
  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报告等考核形式,学员的管理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详细评估。学生易被创新型、经典性以及实践型案例吸引,对高质量案例通常有显著正向的反馈,参与度较高。[9]因此,为进一步推动MBA案例教学,支持教师进行原案例以及本土教学案例开发,培养单位应当对优秀案例成果给予政策激励,明确在物质奖励、职称成果认定、推荐报奖进修等方面的待遇,加大MBA课程案例立项建设项目资助,保障案例库建设的可持续长远化发展,不断丰富MBA 案例特色培养模式。
  (四)推进导师队伍建设,强化校内外导师管理
  培养单位应制定MBA师资长期发展规划,首先要系统引进国内外实践型导师。对于企业管理领袖、高层精英可适度放宽职称学历要求,提高薪酬待遇。其次,不断提升校内教师实践能力。创造条件,鼓励青年和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长期调研、咨询服务、挂职交流;鼓励教师到境外一流商学院以及MBA合作办学单位进行交流学习。
  再者,加强校外导师管理,推进校友导师制建设。应明确校外导师具体工作任务、时间和待遇,保证劳有所得,劳有所获。加强校外导师融入感和认同感,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方面的优势。校友导师制应聘请 MBA 优秀校友担任导师,分享校友自身经历和经验,对在校学生进行指导,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校友导师制也有助于加深毕业生与母校情谊。院校应当维护好校友关系网络,定期与校外导师沟通,通过固定的企业家讲座、论坛、会议等形式,建立稳定、长期的联系。最后,应当完善导师考核评价机制,对于优秀导师及时表彰和奖励,对工作敷衍、学生评价低、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导师及时清退,建立起负责、规范、稳定、优秀的导师队伍。   (五)借鉴国际认证标准,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共进
  MBA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深入的背景下,将国际化理念、跨文化意识和全球化特点融入到MBA 教育的目标、功能和实施的过程。[10]同时,MBA教育国际化也是将中国的MBA教育品牌推向世界的过程。在充分借鉴国际一流商学院MBA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我们的MBA教育要有“中国特色”和“本土元素”。
  MBA教育目标之一是提供国际化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跨国文化理解力和决策分析能力。为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注意引进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或外籍专任教师。还可以通过MBA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聘请外籍专家合作授课,派遣老师到国外商学院进修学习,共同开展科研课题等等。再者,教学过程也要体现国际化。注重引进先进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要体现国际化定位。授课方式上可以是实体教学、远程教学以及使用国外优质商科网络课程。在培养方式上,通过学生出国访学、短期培训、企业考察咨询等国际交流活动,学习西方的商业理念、知识和技能,增加职场竞争力。同时,还要进行国际认证促进建立持续的质量保障体系,例如AACSB、EQUIS 或者 AMBA 认证。我国商学院通过参与国际认证工作,可以借鉴国际通行的评估标准,细化现有MBA教学评估指标,形成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最终促进建立中国本土化的评估体系。
  (六)重视大客户资源,完善营销与管理策略
  大客户资源是MBA项目迅速扩大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不可或缺的途径,对象来源包括金融业、制造业等各行各业大中小型公司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扩充MBA项目大客户资源,首先,有利于扩大生源規模,提升项目经济效益。第二,有利于扩大招生单位MBA项目市场影响力,增加品牌含金量,吸引同行业其它客户。第三,有利于实现企业对院校的长期合作意愿。应当通过校内人员关系网、合作企业、校友资源、行业峰会论坛等途径进行拓展和营销。
  对于大客户应注意分类与评估,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式。对于合作的客户应进行细化管理,建立评估体系。对于生源再生能力强的已有大客户需要用心维护;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客户需要进行仔细挖掘;对于产出低、维护成本高的客户考虑降低成本或者放弃;对于重点开发客户要追踪客户需求变化,立足客户企业实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加强合作密度,争取发展为大客户。此外,MBA中心应当安排专人对大客户进行精细化跟进,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特色课程设置;根据学员规模设置企业班,可以到当地企业上课,充分满足大客户需求。
  MBA教育兼具系统性与复杂性,需要动员协调多方参与,统筹优化校内外资源,明确品牌定位,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强化监督与评估,不断完善培养体系,拓展更多大客户资源。培养单位应当在丰富自身品牌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锐意进取,最终能够在MBA教育市场化竞争中从容应对,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胡敏娟.全国各地区院校MBA招生人数汇总(完整版)[EB/OL].( 2019-12-06)[2020-04-10]. https://www.educity.cn/mba/2029551.html.
  [2]贺克斌,冯柳青.共性与个性:基于院校层次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MBA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04):83-88.
  [3]张宁,陶虎.MBA教育供给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78-79.
  [4]汪莹,王亚楠,黄海珠,周小靖.MBA案例教学改进对策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03):55-59.
  [5]张宁.我国MBA教育师资问题与建设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Z2):11-13.
  [6]张千帆,曹翠翠.高校MBA教育品牌战略实施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05):62-65.
  [7]丁大勇,张琳.中国内地与香港MBA教育比较及优化创新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7,4(37):99-102.
  [8]张圣亮,朱宁.MBA体验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2):7-11.
  [9]芈凌云,王文顺,俞学燕,丛金秋.基于MBA学员视角的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1):139-144.
  [10]卫志民.中国MBA教育国际化的思考和展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2):50-56.
  [11]董硕.MBA国际化教育新方法探究——以中财GTMBA项目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38.
  [12]卫志民.企业导师制在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中的创新与完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60-63.
  [责任编辑:张丽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1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