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这一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各界学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更好的渗透三权分置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宏观的掌握。登录中国知网检索相关关键字,将文章从检索现状分析;三权分置的起源与发展;三权分置的意义;三权分置的防范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梳理,接下来,“三权分置”的相关研究可以更多地从微观个体(如土地流转的交易双方等)、流转意愿等主观因素、地域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因素对“三权分置”的影响这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 三权分置;农地产权;土地流转;综述
  The research on the "separation of three rights" of rural land
  Wang Kaixi   Guo Ruonan   Xiang Xiaoqian   Liu Wenze   Zhang Yuansuo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1001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levant research of rural land "separation of three rights"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is paper aims to better infiltrate the relevant theory of "separation of three rights" and master it macroscopical. Log on cnki to search for relevant keywords, and analyze the article from the search statu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ripartite division; The meaning of tripartite division. In the follow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tripartite division of rights" can be more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 of micro individuals (such as the transaction parties of land transfer, etc.), su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transfer intention and o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on "tripartite division of rights".
  [Keywords] three-weight bifurcation; property rights to agricultural land; land transfer; review
  2013年中央農村会议首次提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概念。2014年12月,涌起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新热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第七次会议直击农村土地改革,新一轮土地改革帷幕已悄然拉开帷幕。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修改土地承包法,主要内容包括: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土地经营权入股;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和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等七方面内容。由政府多次出台的文件政策可以看出,宏观梳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相关脉络是十分必要的。
  1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相关文献现状
  通过CNKI输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进行文献检索显示: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出现在2014年至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至今研究成果大幅增加。文献总数为465篇,其中期刊数量323篇,报纸69篇,其他研究73篇。(见表1)
  通过CNKI输入“农地三权分置”进行文献检索显示: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出现在2014年至今,2014-2015年呈现缓慢攀升状态,2016年至今研究成果持续大幅增长。文献总数为223篇,其中期刊数量161篇,报纸34篇,其他研究28篇。(见表2)
  通过CNKI输入“土地三权分置”进行文献检索显示:相关研究文献的发展趋势大致与前两种检索相同,出现于2014年,2016年至今研究成果逐年增多。文献总数为743篇,其中期刊数量533篇,报纸118篇,其他研究92篇。(见表3)
  通过CNKI输入“三权分置”进行文献检索显示:相关研究文献出现于2010年,且在2015-2017年呈现大幅度攀升,2018年研究成果略有下降。文献总数为1092篇,其中期刊数量716篇,报纸258篇,其他研究118篇。(见表4)
  由上述统计可见,大多数文献由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所撰写,且发表于国内重要刊物。文章下载量高,说明对学界影响较大。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近些年中央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政策宣传、积极推广,激发了各界学者的学术热情,他们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这一热点话题与自己擅长的领域相结合,充分运用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筛选一些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以期打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研究的新视角。
  2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起源与发展
  2.1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起源
  1990年田则林,余义之,杨世友就提出了将“两权分离”优化为“三权分离”,促进农地代营的想法,并以湖北省及黄破县一些地方为对象做了实地研究。王新国,陈晓峰在同一年10月以顺城村为例,指出家庭联产承包制已越来越不能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成为“三权分离”试点后这一现象得以改变,且效果显著,这一制度无疑是在现有土地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与创新。随着各界学者对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逐渐关注,国内一些地区也纷纷开启试点工作。广东南海实行土地入股,按股分红;嘉兴南湖先后颁布了多项相关政策以保障“三权分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发展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这一阶段的研究致力于理清“三权”之间的边界与关系问题。韩俊(1999)认为承认农民拥有独立的承包权有利于国家更好的保护农民产权,带动农地市场化流转,从而大幅增加农地的利用率。
  第二阶段:21世纪初至2012年。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三权分置”的产权结构如何构建这一问题上。赵紫玉,徐梦洁,於海美(2006)提出了一种“农地的发展权归国家,所有权归集体,而农民则享有相对完整的使用权”的创新型农地产权模式,从而使各个权利之间稳定,保障各方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随着各种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这一阶段成为目前为止研究的高峰期,学者们侧重于探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发展的新思路。陈金涛,刘文君(2016)认为“三权分置”的实施存在着多种阻碍因素,如相关法律层面无保障、利益关系冲突等,因此,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协调以及完善配套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改善。王亚华(2017)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能更好的落实集体所有权,加强集体在土地统筹经营管理上的作用,这是改革中需要主要解决的问题。
  3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意义
  国内学者均认可“三权分置”重要价值的,但在对其意义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出入。其中一部分学者认为 “三权分置”是继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李松龄(2018)认为土地“三权分置”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扬弃,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看这一改革能否以生产力不断发展为基础,并形成可持续的利益激励机制。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 “三权分置”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关,是中国土地制度的创新。高飞(2016)认为尽管 “两权分离”制度曾经有过不可忽视的贡献,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其制度紅利如今已消耗殆尽。“三权分置”制度存在一个突破性地的重点,就是将承包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并形成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三权并行的态势。
  4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风险防范机制
  专家学者对于“三权分置”的防范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仲济香,张远索(2015)关注到明晰土地所有权主体、提高补偿标准、严打村霸现象、进行土地股份制改革、积极培养农民劳动技能、加强监督管理等问题,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王国忠(2017)认为“三权分置”在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农村土地经营权,需要宏观的权衡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之间的利益,应明确经营管理范围,对各个土地指标进行评估,严格把控每一环节。
  5  简评与展望
  综上所述,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背景下,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8]。我国学者已经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背景、内涵、意义、困境与争论、防范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仍然存在,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监管力度低、配套机制不健全等制约因素的研究较多,且防范机制也是针对这些因素所制定,而相比之下,对于微观个体的研究则较少,如土地流转的交易双方等;二是关于流转意愿等主观因素及地域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因素对“三权分置”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 肖卫东,梁春梅.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内涵、基本要义及     权利关系[J].中国农村经济,2016(11):17-29.
  [2] 潘燕.“三权分置”的内涵及在法律上的实现思路[J].河北企     业,2018(02):154-155.
  [3] 张红宇.准确把握农地“三权分置”的深刻内涵[J].农村工作     通讯,2017(12):22-26.
  [4] 高富平.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法理解析及制度意义[J].社     会科学辑刊,2016(05):73-78.
  [5] 李松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J].湖南社会科学,2018(01):92-100.
  [6] 李爱红.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下的法律制度[J].重     庆行政(公共论坛),2014,15(05):67-69.
  [7] 谢宗霞.试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现实意义[J].河北能源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2):26-29.
  [8] 韩长赋.土地“三权分置”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     新[J].农村工作通讯,2016(03):19-23.
  [9] 高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J].法学      研究,2016,38(03):3-19.
  [10] 王新国,陈晓峰.从顺城村的实践看“三权分离”[J].湖北社       会科学,1990(10):51-52.
  [11] 冯玉华,张文方.论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离"[J].经济纵横,       1992(09):5-9.
  [12] 黄伏昌.实施土地“三权”分离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J].老区        建设,1996(07):35-36.   [13] 叶华.三权分离的改革思路与农地微观制度安排[J].社会       科学家,1998(S2):47-49.
  [14] 韩俊.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离”[J].经济研究参考,1999       (75):30.
  [15] 赵紫玉,徐梦洁,於海美.构建我国农地产权“三权分离”       模式——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J].国土资源科       技管理,2006(06):24-28.
  [16] 丁关良,阮韦波.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三权分离”论驳析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保留(土地)承包权、转移      土地经营权(土地使用权)”观点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4):1-8+121.
  [17] 邓晰隆.三权分离: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新构想       [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02):59-63.
  [18] 陈金涛,刘文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       路径探析[J].求实,2016(01):81-89.
  [19] 王亚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要点与展望[J].人民论       坛·学术前沿,2017(06):56-60.
  [20] 宋志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风险防范与法治保障       [J].经濟研究参考,2015(24):5-10.
  [21] 方婷婷,吴次芳,周翼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律制       度构造[J].农村经济,2017(10):30-36.
  [22] 李长健,杨莲芳.三权分置、农地流转及其风险防范[J].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4):49-55.
  [23] 聂婴智,韩学平.农地“三权分置”的风险与法治防范[J].学       术交流,2016(10):131-136.
  [24] 仲济香,张远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的农民利益保护        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15):87-88.
  [25] 龚睿.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约因素及路径研究[J].中        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5):143-147.
  [26] 张克俊.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实施难题与破解路        径[J].中州学刊,2016(11):39-45.
  [27] 王国忠.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        [J].农民致富之友,2017(13):167.
  [28]  张樱馨,钱力.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及对农业产值的        影响分析——以安徽省16个市为例[J]. 黑龙江八一农垦        大学学报,2018,30(04):138-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8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