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脱贫攻坚下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贫困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民族地区高校作为贫困生数量较多的教育机构,在践行脱贫攻坚政策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也关系着贫困生的教育质量及未来发展。就目前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贫困现状来看,由于扶贫体系、模式乃至方向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弊端,诸多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在后续帮扶活动中应针对现存问题加以改进完善,致力于突破当下民族高校贫困生贫困局面。从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特点出发,针对贫困生贫困现状及解决办法展开分析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脱贫攻坚;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8-0065-03         中國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脱贫攻坚是基于整体社会和谐平衡发展诉求而提出的现实政策,具有促成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在这一政策导向下,民族地区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输送阵地,需要针对贫困生帮扶问题进行创新实践,以承担起更深层次的育人、助人职责,进而达到通过教育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最终目的。
   立足于当下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特点及现状,提出关于提升帮扶力度的几点策略,以期为后续脱贫攻坚举措的有效践行提供参考。
  1  黔南州高等学校贫困学生人数统计概况
   目前,黔南州共有6所高校,分别是黔南A学院、黔南B学院、黔南C学院、黔南D学院、黔南E学院(民办)、黔南F学院(民办)。
   根据调研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近4年这6所高校的学生贫困人数占比情况。其中,2018年贫困生占比较大。
  2  民族地区黔南州高校贫困生的特点分析
   黔南州6所高校的贫困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家庭总收入低,父母劳动能力薄弱;家庭子女人数较多大多数,都是3人以上;学生的父母亲离异或是一方死亡等造成的单亲家庭;因家人患重大疾病或是因自然灾害导致家庭返贫。这些学生在经济条件方面明显落后于普通大学生群体,难以支付高校教育费用及期间产生的生活费用,他们的家庭更容易陷入入不敷出、顾此失彼的困境。
   第二,受脱贫意识影响,黔南州高校贫困生群体大多对未来发展有较为清晰的规划,但同时也更容易受到现实经济压力的冲击,焦虑倾向、自卑倾向也更为明显。
   第三,由于受教育条件基础与普通大学生存在一定差异,黔南州高校贫困生群体通常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才能够在学习成绩上与他人持平或优胜于他人。例如在英语的学习中,与从小生活在双语教育环境中的大学生相比,贫困生的口音短板更明显。
   第四,贫困生在社会实践、兴趣特长培养等方面能够接触到的资源远低于其他大学生,容易造成交流能力、自我展示意愿等方面的弱势[1]。
  3  黔南州高校贫困生的贫困现状分析
  3.1  教育扶贫体系不全,帮扶力量难以发挥
   目前黔南州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中,缺乏针对性和帮扶片面化等问题普通存在,直接影响着扶贫力量的发挥,甚至对扶贫资源造成了一定浪费。例如大部分黔南州高校仍倾向于以助学金、奖学金发放等“输血式”资助形式来帮扶贫困生,而在学习能力建设、就业及创业帮扶、精神支持等方面则一直呈空白状态[2]。在这一势态下,贫困学生在校内能够接受教育支持,但离校后容易因缺乏后续驱动力量而暴露就业短板,进而返贫,导致教育扶贫前功尽弃,不利于形成良性循环。
  3.2  扶贫模式呈同质化,帮扶功能受到削弱
   从当前黔南州高校主要应用的贫困生帮扶模式来看,民族文化特色弱化、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明显,不利于帮扶功能的有效发挥。一方面,部分高校选择直接沿用政府、企业的扶贫方案,忽略了高校特有的教育职能,导致高校机构特点无法作用于帮扶功能当中。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忽略了自身所在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在扶贫模式上与非民族地区逐渐趋同。民族传统文化无法作用于帮扶功能当中,直接制约着民族教育扶贫工程的深度建设[3]。
  3.3  就业指导力度欠缺,持续帮扶链条不全
   就业指导既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所需要获取的扶持资源之一。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受阻的程度随之增长,亟需以完善的帮扶链条作为发展支撑。但目前民族地区高校针对贫困生的帮扶工作仍大多停留于表面,即提供学业经费扶持,在就业指导方面提供的力度相对欠缺。甚至由于就业帮扶意识的缺失,忽视了整体帮扶链条的构建,导致贫困帮扶工作大多仅止步于校内,缺乏长效发展机制[4]。
  4.1  完善教育扶贫体系,提高帮扶精准程度
   应从根源上优化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帮扶效果,从完善教育扶贫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下措施。
   第一,针对高校所在民族地区建档立卡,为贫困户设立专门的扶贫招生计划。例如针对符合帮扶审核条件的贫困学生制订专门的招生计划,适当降低录取门槛,让其进入民族高校的民族班学习,并安排其所在院系以非公开的方式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和帮助。
   第二,民族地区高校专任教师要主动关注贫困生的学习动态,加强对其学习的监督和专业课辅导。可以安排少数民族教师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解专业性强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针对贫困生开展帮助其开阔视野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培训项目,推动其职业能力建设。
   第三,通过精神关怀与鼓励等形式,帮助贫困生群体缓解焦虑、自卑等负性心理,使其以更好的心态应对未来发展,达到持续性帮扶目的。
  4.2  主动发掘教育优势,充分融合民族特色
   民族地区高校既具有民族特色优势,也具有教育职能优势,因此可以从发挥特有优势的角度推进解决贫困生的贫困问题[5]。    第一,结合市场人才需求,主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贫困生群体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策略,加强专业分类指导。发挥传统文化专业优势,打造兼具民族文化基础与高素质教育基础的人才输送渠道。
   第二,结合高校内部专业性质、优势开展对应扶贫项目。例如具有农业发展优势的民族地区,可与具有农科教优势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定点输送创新创业型贫困生人才,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扶持地区性经济建设[6]。
   第三,着重挖掘当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区特点的文化品牌。高校贫困生作为兼具文化生产能力及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可在这一产业链条当中担任重要职责,从而解决后续发展问题。
  4.3  建立完善贫困帮扶机制,落实后续帮扶举措
   鉴于就业帮扶在整体扶贫体系当中的重要性,民族地区高校还可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机制,将后续的帮扶举措一并落实到位[7-8]。
   第一,组建高质量就业指导队伍,在充分跟进当下就业形势的同时,根据个体差异为高校贫困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包括专业指导、实践指导及心理辅导等。
   第二,打造“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就业帮扶模式,面向有求职需求的贫困生进行技巧、观念方面的讲解。举行贫困生专场招聘会,直接向意向企业输送人才,解决贫困生就业困难问题。
   第三,针对专业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可启动相应的深造资助计划,鼓励这类学生继续学业,充分提升其综合能力。
  5  结束语
   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政策的重点践行地区,其高等教育机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地区乃至社会的发展。针对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的帮扶举措,既有助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有助于直接带动民族地区的结构性发展。
   在切实贴合需求、紧密围绕政策的前提下,做好统筹规划,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实际贫困问题,打好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高英.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教育精准资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3):183-185.
  [2]李子华.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扶贫:逻辑起点、实践困境及路径转向[J].青海民族研究,2019(3):57-62.
  [3]梁菁.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对策探析[J].新西部,2019(5):122-123.
  [4]尚婷,冉永琴.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基于重庆某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J].社会与公益,2019(8):26-31.
  [5]沈万根,马冀群.民族高校参与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8(3):27-32.
  [6]唐文红.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民族地区高校能力发展性资助育人的现实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7):67-69.
  [7]陆铭宁.对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扶贫的对策思考——以西昌学院对口扶贫凉山州布拖县为例[J].城市建设与商業网点,2009(26):47-49.
  [8]梁军,马明飞.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扶贫机制创新[J].高教论坛,2017(9):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49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