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语文课堂上的“践行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想要在语文课堂上体现高效的教学,作为教师首先要精心研究学生,其次是研究教材,精选教法,也就是说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学生不仅是课堂中的主要角色,更是课堂上的“践行者”,只有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乐趣,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才能让课堂上这些小小的“践行者”,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关键词:语文;学生;践行者;课堂;问题;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复杂性的课程,在教学过程里,如果仅仅是看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知识的需求面,那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主动去积累课本知识,更主动地去搜集、探索课外延伸的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践行者”。
  一、让学生成为思想的“践行者”
  凯恩斯曾说过:主宰这个世界的是思想而非其它。而在语文教学中思想占主导地位。这就是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善于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能成为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简单来说就是把具有低阶思维能力的学生逐渐培养成为具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生。所谓的低阶思维能力体现在记忆、理解和应用;而高阶思维能力体现在分析、评价和创造。比如:让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知,因此,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践行者”,以及具有探究能力的发展应变成为语文课堂上的重要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普通的语文课堂上呈现的教学片段多为教师问学生答,这似乎成为语文课堂中的“天经地义”。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永远不能成为“践行者”,同时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失去了质疑的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问题,敢于问出问题,深层挖掘问题,多方面分析问题,经过层层思考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会更具有思考价值。当他们经过认真思考后,所提出的“刁钻”问题,而展开讨论时,他们会觉得自身的价值得到提升,而对于问题的解答,他们能通过搜集各种资料,据理力争。其实只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出问题,明确分析,自由评价,就能让语文课的40分钟发挥其真正的实效性。所以提升思考学习能力的过程,就能使学生在语文知识掌握上具有高效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对学科经验的了解。
  二、让“践行者”拥有自主空间
  语文的课堂学习不仅仅是能提出一个个问题那么简单,我认为凡是能引起共鸣的语文问题都是鲜活的、原生态的。教学中,我更多提倡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文感悟、感知去理解,提出相关问题,真正让学生成为一个践行者,而不是言说者。简而言之,就是要让语文教学过程回归真实、质朴、鲜活的课堂,在教学论的层次提倡语文教学以“生活世界”和“学生体验”为出发点,用文化还原法还原真实的语文。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支配的空间,能想方设法让学生贴近文本,关注人物,品味情感,做个实实在在的践行者,学生反馈给你的绝对是一节惊喜的、愉悦的好课堂。我在教学“名著之旅”一单元时,让学生抽签分组自由安排表演任务,当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内,自主安排,并完成课本剧的排练和表演时,课堂上不断呈现出的是一幕幕动情动景的人物还原表演,以及阵阵发自肺腑的热烈掌声,在这背后,是他们对人物形象塑造时所体现的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剖析,更多的是对课文人物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感悟,这样自主的、自由的课堂,不需要教师再用过多的言语去分析它,学生已经深刻的品味到人物的精神。
  三、让“践行者”成为“好课堂”的主宰者
  1.体现“践行者”的“指导”地位
  學习的实质不仅是让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探究自己的感情,还要培养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因此,在语文课堂中,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个真诚的、可信赖的和有感情的指导者。必须把课堂“践行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尊重“指导者”的情感、意愿、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一个“指导者”都有自己教育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能力。马斯洛曾说过:学生生而具有潜在的探究动机,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学生活动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和选择。在课堂上,教师只要为学生设置好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行决定,他就会学到他所要的一切。例如:我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每单元自学课文和练习册的讲解,都安排几组学生或几名学生独立完成,并独立讲解给学生,当学生成为课堂的“指导者”时,他就像一名小老师,有模有样的讲解基础知识,讲解句型转换方法,讲解课文重难点等。能站在讲台上的学生,提前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讲解得头头是道,分析有条有理,因为,这种自发的学习,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宰者,而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2.让“践行者”成为课堂的“掌控者”
  对于当前语文课堂的教学,所呈现出的一般都是学生的“动”态教学,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每一名参与者都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掌控者,他们才能真正做好生师互动、生生互动。重点是要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要创造这种良性互动的空间,比如:给予学生提问的权利,可以就本课内容提问老师,提问同学,这样不仅鼓励学生更好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更能积极引导他们深入延伸知识的掌握。只要这种习惯养成了,兴趣提高了,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上,都会有一种探索延伸的意识和兴趣,小践行者们会搜集更多、更深层的知识去提出问题,这样的课堂,提问的学生会越来越多,提出的问题质量越来越高,整节语文课将变得更加高效,有趣。
  总之,在教学的改革中,“践行者”角色的转换也要重新定位,实现生与师间的平等对话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学生才能更加关注自己的个性差异或学习需求。而倡导“践行者”角色转换的学习方式,这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才能让师生共同加速前进。
  参考文献:
  【1】温少新.论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方法的指导【J】学周刊
  【2】苏竟芳.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4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