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民工犯罪的成因及其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洁 徐鹏杰

  [摘要]农民进城务工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相伴相生。对任何城市而言,农民工都是一柄双刃剑,既可兴市,亦会乱市。他们在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民工犯罪也会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农民工;形成原因;犯罪原因;社区;社区防控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58-02
  改革开发以来,大量的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继而产生了一个群体――农民工,俗称“民工”,他们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也就是狭义上的流动人口。作为最基层的劳动者。民工方便了城市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他们给人口流人的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成为了社会治安的隐患之一。其中农民工的犯罪问题日尤为突出,亟待解决。
  一、动态的民工形成原因及现状
  我们应当注意到,农民工形成的原因是一个发展的范畴,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同样的行为背后也许有着不同的动机。80年代以来,农民进城务工的原因经历了由单一到复杂,由普遍性到个性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利益驱动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把我国人口划分为享受不同权利、承担不同义务的两大社会群体――城镇居民和农村人。改革开放使农民看到了与城市生活水平的明显差距。他们大都满怀希望,企图通过地域之间的单纯性流动来达到自身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城市流动人口的形成和数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二)农业剩余人口激增
  一方面,农业人口绝对过剩: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生产力有了飞速发展,大量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另一方面,农业人口相对过剩:早在1994年前后,我国的粮食生产成本就已经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现还以每年8.44%的速度递增。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外价廉质优的农产品的大量涌入。我国的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必然会受到冲击,从而加剧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和就业问题。除此之外,因为人为破坏、土地沙漠化而引起的耕地面积减少,也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据劳动部统计。目前全国农村人口约9亿,劳动力有4.5亿,占全社会劳动力总资源的74%。而全国耕地仅14多亿亩,并且每年以600-700万亩的速度递减,最多容纳2亿多劳动力,加上乡镇企业吸纳1.1亿,还有近2亿劳动力剩余。
  (三)城市化发展不足
  我国长时间的阻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因此一旦放开,如山洪爆发,正所谓:“蓄之愈久,其发必速”。而且我国没有一个城市化发展的渐进过程,只重视对个别大城市的发展,城市化发展不平衡。造成规模愈来愈大的‘民工潮’的深层原因,是我国没有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相应的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大中城市发展很不够,没有相应的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非农业转移。
  二、民工犯罪的原因
  造成民工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既有个体的心理因素,也有微观生活环境因素和宏观社会环境因素。民工犯罪正是这些原因、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与民工形成原因一样。其犯罪原因也是动态的。
  (一)文化原因
  任何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在社会流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个体原有的或已习惯的文化背景与现在所处新环境的文化背景相冲突的结果。勃尔斯坦?塞林认为基本文化冲突有三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一种文化群体的成员移民到另一种文化群体”。当农民进入城市后,在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上不能彻底的、迅速的城市化,处于强烈的文化冲突之中。“一系列的矛盾和困惑,内心观念的冲突,角色转换的不适应,以及原来在农村中形成的道德作用机制在城市中不复存在,使进城农民处于道德失范状态,导致其没有统一的协调的行为规范准则。从而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容易受到城市不良文化的感染和不良行为人的诱导,走上犯罪道路。”
  (二)经济原因
  怀着对都市物质文明的向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挣大钱”几乎是所有进城务工农民的目的。但是一方面,他们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5.5%。小学及以下的占44.2%。所以虽然他们可以进城打工,大部分却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就业的范围主要分布在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环卫、农副产品供应等行业。他们在城市里通常从事的是城市人不屑一顾的最脏、最苦、最重、最累、最危险的工作,负担重,收入低,生活比较艰难。“获取财富的合法手段在不同阶层和地位的人中是不同的。那些几乎没有受过教育和经济条件差的人很快就会发现。他们没有能力用合法的手段获得金钱和其他成功的标志。尽管社会认可的目标在整个社会中是一致的。但是达到这种目标的合法手段却因阶层和地位的不同而有差别,因此。当下层阶级的人们无法用合法的手段实现社会承认的目标时。就会产生挫折感、愤怒感等紧张情绪。这种紧张情绪在那些缺乏合法机会的人中造成一种失范状态。使他们有可能用犯罪的手段去实现目标。”
  (三)制度原因
  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都是建立在城镇居民和农村人两种人口群体划分基础之上。农民就业受到了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严重束缚。虽然他们为城市繁荣做出重大贡献,但报酬较低,更谈不上福利待遇,与城里人形成极大反差,无法融入当地社会,从而构成了中国特有的“二元用工现象”。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工作中如果经常受挫,会产生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诱发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和心理危机,从而成为一种强烈的反社会情绪和失范行为取向。当这种危机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极端的反社会行为。
  (四)管理原因
  管理部门在给民工办完暂住证后就疏于管理。对外来人员持一种“包袱”观念。民工实际处于一种失控失管的“匿名”状态,信息不流通,很多民工竟然不知道“孙志刚”是谁,也不知道国家已经废除了《收容遣送条例》。去过广州的人现在说起来,还沉浸在“被收容遣送”的提心吊胆之中。因此一旦民工们遇到困境,就易铤而走险,除了法制观念淡薄,管理欠缺也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一般采取“只用工,不管工”的管理模式,在闲暇时间内对农民工放任自流。民工一般都住在工地附近,工作完就回工棚,基本上没什么文化娱乐活动。看电视、发呆、逛街是他们打发空闲时间的主要方式。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孤独、无聊。据抽样调查,民工的年龄结构是:17岁以下的占4.51%,18-35岁的占71.43%,36-39岁的占23.71%,60岁以上的占0.75%,35岁以下的共计为76%。性别结构是:男性占72.6%,女性占27.4%。
  三、民工犯罪的对策
  社区与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近几年提出的人类最重要的两大主题。社区作为人们居住与生活的共同体,对人类的社会化有决定性的意义,对犯罪的控制和预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鉴于社区控制犯罪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它便

成了我国犯罪防控工程的落脚点。
  (一)推行“安全文明小区”建设,实施社区警务战略
  开展“安全文明小区”的建设,主要是在小区内推广并形成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即在党政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以基层政法组织、武装部门为依托,以保卫、经济民警、民兵联防、巡逻、治安、治保、调解等组织为主体,以干部、党团员、民兵、治安积极分子为骨干,逐步形成上下、内外、警民、专群结合,纵横交错的治安信息网络和纵到底、横到边的区域防范网络。通过这种方式,广州市、成都市、青岛市的社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都有较大下降。社区警务是英美等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以社区建设、社区发展为前提,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犯罪的防范与控制工作,强调警察与社区居民的双向互动,是社区治安的维护力量。社区警务在我国虽然正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对建立科学的社区犯罪防控系统有积极意义,在降低犯罪率和提高破案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建立社区流动人口服务中心
  农民进城要办理诸多证件,但办证主体和办证程序的繁杂性往往使得农民疲于办理相关证件,既不利于农民务工经商,也不利于政府管理。针对这种现象。应以社区为单位,设立登记办证窗口,方便城市流动人口办理证件;针对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从业范围窄问题,社区应当充分利用文明市民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等教育基地,挂牌成立流动人口培训教育学校,联合当地高校为流动人口提供各种知识讲座、就业培训和文化教育等服务,不断地提高流动人口的道德素质和就业技能,如济南专门为建筑民工开办的“鲁班夜校”,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社区还要作好宣传工作,如编印服务手册并发放到流动人口手中。手册的内容可以包括有关该市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各项规定以及城区为流动人口建立和提供的服务网络。流动人口在手册中不仅可以接受法律法规和思想道德教育,还可以通过它来寻求各方面的培训帮助和就业服务,使手册真正成为沟通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三)推行民工的“公寓化”管理,建立流动人口聚居区
  针对外来人员居住地分散,多数租房而居,管理难度大的现象,从长远利益出发,尽量建立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不仅便于对民工的管理,也便于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增强对他们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控制。比如说江苏省锡山市在建立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21个后,1996年全市外来人员作案的总数比1995年减少了12.4%。大连市旅顺口区铁山镇王家村也陆续建成了两个外来人口公寓和三个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将外来员工从居民家中迁出来。统一进行教育管理和培训,实现了外来人口两年无一违法犯罪的记录。2001年,大连市中山区公安分局率先在全市推广了流动人口公寓化管理的模式,由派出所牵头协同有关单位和部门,将闲置的仓库、厂房等改造成公寓,合理收费,周到服务,受到人住人员的欢迎,通过这种集中管理,2002年中山区的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个百分点。由此看来,建立流动人口聚居区,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外来人员的生活质量,也使得城市外来人口治安、刑事案件发生的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午鼎,90年代上海传统人口[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黄京平,石磊,试论“入世”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J],法学论坛,2000,(06)
  [3]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王小章,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对当代中国现实的考察[J],浙江学刊,2002,(02)
  [5]河北省社科联,农民的就业权利与中国社会的发展[J]攀登,2003,(05)
  (6]廖斌,何显兵,社区建设与犯罪防拉[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杜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7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