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溪

  【摘要】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的基础性课程,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强化音准、节奏以及和声等方面技能训练来提升其音乐素养,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度。节奏作为视唱练耳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能够满足学生视唱练耳学习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节奏与视唱练耳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是节奏训练仍然存在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方式滞后以及轻节奏、重音高的现象。因此,需要高校教师通过分析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基本要素,结合教学实际,从拍打训练、听记训练以及多媒体融入教学等方式,总结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节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157-03
  【本文著录格式】徐溪.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研究[J].北方音乐,2020,10(19):157-15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音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多元化需求,需要高校在音乐专业教学中找准教学特色,以独特性优势吸引社会大众。视唱练耳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各种元素的感知能力和把握程度,而节奏是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视唱练耳音乐教学中离开了节奏,那么音乐会变成一堆散乱的音符,教师就难以教授好这门课程。可以说,无节奏则无音乐。因此,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音乐节奏训练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教授内容包括听觉训练、听写、视唱三部分,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对音准和节奏感的把握水平,从而使其提升音乐技能。在这一过程中,节奏训练尤为重要,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元素,不仅能够将音乐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还能赋予音乐强大的生命力,使得学生在节奏学习中感知音乐内涵与魅力。因此,视唱练耳教学中需要教师重点培养学生整体节奏感。
  (一)有利于高校音乐课程改革
  节奏是音乐艺术的灵魂,其赋予了音乐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可以说,节奏在整个音乐范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前,在现代化教育建设进程中,由于视唱练耳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各项教学内容还未全面完善,尤其是节奏训练方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而且视唱练耳教学需要借助节奏训练方式唤醒身体各项机能,因此,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中需要重点加强节奏训练力度。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教学课堂中,给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节奏训练融入视唱练耳教学中,为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助力[1]。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平衡发展
  要想研究节奏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需要先了解学生年龄段的生理规律与音乐接受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当音乐规律与学生自身规律同向而行时,学生便会产生身心双重感受,进而产生音乐情感的共鸣。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当教师为学生播放节奏型强的音乐时,学生由于受声波共振的影响,精神会处于亢奋状态,相伴随着的血液循环也更加流畅,身体各部位机能都会产生配合和协调作用,来适应音乐节律的变化。音乐节奏往往存在高低起伏的变化过程,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中,能够通过节奏有效控制紧张等情绪,进而放平心态。因此,节奏训练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平衡发展也具有现实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记忆训练水平
  学生学习离不开记忆力的助力,在视唱练耳学习中亦是如此。在传统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音高、节拍、速度以及音色等方面的训练内容较多,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往往难以讲解清楚,导致学生只能凭借课上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因此,节奏对学生提升记忆能力具有重要锻炼作用。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通过对音乐的形象教学、情境教学、情绪教学以及动作教学,引导学生全面深入把握作品的旋律、节奏以及音乐表现手法,这一系列过程便是情境记忆、动作记忆以及形象记忆综合作用的过程,能够促使学生在音乐带来的听觉刺激下充分发挥自我想象,从而构建良好音乐记忆,提升记忆训练水平[2]。
  二、节奏训练的基本要素
  节奏作为音乐重要的构成元素,在音乐记录与表现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将节奏按照组织形式进行划分,可以分为速度、节拍以及音阶三方面主要内容。在我国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通常遵循循序漸进原则,由简到繁的科学训练方法,通常先教授给学生基本节奏技巧,然后根据学生节奏掌握程度将节奏中的各个元素进行组合训练,逐步提升学生节奏感知能力与控制能力。
  (一)速度
  在音乐中,速度即为拍子的速度,一般体现在教材的五线谱中。此种音乐速度一共有两种,一种是以文字表述为主的形式,比如“快速、中速、慢速”等,另外一种以音乐术语来表示,这些音乐术语不太常见,只有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才会有所涉及,如Andante(慢板)、Allegro(快板)等形式。除了这些专业术语,部分时候还会采用较为准确的标记,比如=88,意思为一分钟演奏88个一拍,学生在视唱练耳课程学习中,便会接触到这些节拍速率。但是如果学生仅仅拘泥于既定的速度中,便会使作品定型,缺少灵气。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在表现时应适当在速度上作出调整,以改变音乐节奏的张弛感,而任何音乐作品中所标明的速度节奏,都是为音乐本身服务的,因此,速度是音乐节奏中的重要元素之一[3]。
  (二)节拍
  拍子是音乐的脉搏,人们在表现音乐节奏时通常利用拍打手掌来计算拍数,手掌先下后上则为一拍,如果用双手对拍,则一张一合即为一拍。如果单上单下或者只张不合为半拍,也就是说,音乐中的一拍等于半拍加半拍。在音乐中,节奏与节拍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所有的节拍离不开节奏要素。如果说节奏是一种流动且无法分割的时间状态,那么节拍便是对音乐进行时间的测量工具,具有重复性特征。节拍在音乐中一般是以小节为单位存在的,每个小节中都规定了相对强与相对弱的节拍重音,强弱交替的运动形成了音乐节奏中的同步运动状态,比如在普罗科菲耶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中,节拍变化十分明显。整段部分运用突出舞曲风格的3/4节拍,而乐章中的具体部分则使用了7/4,5/4,3/4等节拍穿插,使得整部分协奏曲富于变化,灵活性较强。   (三)重音
  人们通常用声音强弱、音调、音色描述声音。在音乐中重音主要就是一段音乐中声音较强的部分,是节奏点辨别的主要音符,让人听来有种震耳欲聋的感觉。比如鼓声、摇滚乐等,重音便十分明显。实际上,音乐节奏中的高低频段并不能很好地分开,高频一般指声音较轻的感觉,中音给人温和悦耳的感觉,低频则给人以能量感,能够引起音乐共鸣的频段。在具体音乐教学中,重音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由节奏型产生的重音、人为力度重音以及音乐表情重音等,这些不同功能的重音相互交杂,能够组成节奏感强弱不同的音乐类型。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时,可充分利用这些重音之间的长短、强弱等功能,将音乐表现得更加饱满和丰富,更好地培养音乐节奏。
  三、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问题
  音乐本身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而视唱练耳又是音乐学科中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现代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果要学好音乐,就必须掌握视唱练耳训练内容,尤其是节奏训练,才能深入认识音乐知识,提升自身音乐综合技能。但是目前在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研究过于僵化,对于学生节奏训练把握程度不够贴切,出现轻节奏、重音高的现象,极大影响了学生节奏训练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视唱练耳教学活动改革。
  (一)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对节奏训练过于僵化,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意识的培养,大多音乐教师在音乐节奏理论知识讲授中较为依赖教材,并未结合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中一知半解,学习效率不高。同时,部分教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并未将关于音乐节奏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深层次挖掘,只是简单讲解其中原理及辨别方法,并未让学生感受节奏在音乐中以及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导致学生缺乏音乐情感积累,从而影响其对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4]。
  (二)轻节奏、重音高现象较为普遍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方式一般为“音值组合法”,这一方法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与社会音乐作曲领域较为常见,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把握节奏,但是还远远无法达到节奏法、节奏学理论的高度,而且这一方式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存在轻节奏、重高音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高校各级音乐教师缺乏完善严谨的理论支撑,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对集调性、音高、节奏以及音色教学还未有具体的理论教学体系,致使如今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这一现象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视唱练耳教学研究较为滞后
  当前,我国高校对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研究较为滞后。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些经验缺乏提炼和实践支撑,并未形成公开使用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方式传播范围有限。另一方面,高校音乐专业大多教师欠缺从其他媒介中提炼和总结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的能力,无法将自身教学经验与其他方法进行有效融合,为音乐教学改革创新路径。因此,这些因素使得我国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研究较为滞后,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节奏训练能力的提升。
  四、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
  节奏作为音乐基本组成要素,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逐渐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为有效提升学生音乐节奏感知与认识,高校教师教学中可利用手动拍打、听记训练、多媒体技术放映以及重复节拍转换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多元化节奏训练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节奏把握能力。
  (一)手动拍打训练方式
  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可将拍感训练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在音乐章节中融入有规律的分拍运动,帮助学生根据分拍运动的律动节奏对音乐进行感知与分析。具体教师在合唱音乐教学中,可借助手势进行击拍练习,可借助古筝、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增添多种风格的音乐节奏训练方式,促使学生提升对节奏训练的参与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使用较为常见的节拍手势,比如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将学生分成两两小组,一个读谱一个击打,相互配合完成视唱练习。而学生需要根据音乐节拍节奏,通过拍打手掌、身体等部位与音乐节点保持一致,根据节奏快慢随时调整击打程度,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节奏感[5]。
  (二)听记训练方式
  听记训练是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以往听记训练中,多数教师对学生听觉训练力度不够,导致学生整体听觉水平不高。为此,在今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需要注重加强学生听记训练力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具体在训练初期,教师可组织学生定期演奏和聆听音乐作品来感知音乐节奏,帮助学生熟悉节奏表现方式和技巧,然后再要求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背唱,教师可要求学生边打拍子边背唱,对于重难点部分教师可为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强化听记训练。
  (三)多媒体技术融入节奏训练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在高校全面普及,为教师开展视唱练耳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平台。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节奏训练过程中,提升学生乐感与节奏感。具体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曲调视唱教学,一方面教师可借助钢琴弹奏将音乐旋律提前录入既定音轨中,然后选取视唱效果较好的学生录制的旋律置于另一音轨中,在教学课堂中反复播放这两种视唱旋律,强化学生分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音乐教材章节内容进行调整和处理,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改动地方的音阶变化及节奏起伏变化,领会音乐节奏之美。此外,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开展节奏视唱教学。具体教师可将学生较为熟悉的音樂节奏进行改造,将不同旋律进行融合形成新的音乐组合形式,然后要求学生跟随节拍变化及速度进行视唱,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6]。
  (四)重复变换节拍进行节奏训练
  变换节拍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主要体现为频繁使用节拍交替,有的章节部分有明显的变换节拍提示,而有的章节部分中通常是以小节拍为单位进行变换节拍的,变换频率较快,没有节拍提示。基于此,教师教学中可采用“共同时值音符”即基础时值方法,训练学生节拍变换的熟练度。该方法与和声中“共同和弦”较为相似,其实质就是找到章节乐谱中节拍变换前后的最小公倍数,进行通分之后,便能找到共同时值音符,比如2/2,3/4的变换节拍,教师可要求学生将2/2中的二分音符变换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拍形式,如此便能找到与3/4节拍的共同时值音符。
  五、结语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贯穿于教学整个环节,可见,节奏训练对于学生音乐学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在今后声乐教学改革中将以提升学生节奏感为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运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节奏训练,为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打好教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锋.多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策略[J].艺术评鉴,2020(08):90-91.
  [2]蔡奕琼.关于中职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黄河之声,2020(06):96.
  [3]黎宁君.中职音乐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分析[J].黄河之声,2019(7):86-87.
  [4]王冬冬,韩晋宁.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应用探究[J].艺术教育,2019(11):32-33.
  [5]孔云霞,杨子萱.视唱练耳教学中流行音乐节奏训练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9(05):44-45.
  [6]李博扬.关于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2018(10):103.
  作者简介:徐溪(1982—),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双簧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8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