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心撑起一片天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檀国柱

  春节前夕,本刊协作理事会常务理事、大洲控股集团董事长陈铁铭获选为“厦门特区建设30年杰出商界人物”。近日,本刊采访了这位爱拼敢赢、担任厦门和福建多项社会职务的台胞精英。
  简洁得体的西装,恬淡温和的微笑,内敛谦逊的话语,陈铁铭给人的感觉一点都不张扬,然而,听了他的创业故事,才感觉到他骨子里敢为人先的勇气与力量。走近陈铁铭,感受到的是一位企业家弄潮商海、敢想敢拼的精彩人生。
  一颗“不安分”的心
  小时候,陈铁铭就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常到河里去抓鱼,到农田里捡稻穗,挖地瓜,拿去卖钱来贴补家用。1985年,他在北京读大学时就开始勤工俭学,这在当时北京的学校里还是新鲜事,但是与通常做家教、帮助学校做勤杂工之类的方式不同,他的方式颇具“开创性”,那就是和几个同学自己包馄饨在学校的楼道里卖。“第一天就赚了二三十元,第二天我们就拿这些钱去添置了些锅碗瓢盆。”陈铁铭说,当时大家都信心百倍准备大干一场。可遗憾的是,老师认为他们是不务正业,而且非常担心他们包的馄饨卫生质量不过关,引发食物中毒事件。因此“馄饨铺”开张第三天就“倒闭”了。陈铁铭笑言,那些“锅碗瓢盆”也就成了我们赚来的“第一桶金”。
  “馄饨铺”虽然关闭了,可是尝到甜头的陈铁铭并不死心,他又动起了脑筋。当时学生配钥匙要绕很远的路,很不方便,看准这个市场的潜力,陈铁铭就买来工具,干起了配钥匙的活儿,一时间生意好的不得了。但好景不长,很多同学看到配钥匙又简单又赚钱,都纷纷开始“跟风”,陈铁铭于是及时地抽身退了出来。原来,他发现很多同学喜欢在学校的礼堂前面拍照,就买来照相机,业余时间当起了摄影师,很快生意好到一天可以拍两三个胶卷,能有五六十元的收入,不仅自己的生活费解决了,而且还可以为同宿舍的同学改善生活。陈铁铭说:“当时,我成为学校里学生创业的‘领袖人物’。”
  1987年,陈铁铭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台湾文史专业,毕业后在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任职。受那颗“不安分”心的影响,不久后,陈铁铭到上海谋求发展,涉足房地产行业,1992年开始着手在上海兴建微利房项目。其间商海虽几经沉浮,但那颗“不安分”的心却始终没有改变,支撑着他不断地向一个又一个目标发起冲锋。1997年,他来到福建省厦门市创办了大洲集团。15年的时间,大洲从一家几人的小企业发展到拥有境内外企业近30家、资产达数十亿的大型集团公司。全国房地产品牌企业、中国房地产企业200强、福建省私营企业i00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一块块熠熠生辉的奖牌诉说着今日大洲的辉煌。此外,大洲集团更是厦门市每年的纳税大户、纳税特大户,为海峡西岸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颗“求创新”的心
  创新是陈铁铭经营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则。自创建以来,大洲集团无时无刻不贯彻着这创新原则。陈铁铭表面看上去比较沉稳,其实骨子里十分活跃,总想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他说:“我开始做房地产生意是在1993年,那时候我对什么是‘容积率’,什么是‘密度’都一窍不通。当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社会上可汲取的经验不多,我就用心研究其它房地产项目的特点,寻找规律,取长补短。”正是这种不断寻找的创新精神,让陈铁铭在上海开发的“泰和新城”项目一举荣获“上海市最受欢迎的微利商品房”金奖。
  1997年2月28日,大洲集团前身大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创业之初,公司注册资本只有30万元,在一间租用的1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大洲创始人陈铁铭和他的六七名员工开始了披荆斩棘的创业之路。距1997年创办厦门大洲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陈铁铭涉足房地产市场虽仅有4年的时间,但凭借创新的理念,大洲集团一路走来,如今已经成功开发了多个房地产精品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洲集团在厦门的第一个项目是“龙门世家”,首创重叠式别墅,在鹭岛一炮打响。它的独到之处是层层重叠的楼中楼格局,它的面世,不仅成为众多房地产开发商效仿的榜样,同时也改变了厦门人的住房观念。开局之役的成功,大大鼓舞了陈铁铭的创新热情,也让他在探索创新理念、构筑和谐人居方面走得更远。之后,从大洲新世纪广场到城市花园、龙门天下、香山碧海晴空,乃至如今的大洲・国际龙郡,大洲均有不同程度的领先之举。1999年,“独创5000平方米下沉式生态景观”的大洲新世纪广场,因为独具前瞻性的社区规划再次震撼厦门,从而让大洲集团成为推动厦门市住宅建设更新换代的领路者。2001年,“阳光地段,鲜氧住宅”――大洲城市花园又以无可挑剔的精巧户型和错层设计而未演先轰动。2003年,与厦门sM城市广场隔街相对的龙门天下再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它由两幢围合式高尚建筑组成,采用观景电梯直达入户、灵动错层等前瞻性的创新理念,在厦门谱写居住观念的新篇章。2003年,大洲集团续建甲级写字楼“厦门第一广场”,挺立在鼓浪屿对面的鹭江道上,为厦门市又增添了一座标志性建筑……在大洲・国际龙郡销售处,前来购房的郑先生几经对比最终购买了大洲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他说:“我感觉它的特色就是设计,房子的结构设计比较好,然后它的地段环境都不错,价位合理。”
  前瞻的社区规划,创新的产品设计,良好的口碑,独特的视角,以及准确把握市场、抓住需求的清晰轨迹,让大洲品牌迅速根植于消费者心中,也奠定了其在住宅开发领域的标杆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营企业成功发展的共性。陈铁铭不止一次地强调,大洲的发展正是随着厦门特区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得益于改革开放给予的发展空间。
  一颗“勇于发现”的心
  从大学时代“不务正业”赚得“第一桶金”,到初出茅庐挺军房地产市场,张扬与喧闹只是水面上的一层浮沫,真正风云激荡富有力量的还在水下。不说大话,不与人争,用实绩来说话,知难而进地改造烂尾楼,充分显示了陈铁铭内敛平和的外表下面,有着一颗不甘平庸,勇于发现的心。
  说起“厦门第一广场”,相信很多厦门人都对它的历史记忆犹新。i998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风波影响,当时的开发单位建设资金无法到位,工程就此停顿了下来。在这之后的5年时间里,这座烂尾楼残缺不全的身躯就矗立在美丽的鹭江岸边,成为厦门极不协调的景观。2003年,楼市整体低迷,一场“非典”更是让开发商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写字楼更不被看好。然而,陈铁铭却选择在这时候果断出击。在厦门市、区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陈铁铭的大洲集团首开先河通过法院拍卖取得“厦门第一广场”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建工程,推动这项工程走上了复工的轨道,从而使一度烂尾的鹭江道地标性建筑枯木逢春。
  收购烂尾楼需要勇气和胆识。一般

来说,处理烂尾楼有3大难题。烂尾楼的名声不好,这是其一;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处理起来非常困难,这是其二;设计过时,不符合现在的市场需要,这是其三。但是,陈铁铭领军的大洲集团从成立之初,偏偏就对收购烂尾楼情有独钟。在收购厦门第一广场之前,大洲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接近一半都是在烂尾楼基础上做起来的。在陈铁铭看来,烂尾楼并非项目不好,相反,有不少还处于绝佳地段,收购烂尾楼不仅可以帮助政府解决城市景观问题,而且对企业发展有利,只要摸准市场脉搏,“烫手山芋”也能变成“金饽饽”。事实也证明,陈铁铭当时的决策是明智的。如今,厦门第一广场写字楼已成为鹭江道上一颗璀璨明珠,包括中石油等世界500强的各类企业近1D0家精英商企入驻,其中有来自新加坡的精品酒店,以及融资担保公司、股权投资公司、证券投资公司、基金公司、创投企业、知名律师事务所、外资银行、物流、商贸、石化、船务、大型房产代理机构等等,入驻企业年纳税达数亿元,已初具金融总部大楼的格局,有望建成金融证券企业的孵化基地。除此之外,大洲也将厦门第一广场顶层360度全景会所,打造成标志性观景平台,成为包括政府接待在内的“城市观景客厅”。
  下手“厦门第一广场”,一直被房地产业内人士称为是陈铁铭的得意之作。这一开发的过程,也正是其在开发领域的不断探索和潜心修为,成就大洲决胜市场的法宝,同时为大洲立足地产、迈向多元综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颖“敢于走出”的心
  去年9月,陈铁铭接见了美国大休斯敦地区代表团团长――美国首都银行的董事长王敦正。陈铁铭不仅仅是尽了“地主之谊”,还以股东的身份列席代表团的会议。消息一出,媒体一片哗然,一直沉浸于房地产开发的厦门大洲集团突然迷恋上了美国的银行股权投资,并且出手不凡。甚至有媒体认为,陈铁铭入股美国首都银行之举,或许是中国民营企业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抄底海外银行的第一单。
  陈铁铭说,2010年下半年以来,抄底美国的金融资产正是好时机。因此,大洲集团通过增发的方式入股美国首都银行,并成为该银行的第二大股东,仅一年左右的时间,这笔投资已经明显“见效”,账面收益超过了一倍。
  美国首都银行是一家总部设在休斯敦市的华资银行,成立于1987年,199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美国境内第3大华资银行,资产规模达到15亿美元,旨在为中小企业,尤其是为亚裔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目前,美国首都银行在厦门和重庆两地设有办事处,厦门办事处设于2006年,目前办公地点就在厦门大洲集团旗下的厦门第一广场。陈铁铭坦言,美国首都银行当年在厦门设立办事处,与他的游说有关。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就开始关注美国的银行资产。”陈铁铭说,他很早就开始在美国休斯敦投资房产和商业,由于与美国首都银行有频繁的业务往来,一来一往,与王敦正也由客户变成了朋友。
  2010年下半年,美国正慢慢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对于准备抄底美国金融资产的投资者来说,正是良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国首都银行增资扩股,由于彼此之间相当熟络,陈铁铭被列为定向增发对象,于是,厦门的大洲集团变成了美国首都银行的第二大股东。陈铁铭没有透露入股美国首都银行的具体金额,但表示,这笔投资收益已经不菲,单是股票上的账面收益已经超过一倍,这还不包括分红。
  陈铁铭说,美国首都银行的股权短期内还没有变现的打算,银行股权将是大洲集团的一项长远战略投资,今后他仍将对持续关注其他的银行类资产项目。一颗“追求多元”的心
  房地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但大洲并不满足囿于单一产业格局,而是将战略目光投向了更具广阔平台的资本市场。早在2008年,对进军资本市场跃跃欲试的陈铁铭,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那就是通过二级市场收购有“老八股”之称的上海兴业房产股份(当时的股票简称ST兴业),进而成为ST兴业的第一大股东,从而实现大洲的成功上市,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2008年u月4日9时30分,如陈铁铭预计,ST兴业以2.45元大幅低开,随后突然重重摔在2.43元的跌停板上。陈铁铭意识到,时机来了。他迅速抓起桌头的固定电话,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后下令:“动手吧。”随后,他又向另外的几个电话下达了同样的指令。
  一分钟后,大买单将ST兴业的跌停板打开,而每当被抛盘杀在跌停板,就有大单马上吃进,几起几落,ST兴业当天以2.50元收盘。而2.43元则成了陈铁铭收购sT兴业股权的最低价。也就是从这一天起,陈铁铭的收购sT兴业大戏开始上演。
  在陈铁铭的带领下,大洲大举扫入ST兴业股票。厦门大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邱晓勤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道:“买了5%举牌,然后再买了5%再举牌,当时股票已经跌到了历史的低点了,从现在来看呢,我们进去的那个点,切入点非常地好,等于是股票历史的最低点。”到2009年6月,大洲最终以持股54.39%成功掌握了sT兴业的控制权,大洲掌门人陈铁铭被称为“A股买股上市第一人”。这一成功案例开创了中国资本市场通过投票表决控制权的先河,也被上海证监局列入经典案例培训教材。
  收购“sT兴业”的股权,标志着大洲走向资本市场的成功开端。在此之后,大洲在金融投资领域的业务全面开花,创办了润鑫信融资担保公司,还成立了专业从事设立和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的厦门大洲宏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大洲的资本运营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能源矿产、商贸物流的阔步发展,也完善了大洲的产业布局,焕发出蓬勃动力,实现了资源互补、价值最大化的发展战略。陈铁铭说,“充分抓住现在这个厦门有利的发展因素,特别在两岸金融中心这个领域,就是我们能够在金融证券板块多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机,我们壮大企业的同时能够帮助厦门更多的企业发展壮大”。
  陈铁铭说,海峡西岸经济区及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为包括大洲在内的民营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新机遇、大洲将继续弘扬“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理念,在实现大洲集团新飞跃的同时,也为厦门的发展多尽企业的一份责任。
  一颗“厚德恩泽”的心
  身为民营企业,大洲集团并不盲目追求物质利润,而是以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迄今,大洲已投入千万元支持救灾、扶贫、助学、敬老、环保等社会捐助活动,以实际行动主动为社会分忧。非典、汶川地震、台湾“八八水灾”、西南干旱、玉树震灾、闽北洪灾……每一次灾难面前,大洲人用毫不迟疑的行动诠释同胞大爱;援疆行动、金秋助学、关爱老人……每一个动情瞬间,大洲人真诚付出,不求回报:而由大洲全力斥资、倾力承办,已成功运作6届的厦门国际风筝节,不仅是纯公益的全民盛会,更为厦门向世界展示城市形象打造了一张烫金的城市名片。谈起举办风筝节的初衷,陈铁铭说,厦门是个国际性的城市,放风筝这项运动很适合厦门这座有山、有水、有沙滩的城市,风筝节是很好的载体,大洲希望通过风筝节来展示厦门的风采,塑造厦门的城市形象,让世界关注厦门,也关注厦门人。同时,陈铁铭还是最早倡议在厦门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的人大代表之一。
  作为大洲掌舵人的陈铁铭,不仅在企业经营上踏实稳健,同时也满怀社会责任感,在加强两岸企业交流、促进企业合作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杰出的工作成绩,也让他先后获得厦门市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厦门市思明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感动厦门”十大人物、厦门市“十大财经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
  “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上的公益事业,企业力所能及的,要给予支持,这是企业的一种责任。”面对社会的赞誉,陈铁铭显得平和而谦逊。而正是这样平实质朴却饱含温情的话语,让人看到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的胸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4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