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人为本视域下初中教育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戴晓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显出其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人本理念在初中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当今初中教育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相关初中教育管理的创新策略,分别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与表达能力、为学生创设人本教育的大环境三大策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  初中  教育管理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19-0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进程中,要着重关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党的教育规划方向,明确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途径方略,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自身价值的理念。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来促进社会发展的事业,需要全面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义务教育是我国实行的普及化的基础教育,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不管是哪一阶段都需要将重视人、理解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在初中这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在以人为本的落脚点上进行教育管理,将人本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一、“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概述
  (一)实施“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概念
  “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强调将学生、教师作为教学管理的重点,在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上大力发展人,从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中,改变以往学生的地位,将学生作为管理者来进行自我管理,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主体。“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发展,目的在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二)“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的意义
  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标志性产物,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时代的产物,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模式。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人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和创作性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主观意识和全面素质决定了社会未来的发展状况。社会发展需要拥有创造思维和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逐步发展,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不管是教学管理还是学生管理,都需要不断更新的管理理念,不断进步的管理方法。正确的管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是为教育提供保障,促进教育向良好的态势不断发展。所以,在社会进步的同时,实施紧跟时代发展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和模式是现代基础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而“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就是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
  二、人本理念在初中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以人为本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
  在新形势、新时代下,在初中教育管理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分数至上观念,而将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教育目标。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诉求。只有将学生从规则的服从者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才能从终身发展的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必须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简而言之,充分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教育理念,对于构筑合理的初中教育管理秩序,是十分重要的。
  在当今许多乡村地区的初级中学,教育管理现状依然十分堪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管束困难、教育有效性低等问题层出不穷。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校也常常呈现出“混日子”的学习状态,甚至捣乱课堂、破坏秩序,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生活。想要解决这些普遍、长期的问题,推行人本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增強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与他人的交往能力,也是初中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二)以人为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中学阶段是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或者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基础,教育就像盖楼,只有打好地基才能保证楼房的质量。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着重强调以培养人才为核心。真正的人才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全面发展,具有德、智、体、美、劳等各项素质要求,才能成为为国家复兴、民族振兴发挥作用的合格人才。以学生的自身发展为教育根本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理念,是完善素质教育的保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管理作为贯穿教育教学始终的大管理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将权利逐渐转移至学生手中,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获得情感教育、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多维度的素质提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要求不谋而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保障。
  (三)以人为本是紧跟时代发展、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保障
  人才强国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强国战略,人才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只有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能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痛点,而作为为高等教育输送生源的基础教育何尝不是“钱学森之问”的始作俑者呢?在中学教育阶段,重视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的教育才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主动意识的人才的保障。人才不是一日培养就成功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就紧跟时代发展,顺应时代需求培养基础阶段学生的创新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尤其是中学阶段的人才培养,是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关键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培养能够自主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具有发展意识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发展和探究下,才有可能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保障。   三、人本理念指导下初中教育管理创新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自我管理能力,如何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看待与开发学生这一能力,就成为创设一个良好的初中教育格局的关键一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创设良好的训练与培养氛围,需要学校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展开工作内容:首先,学校以及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从传统的“教师管、学生学”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将管理主导权交还给学生。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辨别与分析能力,因此“放权”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掌控的成长方式。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设计与自我规划。让学生认识他们自身的优势与缺点,在认识了自己的基础上探索个性化的人生规划。比如,开展以人生职业规划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班会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对人生规划的意识。第三,教师要注意引导方式的正确性与多样性。学校可以多方面多层次地组建学生管理活动,开展诸如制度制定学生会议、校园纪律考评检查小组、课内外探究活动等多面性的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与表达能力
  当今的初中阶段教育,情感教育总体来说是缺乏的。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更多倾向于文化课程的教育,而对学生身心情感能力的开发培养则相对欠缺。尤其是在一些乡村初中,学生的情感感知与表达能力与城里的孩子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未来的人际交流过程中也处在一个被动的弱势状态。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的情感为导向,只有确认并且渗透了人的情感的教育,才能够称为人本教育。首先,教师要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背景资料,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基础。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情感丰沛,需要有人对他们的情绪做一个正确科学的引导。而由于年龄、代沟等原因,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透露给父母家人,甚至产生排斥与人沟通的问题,教师的适当引导作用在这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放低姿态,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心灵世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学生主动打开心扉、运用情感的意愿与能力。第二,教师一定要切实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结合各类事件发生的背景,对症下药地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第三,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情感交互的环境和氛围,比如开展情感主题班会等活动。
  (三)為学生创设人本教育的大环境
  以人为本教育格局的形成,不是单个的教师或者学校能够促成的,而需要整个社会的合力作用。相关的部门做出相应的统筹决策,各个地区的学校在同一的目标下合作,联手创设良好的人本教育大环境。总得来说,初中学校应有以下几点策略:第一,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创造一个人文氛围浓厚的教育环境,以契合整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风格。文化环境氛围的营造包括实体的建筑、雕塑等,也包括软性的校园精神、校训校规等。第二,对于校园软文化的建设尤为重要。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个体的思想精神可塑性非常强,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思想意识发展和完善的关键因素。因此这个阶段的精神文化教育十分关键。比如,开展追风少年、进取少年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征文活动等,都是很好的校园软文化建设。学校在确认学生主体的前提条件下,对于校风校纪的建设应落到实处,使学生身处有所规约也有所熏陶的人文环境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文化的教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以终身长远的眼光来培养学生优良的精神内涵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
  结语
  人本理念在初中教育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在该理念下创新初中教育管理,就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学校以及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将管理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设计与自我规划,且引导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方式的正确性与多样性。第二,在普遍缺乏情感教育的现实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与表达能力,为学生创设情感交互的平台,引导学生表达与运用情感。第三,以人为本教育格局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的合力,社会学校应建设良好的人文文化环境氛围,教师应以终身长远的眼光来培养学生优良的精神内涵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总之,初中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充分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教育理念,对于培育人才、构筑合理的初中教育管理秩序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丁志勇.新时期初中教育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40.
  [2]刘有助.人本教育视域下的初中教育管理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20):89+96.
  [3]周丹.谈以人为本的初中德育教育管理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83-84.
  作者简介:
  戴晓波(1974-),男,汉族,浙江台州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中学教育教学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8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