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炫 吴奕渠 代丹 宋政

  摘要:本文就大学生中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具体表现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一、 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特点分析
  1、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强烈
  由于专业的需要,从事艺术行业的人,自我意识强,尤其是艺术类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会刻意求异,体现独特。70.34%的艺术类大学生表示:在作品的创作上更加倾向于自己独立完成,这样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实践和创造能力强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敏锐活跃,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较一般大学生强,对事物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创新意识强。尤其艺术类大学生在高校的鼓励和教师的指导下,经常参加各类比赛和实践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实践和创造能力。
  3、个性鲜明且情感丰富[1]
  艺术类大学生受专业理论知识的熏陶,思想上富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有时甚至带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调查中显示,67.21%的艺术类大学生往往会因为学业、就业、家庭等多方面微小的变化而产生挫折感,影响自身的情绪。
  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表现
  1、 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
  艺术类学生由于长期接受西方文化和“艺术无国界”的教育,加上思想活跃前卫,他们普遍不关注政治。调查中,47.34%的艺术类大学生表示不会主动关注国家时政,甚至有18.98%的学生对高校中开设的政治理论必修课表示强烈抵触。这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明显偏低,理想信念模糊。
  2、 物质消费较高,吃苦精神不足
  一方面,因为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必要的开支要比普通大学生的大很多,因此,学习艺术的大学生中大部分是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这使得他们未曾经历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所学专业实用性强,社会实践所得的酬劳会比普通专业劳动者高很多。某种程度上滋长了拜金主义倾向。
  3、文化素质不高,知识面狭窄
  艺术类大学生专业情结浓厚,对自己本专业的学习主动性特别强,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往往忽视了文化基础理论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素质。
  4、集体观念薄弱,纪律性不强
  强调自我、喜欢标新立异是艺术类大学生的共同特点,他们缺乏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调查中发现,有86.15%的艺术类大学生曾有随意迟到、旷课、夜不归宿的现象。
  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原因
  (1)思想特质的因素
  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特质上有着不同于一般普通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导致其在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容易出现偏差,容易脱离实际而过于理想化。
  (2)生源质量的因素
  由于艺术类高考的特殊性,大部分考生过早地放松了对文化科目的学习,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素质偏低以及政治意识薄弱的现象。
  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原因
  (1) 教育质量的因素
  现阶段,高校中“两课”教育的普适性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有91.45%的艺术类大学生曾有“两课”旷课的想法,逃课的原因为课程内容和讲授方式过于无聊,无法激起学习兴趣。
  (2) 教育队伍的因素
  长期以来,高校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由辅导员和“两课”教师来完成,有部分专业老师的言行与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未能实现高校中全员育人的功能。
  (3) 教育手段的因素
  更多的学生期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局限于课堂上的填鸭式教育或辅导员的单独邀请。由此可见,教育手段单一是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强化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
  艺术类专业的授课形式往往都是一对一或小班上课的形式,因此专业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最为紧密。专业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应当肩负起育人的使命,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风向标。
  2、增强“两课”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对思想理论教育的认同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艺术类大学生对“两课”的抗拒心理已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改进“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艺术类大学生“两课”教育的针对性,寓教育于引导,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升此类学生对思想理论教育的认同感。[2]
  3、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发掘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艺术类大学生性格活泼,多才多艺,热衷于参加各类活动,因此,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提高其实效性。同时,开展有质量的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增强其政治意识。如举办以革命历史题材或民族文化为背景的“红歌大合唱”,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强化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3]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为迎合艺术类大学生求新求异的思想特点,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对他们加以思想引导,尤其网络平台最为重要。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利用网络树立典型,开设“红色微博”开展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帮助和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的树立积极和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沐牧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殊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2]李卉,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不足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5)
  [3]黄婧等,探析高校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模式[J],科技风,2011(3)
  作者简介:蔡炫(1983―),女,汉,广东汕头人,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