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前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晴 郝润梅

  摘要:由于我国消费水平的急速提高,当前的农业结构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农产品价格竞争力不足,高质量产品供不应求,过去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与不足。实现农业供需关系新平衡,保持农业系统的稳定发展,其重点工作就是充分发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产业升级转型,改变原有的农业产业模式,实现由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和林格尔县为例,针对当前土地政策,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地域特点,对该县域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探讨当前农业产业现状在供给侧背景下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以绿色、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村实现现代化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实现农业供求新平衡。
  关键词:现代农业;供给侧;可持续发展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ake Helinger County of Inner Mongolia as an example
  Li Qing, Hao Run-mei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East Normal University road, Helinger County , Hohhot City 010022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consumption level in China,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structure can not meet the growing needs of the people for a better life. The pric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supply of high-quality products is in short supply. There are certain gaps and shortcomings betwee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e past. To achieve a new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agriculture and maintain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the key work i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promote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change the original agricultural industry model,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adjusting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e and 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king Helinger County as an example, aiming at the current land policy,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t also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of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how to view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Substitution provides the guarantee of land elements and realizes the new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agriculture.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supply-si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次提出。2019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开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加速转变农业发展的手段,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化的必要手段。本文以和林格尔县为例,通过分析当前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处状态,指出未来发展前景,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希望对当前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有所帮助。   1.和林格尔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条件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之一。1999年之前主要是以农业种植业为主要县域经济来源,继1999年建立盛乐经济园区,引入蒙牛集团之后,和林格尔县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提升,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随着和林格尔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云计算中心、蒙树、蒙草等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入住,2016年和林格尔县成为国家级新区。2017年和林格尔县成功举办第九届芍药节、第四届台格斗杏花节以及“和林格尔·中国年”冰雪节、草原雄风中蒙俄散打争霸揭幕战等旅游节庆活动,同时积极申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1.1区域自然概况
  和林格尔县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多风、寒冷,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时短而温热,春季升温快,秋天降温烈,年平均气温5.6℃。该县光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烈,热量资源较充足,降水少,雨水集中,蒸发量大,气候干燥。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得和林格尔县的产业结构以乳业、林业、种植业相结合的发展格局。该县光能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农田平均光能利用率仅为0.08%~ 0.37%,低于内蒙古平均水平。和林格尔县山、丘、川兼备,属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总体地形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东南部属蛮汉山的支脉,山区面占和林格尔总面的20.4%;中部和南部属黄土丘陵区,占和林格尔总面积的57.3%;西北属土默川平原的边缘,占和林格尔总面积的22.3%。地形地貌的多样化为发展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林格尔县境内河流都属于黑河、浑河水系,除浑河、宝贝河常年有基流外,其余均为季节性洪水河。全县汇水面积2874.5km2,县内多年平均年产水量1.63×108m3。全县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2.44×108m3,水资源总量为5.27×108m3,最大可采量为3.45×108m3。
  1.2农业产业概况
  2017年和林格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和林格尔县县域内总面积3448km2,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2.92千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0.02千公顷,比2016年增加5.01%。全年粮食产量25.49万吨,比2016年增加4.46%。在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34.89千公顷,产量 20.68万吨;马铃薯播种面积7.98千公顷,产量2.10万吨;油料播种面积3.88千公顷,产量0.48万吨。该县粮食作物比重较大,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比重偏小。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3.13%,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阻碍了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该县域以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为主,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71.43%,从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看,主要以油料为主。
  2018年和林格尔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该县域内农作物平均总播面积105万亩,形成了52万亩玉米、7.5万亩苜蓿种植格局,设施蔬菜基地投产面积1700亩。全县2016年末实有森林面积120.3千公顷,杨树站总面积41.5%;各针叶树仅占总面积7.5%;灌木树种占43.4%,多数为柠条、沙棘。在林种、树种搭配上结构不合理。在林种上,用材林比重偏大,薪炭林和经济林比重偏小;树种构成上,杨树树种偏多,其他阔叶树种数量偏少。截止2018年末,以蒙牛乳业为龙头带动,累计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54处,奶牛存栏量稳定在8万头左右,规模化养殖率由65%提高到98%以上,全年鲜奶产量60.0万吨。依托蒙羊牧业,新增标准化肉羊规模养殖场47处,肉羊存栏量稳定在60万只以上。正大集团32万只青年鸡场、30万只蛋鸡场投入运营,禽蛋产量0.71万吨。
  1.3社会经济状况
  和林格尔县辖4个乡,3个镇,1个经济园区:羊群沟乡、黑老夭乡、大红城乡、舍必崖乡、城关镇、盛乐镇、新店子镇、盛乐经济园区,截止至2018年底,全县人口20.25万人,其中汉族18.8万人,占全县人数的92.8%,蒙古族1.22万人,占总人数的6%。
  2017年和林格尔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5.1亿元,比2016年增长4.8%,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3.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3.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12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57元,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层次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225元,增长4.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4238元,增长2.0%。
  1.4农业企业发展概况
  截止至2018年末,和林格尔县域内认证“三品一标”企业11家,产品36个,农产品安全质量不断提升。农牧企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以蒙牛企业为代表,牧场逐渐走向规模化,畜牧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全县比重逐渐增加。云计算大数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蒙牛电商网络销售额达到26亿元,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发展迅速,京东“亚洲一号”开工建设,建成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107个,农村快递下乡36.8万件,第三方平台交易额达到21.8亿元。和林格尔县逐渐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特色产业,以盛乐经济园区为重点,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相关举措,同时牢牢依靠种植业。
  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当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和林格尔县农业供給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县域特点,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全方位的研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前景和实施情况,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快又好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立体化、可持续发展。   2.和林格尔县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农业产业发展
  2.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县域内仍然依靠传统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谷类、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中以油料为主,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效益没有得到最优化。
  因此,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应以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结合该地区中部、南部、西部的地形地貌特点进行结构调整,实现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和林格尔县东南部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地中积累着较少腐殖质,土壤质地多为砂壤,加之干旱、风蚀、水蚀严重,不适宜农耕,事宜种草种树,兴林草保土肥田;中部地区继续依托蒙牛企業加大畜牧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合理划分畜牧适养区,同时兼顾生产规模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匹配;西北部地区继续种植谷类和薯类,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并逐步提高。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和模式,减少谷类、薯类的种植,实现现有蔬菜基地转型升级,探索温室大棚蔬菜瓜果种植,大力生产绿色产品及高质量农产品,形成生产标准化、产品生态化的粮食蔬菜产业体系。
  将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大力支持和发展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服务业现代化。完善农村淘宝,电子支付等大数据运行,大力发展互联网,营造电子商务与农业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现代物流综合体,支持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重点保障县域内特色产业,将生态旅游、特色文化、休闲宜居、云计算大数据归入重点保障对象,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健康食品、奶制品等产业吸引外来企业投资经营,大力促进和林格尔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鼓励县域龙头企业蒙牛、蒙草等集团在农业、畜牧业方向开展科研项目,大力推进特色农牧产品的品种改良,继续做大做强奶制品、肉制品等特色产业,贯彻落实科学创新技术在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2.2调整农业区域布局
  增强草产业的建设,大力开展草田轮作制度,积极鼓励牧民进行一定规模的人工种植草地,同时还应扩大马铃薯、苜蓿草的种植面积,建设和林格尔新区高质量优质苜蓿种植示范基地。加大薪炭林,经济林比重,同时适当增加其他阔叶树种数量。大力发展奶牛、肉羊、蛋鸡标准化规模性经营,稳定发展肉牛肉羊,进一步规范牛羊肉的质量,重点发展奶牛,建设优质奶源基地,打造内蒙古特色绿色农畜牧业产品品牌。
  和林格尔县西北部地势平坦,水利条件好,其肥力较高,事宜农耕。保持耕地总量稳定,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科学合理地确定“三区三线”,严格控制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坚守耕地红线。县域内中南部属黄土丘陵区,栗褐土分布面积广泛,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3.4%,该区域土层较薄,不适宜农耕。政府重视对农业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推进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进一步的实施。
  强化林业执法,实施浑河、茶房河治理等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分区进行土壤治理,土地恢复,一旦发现污染及时治理,改善中低产田的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变观念,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将传统农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把传统农业发展为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各乡镇大力推广形成特色农业体验基地,打造和林格尔县新区特色现代化农业工程示范园区。充分利用南山公园,城关镇主城区及北山区域、宝贝河-石咀子水库区域的自然风光和地理条件因素,培育特色村镇,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整体风貌。依托盛乐博物馆、浑河自然生态旅游区和蒙牛、蒙草等旅游景点,开发特色旅游区域,打造自然风光和特色品牌相结合的现代旅游业。围绕“农旅结合”,根据地域特点和各村实际情况,形成以农家乐为载体、生态旅游,特色风土人情体验、历史文化感受的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格局。
  2.3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该县西北部地区应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提高节水浇灌,完善农业输水基础设施,在全县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同时提高科学施肥以及生物防治虫害的应用。中部和南部地区由于地形多为低山、陡坡,开展种植业条件较差,应加大非适宜性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同时对退耕土地采取保护性措施,实现耕地修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三农”问题受到国家、自治区的重视,和林格尔县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畜牧业林草业发展趋势良好。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方针,以坚持加强完善绿色农业为目标,推进蔬菜、水果等产业的发展,逐步引导健康、绿色农产品走向市场。保障农业安全,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实施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入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形成种养结合构建生态绿色种养循环模式。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积极推进现代化绿色农业,提高农业发展质量,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和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加大力度推行绿色生态无污染农业的发展,保护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
  积极鼓励县域内实现种植规模化,管理科学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抓住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的机遇,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相结合,建立品牌化经营模式;淘汰质量较低,供过于求的产品,大力推动绿色,健康,有机的农产品走向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转变创新农业利用方式和技术,形成绿色、生态农业生产产业链。
  重点发展和林格尔县西北部地区农业,采用优质的良种、科学优良的种植方法、高效优良的农业机械,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实现从仅仅围绕粮食作物生产到贯彻整个农业的质的转变,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的创新。在依赖于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加快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实行特色农作物代替部分谷类、薯类,培育高质量的农产品新品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科学增加粮食产量,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鼓励县域内粮食企业建立完善的绿色节约、环保健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存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并肩同行。购买先进设备,全面提升县内农作业水平与服务,开展机械化作业,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3.研究结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也在由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发展。积极推进可持续绿色农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保障。以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为目标,以绿色、创新、发展的眼光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村实现现代化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实现农业供求新平衡。针对供给侧改革发展前景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陈出新,建立现代化特色产业结构体系。第二,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形成合理的草产业、林业、旅游业等布局。第三,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抓住机遇,引导农业绿色健康发展,形成生态农业生产产业链。
  参考文献:
  [1]赵敏,王广斌,王璇.以新理念引领特色农业转型深化山西农业供给侧改革[J].山西农经, 2017(07):10-11+32.
  [2]何保东.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农业经济, 2018(04):26-27.
  [3]罗讲平.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J].南方国土资源, 2019(04):16-17.
  [4]张建斌.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机制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 2009(21):89-91.
  [5]高晓芹.供给侧改革下农村土地资源有效配置的思考[J].上海土地, 2016(05):13-15.
  [6]翁鸣.科学地认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农村经济, 2017(03):1-5.
  [7]许经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思考[J].学习论坛, 2016,(06):32-35.
  [8]杨秀云,叶红,李德鹏.我国创意农业发展水平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03):104-111.
  [9]陈利音.把握新机遇实现新跨越[J].呼和浩特经济, 2017(01): 47-51.
  [10]李博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研究[D].长江大学, 2018.
  [11]韩小琼,贾培瑤,刘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农业经济, 2017(08):19-22.
  [12]胡鸿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逻辑起点[J].人民论坛, 2018(17): 76-77.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 2017(03):5-11.
  [14]严金明,张雨榴,夏方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A].中国土地科学, 2017(07):12-19.
  [15]冯光京.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88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