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急救社团的大学生急救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淑寒 唐萌 邹霞

  摘 要:目的:观察急救社团对大学生急救能力的培养效果,总结经验,为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利用互联网平台与急救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基于大学生社团,对某高职院校的61名急救社团的大学生进行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采用调查问卷检验干预后效果。结果:培训后大学生急救原则、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急救能力得分和急救素养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救社团对大学生急救能力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急救能力的传播。(2)线上线下结合的急救培训形式,能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急救知识和技术的传播。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急救知识;急救技能
  当今社会日益增多的突发事件和社区各种慢性病的急性发作,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急救强调的是“第一时间”和“第一目击者”,因此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社会公众的急救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众多研究显示,我国居民对急救知识需求强烈,但急救知识技能及其实际应用能力掌握较差。如何通过更高效的形式传播急救技能,提升全民自救互救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近些年来急救知识普及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健康中国的目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强,能够快速习得专业技能,从学生阶段就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教育,既能让他们掌握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使其终生受益,促进急救知识与技能的传播,又能增加急救人力资源储备。间接影响和帮助到大学生身边的每一个人,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提高整个社会的救护能力。大学生中的大学生社团,是指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各种文化、艺术、学术团体。目的是交流思想,拓展知识与技术,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此背景下,我校学生创办了“急救之星”社团,主要宗旨是向大学生乃至社会公众传播急救知识和技能。主要内容是采用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对社团的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后观察效果,总结经验,为普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提供经验和参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苏州市某高职院校61名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1.2.1.1 成立大学生急救社团
  聘请急危重症护理专业教师为急救社团指导老师。在大学生群体中招募急救社团成员。从招募的社员中初步遴选6位急救社团负责人。社团指导老师对其进行为期四周的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急救理论与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成为急救社团正式负责人,负责管理社团事物,并向社员传播急救知识和技能。
  1.2.1.2 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1)培训前准备。设计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方案,制定急救培训计划,购买急救培训用物,确定急救培训场地,明确社团负责人各自职责,准备急救培训内容(包括线上部分和线下部分),培训内容为常见的院前急危重症护理知识和技术,如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淹溺急救、中暑急救等相关的理论与急救技术等。急救培训内容准备好后请急救社团指导老师审核修改,确保培训内容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线下培训。采取现场培训的形式。急救社团指导老师挑选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棒,心理素质好的同学,依据提前准备好的急救培训资料进行备课。然后请指导老师试听,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操作方面先学生自学,再请指导老师手把手纠正。并每天反复练习。
  备课的同时,制定急救培训课表,联系培训场地,购买培训用物。线下培训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共12次。
  (3)线上培训。创建“全民急救”微信公众号,将编辑好的PPT、图片和教学视频等学习材料定期、及时发送到平台。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现场培训后上传相关急救培训资源以巩固强化,上传时间分别为培训后1天、2天、4天、7天、15天。成立线上学习助学群组督促学习,保证线上学习效果。
  1.2.2 评价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大学生急救能力调查》。培训结束后,对培训者进行急救能力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急救理论与技能试题;第三部分是急救信念调查。通过问卷分析培训前后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并了解培训前后急救素养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ymbol`A@
  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培训前后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问卷得分的比较发现,培训后大学生急救原则、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培训前后大学生急救素养情况
  急救素养是指居民获取和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以识别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发生,正确应对突发事件以及维护生命和健康的能力,是国家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前后大学生急救素养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3 讨论
  3.1 线上与线下结合,满足大学生的急救培训需求
  目前我国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需求较高[1-2],但接受的相关培训比率低[3];而且培训形式多以现场短期培训为主[4],未考虑到知识和技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减退,没有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影响急救培训效果。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弥补线下培训的不足,免费、实时地接收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具有操作简单、省时、高效、投入少、宣传面大和广的优点,既能最大化利用互联网信息传遞的便捷性与时效性,又能最大化的发挥传统现场培训的优势,满足大学生的急救培训需求。   3.2 社團传帮带,助力急救知识与技能的传播
  结果显示,参加急救社团的大学生,在培训前后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急救技能,以及急救素养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急救培训在社团学生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如此,急救社团成员在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之后,会通过各种院级社团活动、校级社团活动,定期向周围的同学,以及校外人民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这种方式不仅使自身急救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还直接有效的进行了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充分体现了社团的帮、传、带作用,有利于急救知识与技术的传播。
  3.3 基于大学生的急救培训,有效提升急救意识和公众责任感
  通过本次基于大学生社团的急救培训项目,在提高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使受培训学生树立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自救互救意识,也提高了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主动施予援手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急救意识和公众责任感也通过定期的社团进社区活动,传播给了社区群众,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民的急救意识和素养。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也为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梦想,更近了一步。
  4 展望
  4.1 创新培训方法,提高积极性
  本次基于社团的急救培训模式是指导老师监督,社团成员传帮带。培训形式是讲座与实操结合。虽然按计划完成了培训内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社团学生在理论和实操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积极性下降的表现,针对此问题,今后社团应改进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法,以社团学生为中心,开展社团活动和讲座,提高社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急救水平
  由于人力、物力、经验等方面的限制,本次基于大学生社团的急救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只是涉及到了部分社团内学生,今后应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急救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加入到社团中,学习自救与他救的技术,提高自身急救能力水平。另一方面,社团成员要走出社团,进入社区,形成常态化机制,将所学习的急救知识与技术传播给更多更广的人,为提高全民急救水平助力,为健康中国助力。
  参考文献:
  [1]刘翠,李涛,万衍,等.十堰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认知和培训需求调查[J].重庆医学,2017,46(23):3248-3250.
  [2]王超,黄丹,武继文.大学生急救能力相关调查及比较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65-68.
  [3]张明会,李真真,郑丽娟,等.大学生参与急救技能培训现状及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33-35.
  [4]胡苏珍,常金兰,陈燕.宁波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及其培训效果比较[J].护理与康复,2017(4):326-3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1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