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与“金课”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永旭

  【摘要】建设新时代“金课”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改革主题和方向。其中,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保证。本文立足于新时代的发展,从高校课程教学中的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重构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结合,探讨提升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服务“金课”建设。以期各高校能够将课程教学评价体系重构与“金课”建设落到实处,为今后课程质量的提升以及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课程教学  质量评价  定性分析  金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03-02
  教育的生命线就是课程教学质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课程教学对学校、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影响都不容忽视。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等会议中指出,目前要想全面提升大学教学质量,其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提升课程质量,即金课代替水课;随即教育部便印发相关打造金课的会议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任务,将课堂教学质量切实提升。所以,对于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完善和与实际相互结合,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各项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1.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际情况阐述
  最初在北京师范大学试点单位进行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体系形式,该形式能够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实施有效评价,并且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作出有效衡量,是公认最早的课程教学评价,为今后课程教学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随后伴随信息技术逐年发展,我国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也在创新发展,大部分高校都成立自己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体系主要涵盖了以下四方面:设置评价指标、落实评价过程、计算评价结果、运用评价结果。总体来看,当今社会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确实帮助其提升教学质量,但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逐年的向阳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已经无法积极引导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对于教师推出金课创新课程也有一定阻碍作用。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与重建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中的首要任务。
  2.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评价过程实施受到局限性限制
  在目前大部分高校实施教学评价体系期间,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教学督导和学生三个方面,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评价体系存在多元化性质,并且能够将教学全方面包含进去,但是实际运行期间还是存在很多明显的问题。在学生实施教学评价体系过程中,对评价体系理解得不全面,同时还缺乏评价经验,对待评价存在不认真和结果不准确的现象。甚至有些同学在进行评价过程中,对于教学较为严厉的教师,学生都存在不良心理,并且在评价期间存在不谨慎的问题,听课不深入,打分碍于情面,很难展现出具体的情况。督导听课评课实际上是根据工作量,按照学科进行评价,很难保证多人多次对同一个老师进行评价,打分存在一定的偏差,听评课中任务量较大,很难对全员实现效果的概括与体现[1]。
  2.2缺少科学的计算过程
  在目前计算评价结果所体现的内容方面,大多数的高校主要采用定量计算方法,采用自行制订的评价指标对教师进行打分,并通过全体教师打出的总分计算教师最后的评价结果,但是这种结果所体现的评价计算过程有着一定的限制,同时在实际实施评价期间,对每位老师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是非常困难的,很难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真实能力和情况,因此,很难从成绩上看出教师的教学质量,这种现象的出现反而很难反映出教师的真实情况,从而造成评价作用被削弱[2]。
  2.3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高校课程的性质和类型多种多样,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也有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和核心学科,但大多数高校在课程教学评价的体系中,一般都选择相同的体系作为评价标准,并没有将各类课程的教学不同点与教学特点融入进去,所以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很难将这些存在不同点的教学课程归纳出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就难以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体现出来。
  2.4评价结果缺乏有效的运用
  由于一些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期间一般都会将重点放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而没有在评价反馈上实施重点关注,这样也会难以将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如在实施评价体系期间,学校一般会将教师所合算的绩效结果和评价结果较为优秀的内容作为教师的评价依据,而没有将其融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只把这些所评价的结果提供给教师,而没有将评价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一并告知,并且也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案。
  3.重构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1总体设计
  在设计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过程中,想要从总体的设计上将原来的评价体系加以改动,并且需要教务处的辅助,将评价指标统一并实施,以此来科学计算出评价结果,充分地调动各学院的积极性,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案。教学评价体系新的设计应该充分地调动参评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对同行和督导在评价过程中赋予更高的责任,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而从总体评价指标建设方面来看,这种新型的评价体系需要结合反馈机制来实施,并且融合评价定量和定性分析,在进行评价过程中,具备更强的科学性,才能更加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3]。
  3.2优化评价实施过程内容
  在评价体系实施期间,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采取数学中的建模统计思想进行,以此来明确评价体系中三个评价主体的计算方法和权值,在计算过程中,把定量和定性分析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有效地消除评价在实施期间所具有的个人情感和个人关系,以及对问题的看法、认知水平等个人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减少误差的产生,提升总体课程质量评价效果。
  (1)利用三种评价方法,结合教师、学习督导和学生三个方面,确定评价体系中的权值,其中教师与督导分别占据30%,而学生评价权值占据40%。   (2)比较法的应用。在评价期间,需要利用定性分析法对教师进行优、良、合格、不合格等四个等级的评价。其次,与较为熟悉的团队相比,可以得出评价的结果等级。同行和督导再与高校内部所有在二级教学单位中任课的教师实施比较,学生与其所学习的课程全体任职教师进行比较,并且在评价体系实施期间,每一方都需要对教师定性为四个评价等级,分别为优秀、优良、合格与不合格,并且评价指标也可以在各评价中进行参考。
  为了客观的评价,要严格管理优秀等级的比例,以免出现“老好人”的现象,在进行同行与督导评价时,优秀等级的数量由二级教学单位控制当年学校本科教学课堂任务的在编数。
  3.3评价计算办法的重构
  为了构建新型评价体系,需要在该体系的内容上提出新的办法,并且对教师的总体评价得分按照年度计算,而督导的评价结果需要根据督导委员会进行计算,并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向上级提交,其结果就是当年教师与督导评价的最终结果。而学生评价需要教务处结合学生所学课程的内容实施多次组织,并分别计算出教師的评价结果。通过数学建模计算可以得出每个教师的三方评价得分,以年度为单位,100分定格为优秀教师,并且在四个等级分数设定中分别定为1.0、0.8、0.6和0.5,在教师、学生和学习督导三方面实施评价,需要明确教师与督导的参与率都需要在百分之百的比例上,但是学生方面参与的评价一般都与教师学生的互动情况、教学质量等有关,因此,在进行同行和督导评价计算过程中,都按照100%参与计算,并取得其中最后的评价分数,而学生评价结果在计算期间,一般计算方式都会采取阀区间系数作为辅助。
  3.4改善评价结果的应用
  在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期间,其改善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教师在此评价体系的促进下,完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升相应的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标准不断向“金课”的水平靠拢。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同时,还要安排专业的专家组对评课得分中的后5%的教师进行听课,真正有效地对教师进行辅导辅助,学生也能够结合教学管理系统的相关应用,实施对教师教学的有效评价。其中教师、督导和学生三个方面的评价可以通过留言系统来完成反馈,然后利用大数据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教师收到评价结果后可以依据三方评价对自身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对课程进行完善,从而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师开展实施金课课程。
  4.高校建设“金课”路径
  4.1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
  高校应当将所需求的中心定格在“金课”建设方面,以此来提升“双师型”教学队伍的教学质量,改善与优化目前高校的教学团队结构,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训的办法提升整体高校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另外学校也需要为本校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与教学实践机会,可以根据教学情况,促进教师进行与企业相关项目的研发,让一些优秀、骨干教师多参与一些国际与国家的相关教学培训,建立资金奖赏政策,以此来促进教师队伍的长期发展。并且学校内部也要聘请专业人员、专家以及优秀企业家等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金课”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人才保障。
  4.2创设校企合作的模式
  学校首先要根据教学情况,成立指导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在于为课程的创建进行指导,成员包含各个学科负责人员、教育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等,以此来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的发展需求来创设“金课”的教学内容。其次是与企业发展与建设要求相互衔接,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与企业建立长期深入的联系与合作,为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社会场所,在教学实践中将企业建设的环境、工作过程与文化背景融入进去,将岗位培训机制完善和创新,以此体现教学中“金课”的重要地位。另外需要将课程的教学结构加以完善,有效构建各个课程教学的衔接与关系体制。最后需要将课程的总体模式加以创新,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支持下,在课程标准制定上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并且结合岗位的实际需求来明确教学内容,以任务导向、行动指向为教学方式、线上与线下合作的教育模式,体现“金课”创新性的特点,进而体现出高效的教育特点。
  4.3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金课”的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强调培养人才的重要性,然后对社会人才的培养目标加以明确,改善教学环境,努力培养高素质、高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而在高校育人的实际教学环境支持下,高校也需要将德育教育构建进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结论:
  对于传统教学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创新是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只有改进评价体系才能有利于促进教师参与教学课程改革、投身到“金课”建设中来。本文通过对教学课程质量中的评价体系改进方法的探讨,提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在这种基础上才能提升并展开更好的教学数据评价,结合多种智能评价体系进行开发和利用,为高校中的教学质量和评价体系做出更好的保障,同时为现代化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翔,韩响玲,王洋, 等.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与“金课”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5):43-48.
  [2]刘卫东.基于目标-过程结构关系的课程质量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7):43-51,73.
  [3]马浚锋,罗志敏.什么是大学“金课”:学生如是说[J].江苏高教,2019(5):60-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8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