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贝多芬《c小调“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和声技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中兴

  【摘要】贝多芬32首奏鸣曲被誉为“音乐圣经”中的“新约全书”,独具一格的和声风格与技法、巧妙精湛的曲式结构以及深邃的哲学思想一直被后人不断挖掘。《c小调“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维也纳时期钢琴奏鸣曲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构思宏大、手法简练,是贝多芬维也纳时期钢琴奏鸣曲的杰作,表达了贝多芬对不公命运的反抗、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心中自由、平等、博爱、大同等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本文拟以《c小调“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分析其中的和弦连接、和弦外音、和弦持续音、转调手法、调性布局、和声功能性、和声色彩性等内容,并以此探究贝多芬维也纳时期的和声技法。
  【关键词】贝多芬;维也纳时期;和声技法;悲怆;第一乐章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080-02
  【本文著录格式】郑中兴.贝多芬《c小调“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和声技法研究[J].北方音乐,2020,11(21): 80-81,87.
  一、转调手法
  (一)共同和弦转调
  50—51小节,前调调性为bB自然大调,后调调性为转到be和声小调。此处使用的转调手法为共同和弦转调,即前调bB自然大调的T与后调be和声小调的D是共同和弦。
  83—86小节使用共同和弦转调手法将调性由f和声小调转至bE自然大调,即前调f和声小调的t与后调bE自然大调的Sii为共同和弦。
  (二)减七和弦转调
  40—44小节,使用减七和弦转调手法将调性由bA自然大调转至bB自然大调,即和弦既是前调bA大调的Dvii2/S,又是bB大调的Dvii7。
  137小节使用减七和弦转调手法将调性从g和声小调转至e和声小调,即方框内的和弦既是前调g和声小调的Dvii4 3,也是e和声小调的Dvii- 2。
  143—144小节使用减七和弦转调手法将调性由e和声小调转至g和声小调,其和弦既是前调e和声小调Dvii7,也是后调g和声小调的Dvii2。
  (三)属七和弦转调
  38—40小节,使用属七和弦转调将调性由G自然大调转至bA自然大调,即和弦既是前调G自然大调的b3 b7DDvii4 3,又是bA大调的D6 5。
  二、和声进行
  (一)功能性和声进行
  贝多芬维也纳时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非常注重和声功能性。
  12—14小节,主部和声进行始于主和弦,随即使用D2/s向下属功能离调,进而使用s6进入下属功能,随后使用D6/s重复向下属功能的离调,并紧跟着解决到s。之后,马上使用Dvii6进入属功能,再立马解决到稳定的主和弦上。简简单单三个小节,贝多芬却将主功能、下属功能和属功能三个功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根据离调思维使用副属和弦拓展了调性。
  36—38小节连接部乐节群在G自然大调、bA自然大调和bB自然大调三个调性中清一色地使用T和Dvii交替进行,既保证了和弦紧张度,又利用属功能到主功能巩固了调性。
  52—59小节,第一副部虽然进行be—bD—be—F—bE的下方与上方的二度环绕式转调,但和声基本上是各自调性上的t(或T)与D7的不断交替,和声功能性和调性极为鲜明。
  114—121小节第一结束部和声进行均为T—TSvi—Sii6 5—D。和弦选择上,由主功能通过TSvi过渡到下属功能,进而进行到属功能。低音进行上,使用下行三度进行,使和声效果有逐步下沉之感。和弦连接上,使用平稳就近连接。因此,上述谱例完全符合古典主义时期的功能和声进行特点。
  136—139小节开引入进行了模进,从g和声小调主和弦开始,使用经过性的属四六和弦之后,再使用DDvii7—D来强调属功能。之后进行模进时,使用导系列和弦和DDvii4 3進行过渡到e和声小调。在进入e和声小调之后,马上使用连续的k6 4—D7的进行来明确调性,并以D7和弦自然引出实体展开I的主和弦。因此,和声进行依然强调功能性。
  210—223小节,再现部连接部中两次模进所构成的三个乐节所使用的和声语汇在和声功能和和弦选择上基本一致。先在T(t)和T6(t6)之间使用经过性的D6或Dvii6,以便在功能中流畅高声部和低声部的线条。而后进入下属功能S(s),随后马上衔接终止式K6 4(k6 4)—D7—T(t),由属功能进入主功能明确和巩固调性。和声语汇逻辑性强,强调和声功能性。
  综上所述,贝多芬维也纳时期侧重和声功能性,和声功能布局基本上为先使用稳定的主功能明确调性,随即使用不稳定的下属功能进行展开,最后使用极不稳定的属功能解决到稳定的主功能的终止式收束全曲,以便进一步的巩固和明确调性。或者在适当的时候,只使用主功能和属功能相互交替,以便更加直观地巩固与明确调性。但通常不会只使用主功能和下属功能,因为这具有向下属调性转调的嫌疑,即下属功能如果使用,其后通常衔接属功能。
  贝多芬维也纳时期的作品中,在和弦连接上基本遵循古典和声和弦连接三大要素,即根音的四五度进行、导音的上行二度解决和下行三度解决(导音在内声部的情况下)以及导音的上行二度解决。在使用属系列和弦、重属系列和弦、副属系列和弦解决到主和弦或临时主和弦时,古典和声连接三大要素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贝多芬维也纳时期音乐作品中的和弦连接仍为古典主义时期和声的和弦连接,因此注意规避基本的连接错误,例如规避平行五八度、反向五八度、隐伏五八度、四部同向、声部交叉、声部超越等基本错误。
  (二)色彩性和声进行
  95—99小节,第二副部中,由于高声部和低声部构成反向的旋律线条,因而在纵向和声上形成了一些线性和声。但是第二副部的和声色彩性仍然是在和声功能性的基础上的。95小节使用了经过性质的TSvi6 4,作为Sii与Sii6的连接。96小节使用具有经过性质的Dvii6 4作为Sii和D6之间的连接。97小节使用了经过性质的Sii6 4,随后在98小节又马上使用极具色彩性的同主音大小调式交替变和弦中的小属和弦d和具有经过性质的Dvii6 4。99小节的第二拍还使用了由于声部线条而构成的增三和弦。   126—130小节,127小节使用了经过性质的大大七和弦的第二转位T2,129小节还使用了经过性质的T6 4。
  综上所述,贝多芬维也纳时期的和声色彩性主要还是以横向声部运动所构成的线性和声为主,并且这种和声色彩性也是建立在和声功能性的基础上的。
  三、主属持续音
  关于持续音,桑桐先生在其《和声学教程》中有以下阐述,“在古典主义的持续音常用主音或属音,称主持续音或属持续音,藉以强调主或属的作用。”
  贝多芬《c小调“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中对于和弦持续音的使用是一大特色。
  12—16小节使用了主持续音,起到明确调性的作用,并且以震音音型予以表现,象征战阵伊始隆隆的战鼓不断敲击,表现出贝多芬刚刚开始踏上反抗斗争的道路之时,心中充满了动力与斗志。
  36—50小节,分别在G自然大调、bA自然大调和bB自然大调上进行了三次转调模进,而左手始终以震音音型保持着主持续音,一来可以起到明确调性的作用,二来也象征着三次冲锋中背后隆隆的战鼓不断敲击。
  52—81小节中,52—63小节、64—75小节、77—79小节使用属持续音。
  四、和弦外音
  和弦外音能够使音乐作品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色彩,同时也是展现作曲家风格的重要方式。贝多芬《c小调“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中和弦外音的使用情况如下。
  (一)延留音
  引子中第2小节Dvii4 3—t时使用了三重延留音。144小节和150小节同样在旋律声部中使用了延留音。
  (二)倚音
  36—50小节呈示部连接部中主和弦和导三和弦交替进行,由导三和弦到主和弦的时候导三和弦具有倚音的性质。
  52—89小节中, 54—55小节、62—63小节和70—71小节均在旋律声部上使用了前倚音、短倚音和单倚音。57—60小节、63—68小节、73—76小节、77—80小节和81—89小节在右手旋律上均使用了下行级进的倚音音型。
  152—162小节旋律声部移到左手并大量使用倚音。
  (三)经过音与辅助音
  3—4小节,经过音不断贯穿各个声部,起到美化旋律线条的作用,其中从上到下奔腾而下的长连音更是独具特色。
  114—121小节,第一结束部中更是使用大量的经过音与辅助音使旋律线条优美流暢。
  190—197小节使用大量的经过音与辅助音美化旋律线条。
  五、结语
  通过上述对贝多芬《c小调“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和和声技法等方面的分析,可将出贝多芬维也纳时期和声技法进行总结。
  贝多芬维也纳时期和声语汇中常用的和弦有调内和弦、重属和弦、副属和弦、同主音大小调式交替变和弦等,和声功能性强,同时体现和声色彩性。和弦外音方面使用延留音、倚音、经过音、辅助音,加强横向声部旋律的流动性,纵向上则有利于增强和声的色彩性。和弦持续音以主持续音和属持续音为主。调性布局方面开始侧重色彩性调性布局,转调方面多使用共同和弦转调、导七和弦转调和属七和弦转调等转调手法。贝多芬在维也纳时期继承了古典乐派的和声技法,注重和声的功能性,开浪漫主义先河,完美体现了和声的色彩性。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3]林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与其交响曲的共性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11):109-115.
  [4]陈比纲.钢琴教学中的贝多芬奏鸣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1):5.
  作者简介:郑中兴(1996—),男,山东泰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和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798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