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陆阿丽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要随着新课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走出传统灌输式教学,被动式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努力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再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能力。同時,还能有效完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数学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在教育教学中既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科,也是提升学生生活能力的一门知识。在新课标的改革中,初中数学教学要符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走出传统灌输式教学,被动式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努力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再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能有效完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数学教学的意义。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也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方法。笔者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从在教学中正确认识创新能力、给学生充分营造创新的环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等方面,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和广大数学老师切磋交流。
  一、在教学中正确认识创新能力
  创新虽然是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的一种能力培养,但是也不能脱离教材,脱离实际。比如,让学生天马行空地描述自己的想象、让学生搞个什么发明创造、让学生对一道不可能创新的题进行创新,等等,这些其实都违背创新核心价值观的伪创新,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以及学习数学毫无帮助。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根据教学内容,以教材为核心,围绕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合乎情理或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创新学习或者发明创造,这才是促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十几岁的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想灵活,可塑造性强,在这个阶段,利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自身的探究欲望,是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习能力的有力保证。
  二、给学生充分营造创新的环境
  我们知道,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为啥都习惯于机械性地学习,被动式地接受?那就是因为老师主宰课堂,老师是课堂上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老师为主题,学生在课堂上无质疑、不提问,甚至对老师的提问也不积极回答,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发展是一种严重的制约。如今,在新课程提高学生主体性的教学中,学生的在课堂教学中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老师从主宰的角色走到了学生中间,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辅导者,大大缓解了老师与学生之间严有余,活泼不足的气氛。所以,老师可以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给学生充分营造创新的环境,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用平等、和谐的态度与学生进行相处,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与老师互动、交流,给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机会,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比如,在《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自由的发挥,发现生活中所蕴含几何图形的一些事物,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对这些事物外观进行改变和创新,看看那样改造既美观又节省材料。这样引导式的问题,既让学生觉得学习的轻松和愉快,又能使他们在学习中积极探索,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保证有效的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
  如果说活泼、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那么争强好胜就是初中生的天性。初中生已经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好胜、好强,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好胜心理,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创新能力。所以,作为初中数学老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光,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学习热情。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组》这一章节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进行基础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说明,让学生的对一元二次方程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老师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解答。哪个小组答得又对又快,且突破了常规,用一些新颖、有效的方法对问题进行了解决,就给哪个小组记分或奖小奖品,等等。在这样胜负竞争的激励下,学生的好胜心理一下子被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教学效果肯定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要在教学中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创新,发现创新的教学方法,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主要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87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