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回归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汪天海

  【摘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同样的,生活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写作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真正的创作必然要与生活相关、与时代相关、甚至与世界相关。我们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便是:如何让封闭式的校园寄宿生活变得丰富而有趣,使得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滋养,进而附于笔端,创造出真正有灵性的作文。课堂关于写作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的灵感。
  【关键词】寄宿制  小学  生活化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4-0098-0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也就是说,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教育脱离了生活,我们费尽心思所学的知识就毫无用武之地。古人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同样的,教育是为了让现实生活更美好,让世界走在康庄大道上。那么,小学作文教学也应以此为鉴,将写作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创造出新的教学范式。
  一、寄宿制小学生写作问题分析
  在新课标广泛应用的教学背景下,寄宿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教导孩子们将日常中经历的事物整理为作文写作素材,让他们的写作回归生活本身。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自身的行文整理、逻辑思考、情感投入等多方面的语文能力,通过对文字的合理编排来作出流畅且富有个人感情的文章。针对小学生作文训练,教师需要要求他们在写作时开放自己的内心,将真情实感流露到语句中,避免使用与示例文章类似的空话、套路语句、虚假情感抒发等方法行文。在当前寄宿制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经常能够发现学生写作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写作误区会干扰孩子们对作文的正确理解,使他们难以利用真情实感完成素材整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一)不善于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写作
  小学教育阶段,孩子们的身体与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对世界的观察方式偏向感性,缺乏理性认知整理。同时,他们对于事物的关注程度主要来自于是否具备足够的趣味性,对学习活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知识记忆能力差。这就导致小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物没有足够的观察兴趣,不注重积累作文写作素材。在老师进行作文布置时,学生由于缺乏素材积累导致无法组织文章结构,只能利用平常范文学习中的空话、套话来进行写作填充,甚至发生抄袭同学作文的现象。一项教学活动调查显示,至少三成的小学生经历过在写作时不知道利用什么素材下笔,只能胡乱编排上交作业的情况。教师在发现学生类似的误区时,应当注重引导开解学生,避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影响教学效果。
  (二)缺少社会积累经验,文章效果枯燥
  语文是一门生活化的基础学科,其主要目标包括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行文能力以及对文字之美的欣赏能力等。作文属于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要求学生不仅要利用生活素材来填充文章内容,还需要通过在社会中的观察分析结果来为写作文字进行修饰,让文字变得有深度。小学生由于平日主要在校园中度过,接触社会的时间短,对事物的观察经验积累水平低,导致在行文时缺乏能够修饰文字的客观材料,进而引起文章成品阅读效果枯燥的问题。寄宿制小学相比普通学校封闭度更高,学生几乎没有接触外界人物、事件、大自然的机会,积累经验几乎为零,难以对文章写作融入社会生活经验,导致作文成品异常单调,不具备丰富性。
  (三)课堂兴趣引导缺失,限制学生作文思维拓展
  传统授课过程中,对成绩的要求属于课堂第一顺位。教师承担着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教学任务,因此使用下发范文要求学生背诵词句、使用固定文章结构、利用重复素材填充作文内容等方式强行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评定。通过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写出看似优秀的作业文章。但从长远观察,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被严重影响,对作文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浅薄的借鉴与抄袭上,没有理解写作所需要的原创能力深度,导致语文能力受到限制。寄宿制小学的教师需要格外注重避免应试教学,这是由于寄宿过程本身便限制了学生对素材的积累与应用,如果再利用应试方法培养孩子,容易使他们对作文的兴趣逐渐丧失,积累语文能力的过程也会受到僵化教学的影响,无法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对词语应用的探究心理,促进孩子们的作文思维拓展能力,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局限范文、范句。
  二、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索
  (一)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写作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这句话可以为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作一个清晰的注解。在讨论寄宿制小学的作文教学之前,我们需要提出以下的问题:写作的灵感来源于哪里?为什么要写作?寄宿制的单调生活有没有激发创作的可能?毫无疑问的是,现实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古人硕果累累的创作已给我们的疑问作出了解答。司马迁为何忍辱负重著《史记》?他在《报任少卿书》中作出了解释:“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现实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使得人心中有所感触,进而有写作的欲望,所以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韩非子囚于秦,而作《说难》、《孤愤》,由此可见,伟大的创作都离不开个人的生活经历与体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继续讨论寄宿制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
  首先,寄宿制意味着生活的单调与封闭,也就是说,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而学校只是一个小型的生活空間,学生的活动空间十分有限,很难接触到新奇的外部世界;其次,寄宿制不仅缩小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也缩小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学生只能在同学和老师之间来回游走,很难与多变的外部社会进行交流。久而久之,学生便只知书中事,不知世界的复杂,思维也就变得狭窄了。思维狭窄,眼界狭小,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是言之无物,难有可取之处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在单调的寄宿生活内创造出一个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拓学生的活动空间呢?教师可以在课堂学习之外,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学习考察,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走到真正的现实世界中,领会真实世界的复杂与美妙。比如,在上完相关的课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名胜古迹,询问学生的出游意愿与意见,然后带领学生前往。古人常有“发思古之幽情”的感受,同样的,学生在游览名胜古迹时也可以体会古人“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心情。写作是有感而发,当学生有了思古、怀古的心情,必然也就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文章了。   (二)创造新的写作范式
  我们在讨论写作与生活的时候,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一以贯之的写作教学方法。我们需要承认的是,一直以来,写作的教学都是灌输式、宣传式的。换言之,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真正领会到创作的精髓。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进行教学,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这意味着,学生的创作不是自由自在的创作,而是根据指定的、固定的要求进行写作,更严重的是,这样的创作已经有了一套模式,学生只需要依样画葫芦即可,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生写的許多作文都十分雷同的原因。在谈到写作僵化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八股文,八股文被人诟病的原因也正在此。创作的同质化意味着思维的僵化,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发展极为不利。创作来源于个人对生活的所感所想,因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接收的讯息也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必然不同,我们教学工作者需要做的便是:鼓励学生破除思维的限制,跳出当下语言的桎梏,寻找新的阐释的可能。在创作内容上,鼓励学生立新意,言人之所未言,发人之所未发;在语言表现上,鼓励学生抛开传统的阐释方式,破除固定的思维与视角,寻求新的想象空间。写作最重要的是“新意”,也就是说,阐释是一种创造,它提出了前人所未提及的观点。学生写作也应如此,处于封闭式空间的学生应培养的便是这种创造能力。利用熟悉的词语创造新的意义,从而完成新的创造,教师可以利用王维的诗进行举例教学,比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细看这首诗,所使用的语言与意象都十分简单,都是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但经过诗人的精心组合,这些原本简单的字词和意象就构成了诗歌独特的意境。教师需要让学生领会到创作不是模仿,而是要学会造新意。
  (三)培养学生发现素材的能力
  上一部分已论到,写作与生活紧密相关,更具体来说,写作的生活化,就是要真真正正贴近生活,写生活中发生的事。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给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构思,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发现生活的复杂之美?学生如何表达出心中所感?我们说,诗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常人所不能发现的美,他们不仅能感受这种美,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写出这种美。学生在写作中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既能感之,又能写之?可以说,寄宿制的生活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眼界,但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处处都是美,处处都可写。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家无不具有这样的慧眼,从常人看来单调乏味的事物中挖掘出新的意义。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作家的作品,开拓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以新眼光看生活。比如,可以以郁达夫《故都的秋》为阅读范本,向学生讲述作家感受秋天的方式及写作方式,在这些优质文章的感召下,不知不觉,学生审美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为学生布置日记作业,促进素材积累
  在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积累生活经历。这样既不利于作文素材的整理与解构分析,也不利于词句编排的能力锻炼。因此,寄宿制小学的语文教师应当在每天教学内容结束后,为孩子布置日记作业,要求他们将这一天中所经历的方方面面总结为生活素材,随后进行编排与整理,完成日记写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加强对日常经历的记忆与分析,通过再整理的写作过程来完成对经验的积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对词语利用以及长句结构产生深入的认识。只要学生认真完成日记作业,就能够在作文写作方面明显有所提升,避免出现文章结构混乱、内容空洞、阅读效果枯燥等常见写作误区。从而落实语文教学能力提升,完成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寄宿制生活的限制并不能阻挡教学前进的步伐。寄宿制小学的作文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师需要努力构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中学会创作,让每个学生都能爱上写作,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优秀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引导学生以新的眼光观察世界,以“陌生化”的视角重新打量周围的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看到新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孔庆德.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89-90.
  [2]热依汗·那孜别克.浅谈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7:2.
  [3]刘玲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汪天海(1976-),男,汉族,甘肃武威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4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