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董晓荣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各个学校也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给予了高度重视。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考查指标,在践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阅读教学的提升是重点。因此,本篇文章将会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重要意义展开论述,通过情境导入、合作学习、多媒体运用等教学方式,为学生呈现丰富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率;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2-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55
   汉字是打开学生通往情感世界的心灵窗口,是阅读其他一切书籍所可以依靠的肩膀。语文是一门具有理性哲学的美学艺术,正是通过对一个个故事细小的阐述,深刻地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关怀与热爱。因此,为了能够将这种艺术形式呈现在学生的世界当中,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注重小学语文的教学基础,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一、重视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意义
   (一)从民族文化看语文教学的百年传承
   语文教学在中国千年的文化世界当中,一直源源不断地传承着,无论是古时老夫子教书,还是现在的语文教师,他们都拥有着深厚的文学知识,运用自己的方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铸造出一座宽广的虹桥。
   汉字文化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经过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呈现出了当今辉煌的文化,就算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国家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秉承着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继承,从中国角度来看待未来一代的发展教育。从这一层次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打造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
   另外,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字理解能力,无论是对文科性还是理科性的课程,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强有效性的学习。
   (二)通过问题假设,感悟人生哲理
   小学语文阅读是最能够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教学内容,如果说学习汉字和拼音是为了给学生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那么,教材课本当中的文学作品就拥有着时代的精神和可贵的教育意义。尤其对是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来说,国家日益富强,社会和平稳定,九年义务制教育给学生带来了太多的成长空间,教师应该通过一些方法幫助学生加快知识点的学习,引用问题假设的教学情境,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问题导引下开展阅读,不断提高思考能力,学会从多个层次来看待问题。
   例如,在讲解《触摸春天》这一篇教学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的形式来板书课题,让学生观看一组关于春天的图片,展示盛开的蒲公英等一系列的景色。紧接着,教师可以这篇文章当中的盲童为主要对象展开论述,从本篇课文中找出两个线索,一条是安静的举动,盲女孩在触摸的引导下抓住了一只蝴蝶,但是她又将这只蝴蝶放生了,并且再次仰起头张望,以此来表达她渴望拥有一道光,可以感受这个绚丽的世界。另一条则是从作者的感受出发,从惊叹到感动,再到对人生发出感慨,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
   (三)语文阅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语文虽然是一门文学性的学科,大部分时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课文讲解,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语文课堂的设计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可预留出一部分的时间,通过组织课外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开展一次阅读分享大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者是感兴趣的书籍,以此来帮助自己强化阅读的兴趣。学生在与他人进行阅读分享的同时,也可以对另一个未知领域进行了解,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广度,提高个人的学习认知。
   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多种多样的,征文大赛和演讲大赛都是语文阅读的开展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口才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发扬自己的文学特色,不断地加快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所以说,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是必要的开展环节,阅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
   二、情境导入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情感哲学
   文字总是像一双无形的手,用它看似毫无波澜的语句,轻轻地挑动着一个个读者的心灵。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拥有着充实的生活经历和对事物细致的观察,以自己在成长道路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为核心,把毕生的情感都挥洒在汉字的叙述当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想让学生与作者所描述的情感达到心灵上的共鸣,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从作者的生活背景,从故事的创作背景出发,烘托课堂的教学气氛,为学生打造一个又一个朴实而又具有光彩的情感世界。
   在传统意义的教学模式上,教师并没有将素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当中,而是在不更新教学理念之下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观念在本质上并没有错误,但是它没有体现出时代更新的价值观念,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所以说,语文教师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充实自己的文采,用现代教学理念来更新自己的育人理念,为学生呈现出更加强大的责任心。
   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教学当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汶川大地震的一段视频,向学生展现2008年的那一场八级地震,它夺取了无数无辜人民的生命,拆散了无数个圆满的家庭,热心人士和消防战士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一个个需要拯救的生命。这样通过视频的方式来给学生心灵以最大的震撼,让他们能够快速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紧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文字的赏析,从“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深刻地体会到一个父亲为了寻找地震中的儿子所做出的超越身体极限的举动。    (二)引用作者背景,突出课文内容主题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智力的发展时期,他们并不能感受到战争所带来的残酷和社会当中很多争夺名利的复杂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当代的文学作品,与作者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最好的教学方法便是从作者的生平背景出发。这一情境的导入,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只有真正理解一个人,才能够明白其所创造出来的文学价值,从字里行间当中搜索出当代文学作品所产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作品背景的引入也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功课,通过自身的快速描述,为学生展现一个更加丰富深厚的世界,为课本带来更多的文学价值。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意义,便是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要想真正达到情感的锻炼和提升,就要从主动学习做起。而教师所能做的便是转变现有的教学方式,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当中,通过开设多种多样的兴趣活动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方式,愿意跟随教师的脚步开展自主阅读。
   具体的课堂安排是,教师可以与其他语文教师展开教学方法的交流,通过互相借鉴对方的思路和教学方式,不断地发现自己在教学目标设置当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带有着强烈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能够树立强大的责任意识,既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要在课堂上不断指引他们的思想,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自信心,只有不断尝试和改良,才能够寻找出更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案。
   (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情感表达
   小学生正处于性格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对于周边的事物充满著无限的力气和好奇,教师可以将这一学习特点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一般教材内容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开展的单元学习组合,里面有四到五篇文章。教师可以在单元学习之后开展一个阅读分享大会,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开展更加丰富的趣味活动,向同学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和阅读后的喜悦,增强自我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情感的正确发挥。
   情感教学是一种美学形式,可以充分帮助学生运用理性和感性的认知,对周边的人和事物产生更加美好的想象。就如美学电影一般,导演总是能够从生活中找出电影的元素,但是又不断地丰富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使它们更加饱满,突显出个人的主观意识,给人们带来美好感受。
   语文课文的题目便是这样的一种情感流露,作者总能运用细腻的话语为学生展示一个个跳动的字符,吸引着学生不断地阅读和向前。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情感的流露,只有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生活,才能够培养他们对于景色、人物和世界的感受能力,养成个人的情感意识。
   (三)设置合作小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好读书,读好书。阅读是一个人一辈子成长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常常与阅读做伴,那么他将会更加深刻地热爱着阅读。教师在开展课文讲解和名著导读过程当中,完全可以通过成立合作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对好词好句进行正确的赏析。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种不同的想法,通过集合组内成员的智慧,让阅读分享所得出的道理以滚雪球的方式越滚越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可以得到极快的提升。
   四、结语
   综合上述,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加快学习方法的应用,让学生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发,继承更加具有时代意义的传统文化,帮助自己不断革故鼎新。作为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师要秉承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能力的提升,让他们能够尽情地在文字的世界里翱翔。
  参考文献:
  [1]张宇.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2]张彩虹.如何运用非智力因素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J].学园(教育科研),2011(23).
  [3]魏小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49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