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坚持三导向:深化高职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旺军

  摘要:在金融科技推动下,金融类专业就业岗位和工作内容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对人才要求从强调单一技能转向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据此,金融类专业重新定位、培养过程和模式重新构建都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高职教育,金融类专业应从行业需求明确专业定位,以行业标准确定专业教学标准,遵循互惠、互动、互利的原则,引企入教、校企合作,参考行业用工模式构建具有行业特征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行业需求导向;教学标准导向;培育特色导向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規划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金融类专业引企入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项目编号:jg20180626)
  作者简介:张旺军,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金融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 (2020) 01-0093-05
  专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石,专业教学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龙头性作用。金融类专业既有传统性,更具创新性。近年来,由于金融科技推动,金融企业工作流程和工作岗位发生了重整和再造,探索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成为重要且迫切的现实课题。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类别,金融类专业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应坚持“三导向”策略,即坚持行业需求导向,明确培养目标方向;坚持教学标准导向,夯实培养过程基础;坚持培育特色导向,彰显培养质量实绩。
  一、坚持行业需求导向,明确培养目标方向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首要前提是制定整体的专业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建设和发展。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是经济社会的市场需求和高校实际情况,因此,深化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第一策略是坚持行业需求导向,以培养适用人才为核心,前瞻谋划,精准聚焦,重在内涵建设,强化能力提升。
  (一)注重专业方向细分
  传统金融行业分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分支领域。近年来,始于互联网的金融科技,快速融入了AI、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信息传递技术成本大幅降低甚至边际成本为零,促使传统金融业务逐步转向去中心化,企业经营模式、经营流程和工作岗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同时,为资本市场普惠化提供了先决条件,普惠金融呈现爆发式增长[1|。
  从历年来金融类专业就业状况分析,银行业一般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高职毕业生传统的就业领域是证券期货行业,其中,绝大部分从事的是证券经纪人岗位,但由于受到金融科技的影响,自2015年以来,证券经纪人需求几乎为零。而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为保险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13年,保监会发布《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首次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最低学历提高到大专,从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开始,保险业受政策影响呈现井喷式增长。2015年前后,高职金融类专业学生就业保险行业人数从几乎为零至逐年稳定增长。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保险营销员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但保险营销员人均保费收入大幅增长,营销员队伍开始逐步实现换血,保险行业逐步成为高职学生就业主行业。根据CFA协会2017年度《中国金融业人才发展报告》预测,未来几年除了银行业将保持平稳低速增长外,其他行业包括保险、证券、私募、普惠金融、第三方金融等均会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2]。从行业领域分析,银行、证券、私募主要就业岗位对学历要求较高,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为保险和普惠金融。从地域特征分析,高职毕业生的专科层次很难满足一线城市金融行业招聘要求,二、三线城市金融人才缺口,给予高职层次的金融人才较大的就业空间。
  (二)注重核心素养培养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从业人员作为企业和客户之间信息中介,为客户提供信息,线下获客;而在当前金融科技环境下,客户金融信息线上获取成本近乎为零,客户接受金融服务主要目的不再是获取信息,转而是对已获取金融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验证需求。因此,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作模式也相应发生转变,即由简单的信息提供服务为主转为帮助客户筛选、阐释信息,从而帮助客户做出有效决策。为应对这种变化,金融机构人才培养战略需即时做出调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将客户服务与营销合而为一,一岗专能转化为一岗多能,强调人才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人才需求趋向于综合型人才、实战型人才,更强调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所形成的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核心素养体现为以职业价值观(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直诚信、恪尽职守的自觉性等)为内核,以职业核心能力(实践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方法能力、沟通能力等)为主体,以人文素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奉献协作精神等)为基本的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体系。
  二、坚持教学标准导向,夯实培养过程基础
  深化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第二策略是坚持教学标准导向,确保科学规范。即以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准绳,细化课程教学标准;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发挥人才培养方案方向性指导作用,付诸师生力行,切实夯实人才培养过程基础。
  (一)以专业标准为导向
  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体现着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中高职衔接和个人发展要求。
  2018年11月,教育部职成司发布《关于征求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2018年)>意见的通知》(教职成司函[ 2018] 147号)提出,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科学性、可行性并举,突出先进性、引领性”的工作原则。根据文件精神,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融类专业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教学纲领,在专业标准制定过程中,贯彻以下四点精神:第一,按照高职教育类型的办学特点,以金融科技环境下的金融行业人才需求深刻变化为导向,深入探索二者的契合点,有效对接专业标准与人才需求;第二,鉴于金融行业人才更强调人才的成长性和学历要求,在专业标准中强化专业基础和学习能力培养,为学生继续向未来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和更深入的职业培训打牢基础;第三,体现高职教育所负担的社会职责,对接专业标准与当前金融服务业职业标准体系(如金融理财师、证券分析师、保险经纪人等),强调1+X证书制度在专业标准体系中社会培训职能;第四,校企并举、引企入教作为专业教学标准执行的制度保障,通过创新引企入教、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保障专业教学标准有效执行。   (二)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领人才培养过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旗帜性指挥作用,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
  2019年6月,教育部于发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 2019] 13号)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根据金融行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文件精神,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融类专业通过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线融通”课程体系,优化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两个核心”,即核心职业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
  1.理论教学线设置公共课、专业课两个层次,每层设置必修、选修两类课程。为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和自主择业方向,方案突出专业核心课程作用,大幅度增加选修课比重。设置6门核心课程基础上,专业选修课分模块、分学程设置通识、营销、投资、会计和保险等模块;各专业根据专业定位不同,分别设置3至4个参考学程。学生可以根据就业需求和自身特长与爱好,按模块或跨学程选择课程,自主学习。
  2.实践教学线设置B类理实一体课程和C类纯实践课程。B类理实一体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授课;C类实践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连续5个学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课程,包括讲座、沙龙、观摩、专业实践活动等形式,不断强化学生对行业和企业认知,形成企业治理结构与文化认知体系课程,在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前形成价值认同,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为确保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在企业和学生互利条件下,学校通过多项举措优先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执行。
  (三)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与学的基本依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融类专业以职业岗位需求设定课程标准,主要做了以下两大工作。
  1.开发、修订专业课程标准和教案。课程标准紧跟金融科技时代金融行业新变化,重新定位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结合“互联网+”教学手段,优化设计教学过程。指导教师把握课程教学要求,特别是教学目标,科学运用教学手段,精心组织教学资源,规范编写并严格执行教案,确保教学实施效果。
  2.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加强技能标准建设。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融入职业情境和企业文化理念,结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分析岗位(群)技能标准和职业素质要求,形成岗位标准。明确面向职业岗位的准入条件,将其转化为课程目标语言,科學设置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阶段实习方式,每阶段制定的课程标准对接岗位标准,使学生能很快胜任该职业岗位工作,实现良性循环。
  (四)校企合作,引企入教,加强执行力度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融类专业抓住目前政府推动的在线课程和金课建设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核心课程。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在课程建设目标上,为育训并举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和企业培训服务提供“1+X证书”课程资源。
  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部和校方共同组织,企业培训部负责教学,实现工学结合的同时,降低学校师资成本,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包括:采用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模式的“职业心理素质训练”课程;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如金融企业电销部门)开展单设实践周教学的“电话销售”课程;根据对企业了解、认知、认同三阶段设置的岗位认知课程一一“企业治理结构与文化”。
  三、坚持培育特色导向,彰显培养质量实绩
  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在“互联网+”时代,金融类专业建设的关键策略,主要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深化改革,形成一种良性运行机制,培育专业特色。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发办[ 2017] 95号)提出:“以互惠共赢的思想,实现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共同指向。探索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仍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以此为指引,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融类专业在引企入教、产教融合过程中,始终坚持“满足互需、注重互动、追求互利”的三互原则。
  (一)满足互需,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机制
  建立基于校企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需要激发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发展的需求与愿景,才能形成合作的动力,才会更有生命力。动力机制设计应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对人才积累、员工培训的需求,市场开拓与客户关系管理需求,企业文化传播和社会声誉等多方位诉求;学校需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创新专业特色。
  金融类专业特色在于良好校企合作关系基础上的产教融合制度建设与执行。校企双方秉承的“首要原则”是校企并举,双方主体地位平等,校企双方共同主导产教融合过程。明确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实现双赢甚至三赢。在每项校企合作协议中,充分考虑和协调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利益诉求,并以此为导向,寻求校企双方合作的基础,保证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实施。
  (二)注重互动,产教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
  金融行业监管要求高,“引企入校”建设校内营业部存在法律障碍。现实选择是创新“引企入教”模式,促进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形成有效的产教深度融合运行机制。
  1.创新引企入教模式,构建合作育人机制。在管理机制上,根据金融类专业就业分散化特点,校企合作必然体现为多企业共同育人。校企合作联席会议作为协调组织,组织协调教育教学过程。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组织者,主导设计产教融合方案,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对产教融合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双方共同设计专业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运营产学研平台,共同实施教学评价,保障学生培养质量对接企业人才需求。   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上,校内外实训基地严格实行功能差异化定位,实现“引企入教”。校内实训中心核心功能定位包括协调组织合作育人教学活动、开展金融行业共性实践教学任务实施、企业员工培训与企业团队孵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校外实训基地核心功能定位包括需运用企业资源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企业个性化实践教学活动、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
  在实践师资保障上,校企共建实践教学教师资源库。校企共同选拔一批优秀员工组建一支稳定的实践教学队伍。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组织,主要由企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2.“岗课证”相融通,教学做一体化。学校探索“岗课证”相融通、教学做一体化,使专业建设紧跟行业快速变化趋势,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循环。
  金融企业必须紧跟科技发展,企业员工岗位转型替代周期甚至低于一年[3]。行业快速变化引领职业标准常态化升级,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括金融理财师、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等考核标准和考试大纲随之不断更新。在此背景下,金融类专业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革新:其一,强化专业基础;其二,在制定课程标准时,紧跟行业标准,认真全面分析岗位要求,结合证书所反映职业标准,“岗课证”相融通,使教学标准和内容紧随行业变化。
  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学企双向选择”“学生全员参与”和“全程带徒”等机制,坚决落实带徒工程,严格执行“学练合一”“强化技能与职业认证”和“顶岗实习”等三个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积累,在顶岗实习阶段,通过岗位训练,培养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质,巩固职业能力,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3.探索团队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根据金融行业用工团队化、事业部化的趋势,学校探索运用学习型组织管理科学技术理论,引入企业团队管理模式,建立团队学习和企业用人相结合的机制.采用以专业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团队教学模式。学校将有共同职业发展与就业意向的学生组成团队,与企业实践指导老师直接对接,建立团队孵化基地,实现团队共同培养与团队移植就业相结合。
  (三)追求互利,产教深度融合的共赢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互惠多赢机制是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结合金融企业性质和高职教育学历层次,企业主要诉求包括“量身打造”适用的风险管理、营销、运维、客户服务人才,培训员工,帮助企业创新经营模式以及依托合作关系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和提高知名度服务等。学校期望依托企业的经营平台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获得真实的现场教学环境,了解行业企业最新人才需求,建设实践教学师资团队等。学生希望保障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
  鉴于金融企业用工制度和企业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校企合作框架下、考虑共性的基础上,更注重企业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建设实践教学和员工培训机制与平台,与企业共建1+X证书制度,实现企业员工层级与证书制度的挂钩,保障学生和企业员工晋升与能力相匹配。在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中,针对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和业务内容,开发个性化需求的课程,满足在校学生学历教育需求的同时,将共建专业课程融入企业培训课程体系,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支持。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校对不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采用不同的选修模块,学生选择某一模块后,各个企业不同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保持实践教学的统一性和学生的稳定性。通过共性与个性平台共建,突出企业个性化需求,提高企业新员工留存率,降低企业招聘成本,同时,有利于学生稳定的职业发展规划,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在可預期的未来,金融科技仍将不断推动金融行业快速革新,人才需求数量和规格还会快速变化,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只有坚持三导向,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才能保障专业发展与时俱进,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立钧,周瑾,王建平,等.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发展白皮书(2019) [R].北京:普华永道,2019:14-15.
  [2]罗兰贝格.中国金融业人才发展报告(2017) [R].北京:CFA协会(CFA Institute), 2017: 16-22.
  [3]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13-120.
  [责任编辑 秦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48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