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养老需求的理论分析与老年人需求满足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曾富生

  摘要:需求研究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需求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经济学中的微观需求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对养老需求的分析有助于在现有的社会资源条件下探讨老年人需求的满足;但仅理论上的推导很难明确最适原则,实践中需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自主性等因素,创造多主体互动氛围,找到最佳平衡点。
  关键词:养老;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2-0055-03
  养老的本质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满足老年人的合理需求。需求研究涉及到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相关的主要理论有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经济学中的微观需求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它们对探讨老年人需求的满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義需求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类需求的论述集中体现在“两种生产”上,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类的基本物质需求进行了描述,“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正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1]79。在人自身的生产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它是直接物质需要后的派生的需要:“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1]。人类第一位的需要是生存,第二位的需要是繁衍;满足人类这两种需要的生产则分别是物质的生产和人的生产,其中物质生产是根本,决定着人的生产。
  老年人自身已经基本丧失对繁衍需求的追求,即便有子嗣传承的需求,也转化为对子代结婚生子的期盼。对老年人而言,繁衍需求基本消失,生存是第一位的,且是主要的。
  二、经济学中的微观需求理论
  在经济学中、需求、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这几个概念严格区分的。有效需求是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总和;潜在需求是指有购买欲望而无支付能力的需求;需求则是更宽泛意义上的需要,包含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也包含了未被服务对象意识到的需要。
  个体需求的满足离不开市场,因此探讨养老问题也离不开市场需求理论的分析。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2]。经济学中的需求概念将心理上的欲望与市场上的真实实现行为区分开来。心理学上的需求理论探讨的是人心理上的需要,是人行为的内驱力,经济学中的需求概念则只关注真正发生了购买行为来满足的需求。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消费者偏好、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商品的价格、互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预期的商品价格、消费者预期的收入[3]。从社会因素来考察,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人口数量和结构都直接或间接影响消费需求。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会导致需求减少,人口数量增多会使需求增加,人口结构的变动会影响需求的结构,如一个老龄化加速的社会会增加医疗、康复、护理、保健用品等商品的需求。
  市场是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平台。老年人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满足,不可能由政府、社会组织包揽,而是作为市场参与的主体,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选择和满足,政府在老年服务市场的建立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规范、监管等作用在市场上,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失衡时,市场会及时调整,这种调整基于买方和卖方对信息充分了解之后的选择:买方充分了解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在自己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或替代性选择;卖方则尽可能了解买方的需求,采取两种方式迎合买方的需求,一是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二是尽可能让原有的产品或服务为买方所了解,如加大广告的投入。
  总的来说,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强调个体偏好及选择,而需求就是众多个体偏好的集合;进一步推导可以得出结论:老年市场的发达程度反映了老年人需求的满足程度,是老年人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尺度。同时,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强调个人自主,认为个体具有私有财产权,具有足够的消费理性,具有足够自主的决定权——这些理念对老年人的自主具有促进作用。当然,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过于强调个体的理性,强调欲望自主、自由表达等基本前提也是存疑的:在资本的裹挟下,个人欲望往往是被市场操控的,广告的刺激就是对个体欲望刺激的例子,个人并不是那么理性,欲望的唤起往往不是自己发出,而是由广告等操控;每个个体理性表达自己需求的前提也不是那么牢靠的,个体需求的表达会受限于自己的文化、思维、环境,尤其是老年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个体表达能力低的情况,个体的需求其实是被压抑的。
  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吃、喝、睡眠、性等是基本的需要,是人的内在驱动力。针对内在驱动力的探讨,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做了一个金字塔型的需求模型来解释人的需求。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依次构成了人类需要的五个层次,成阶梯分布;人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之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占优势的需要则支配着人的意识和行为;高层次需要出现后,低层次需要依然存在,但对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减弱;人的需求是一个整体,人不断地追求自己需求的满足,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迅速出现新的欲望,而欲望产生的驱动力则驱使人采取行动满足需要,这会贯穿于人的一生。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最先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奠基人戈尔德斯坦提出,是指人潜能发挥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本性中的一种创造性倾向,是人的主要动机和生活最高目标的表现形式[4]。马斯洛认为个体存在的目的和生命的意义皆是为了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实现个人理想、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自我肯定性需要;在追求这个层次需要的过程中,个人努力释放潜力,使自己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这种需要可分为两类:第一,对于实力、成就、适当、优势、胜任面对世界的自信,独立的自由等欲望。第二,对于名誉或威信(来自他人对自己尊敬或敬重)的欲望”[5]。值得强调的是,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止的和最终不变的状态。也就是说,自我实现是人永远都在追求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当然也受到了一定的批评。一是需求满足的阶梯性,认为只有当低层次需求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无法解释在物质匮乏状态下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信念之类的现实特例,如登山爱好者忍饥挨饿,就为了达到登顶的愿望,这就与马斯洛描述的这种时间序列式的动机不相符;事实上,人在针对自己需求的选择时,并不一定是按照一定的排列来进行,而是基于组合式的考虑,各层次之间的需求会在个体面临的现实中出现冲突,个体把各个阶段的需求综合在一起来进行判断和决策。二是“自我实现”作为一种理想状态,过于理想化,目标笼统,难以测量;三是把需求与动机、驱动力混为一谈。保持健康是人的需求,需要个人适当运动、少喝酒,但人的驱动力会驱使酗酒者多买酒、多喝酒,从而危及健康,这就出现了需求和驱动力之间的矛盾;驱动力不会让个体避免受到伤害,饮酒、吸毒等使人上瘾并伤害个体健康的行为是由驱动力带动的,并不是个体需要的;纵容和沉溺驱动力的某些行为,给个体带来快感的同时也伤害到身体,但身体本身并不需求要这些无益的行为。生物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身体需要受制于基因,但人同时具有想象力、理性、较强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认知能力和推理能力等,使人与其他动物与截然不同的区别。因此,人同时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单纯考虑基因决定、忽略社会属性或脱离生物属性只谈人的理性,都会产生盲点;人在进化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东西,可以超越自己能力去做决定,能超越本身需求,做出与本能、驱动力运作方向不一致的决定,如延迟满足、强迫自己牺牲享受去追求道德情操、追求自我实现,克服恐惧、贪婪;通过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物或互补的社会事实来满足某些需求,如老年人对子女“孝顺”的追求就是一种包含了情感转移的满足途径,而不单单是基于物质上对基本需求的满足。
  四、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阿尔德弗尔(C.P.Alderfer)于1969年提出了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ERG理论[6]。在ERG理论中,人的需要分为三类:(1)生存(Existence)的需要,包括人机体存在所需的基本条件以及实现这些要素的手段;(2)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即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个体在与人接触、交往和沟通中得到满足;(3)成长(Growth)的需要,即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个体通过发挥自身潜能得以实现。这三个层次的需要包括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各要素,所不同的是,ERG理论认为这三种类型的理论之间并没有层次顺序,个体在某种需求满足之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可能停留在原来的类型中继续强化;在个体追求较高需要遇到挫折时可能会坚持,也可能退而求其次;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其强烈程度不一定会减弱,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强。ERG理论简化了需求的层次,增强了理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使其更符合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ERG理论对满足养老需求具有较强的启发价值。首先,生存、关系、成长是老年人需求的三个主要维度,我们在关注老年人物质保障的同时,也要考虑老年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和老年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等方面的需求,并将这些方面视为同等重要的需求;其次,要重视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不能一刀切地将一个需求列表不分差异地套用到所有老人身上;要关注老年人的成长历程和生命中经历的重要事件,关注老年人拥有的资源和自身的禀赋,重视个案管理。
  五、老年人需求的满足
  人的需求是人存在的动力,也就是说,需求永远都没有完全被满足的时候。养老语境中,老年人需求的满足是外界提供资源来进行,但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全部包揽老年人的所有需求是不现实的,也不必要。从个体来看,养老资源与老年人需求满足或幸福程度之间的关系会呈现出一条Logistic曲线,即随着养老投入的增加,老年人需求的满足迅速提升,但到一定程度之后,养老投入与老年人需求满足、生活质量、幸福感的产出将出现边际递减效应,但投入总会有产出,只是在效率上出现滞涨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基本需求的满足上所做的投入,能迅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当老年人基本需求满足之后,超出基本需求的个人偏好、相对需求的满足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才能有相应的产出。
  从社会总体来看,社会资源的配置需要考虑各个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资源是不可能无限投入到老年人需求满足的事业中去,老年人需求的满足就存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一个最适水平,会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则不足,这就是需求满足到什么程度是最佳、最适的状况。一个社会对养老基本需求满足的投入没达到临界点则会使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甚至可能出现人道灾难;而投入过多,则会影响代际关系,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当然,以上仅是理论上的推导,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明确这个最适原则。用最小单位的输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理论上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达到这个理想的状态很难衡量,同时还要考虑需求之间的替代性和需求互补的关系,这就导致我们很难界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实施。替代性的例子如:对食物的需求并不是恒定的,与个体所处的状态和承担的工作密切相关,在一个温暖的环境或承担的工作量减少,都会降低个体对食物的摄取;互补的例子如:给老年人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会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帮助老年人调节心理、避免心理障碍,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因此,针对老年人需求满足的输入有很多的种类和形式,它们之间又存在抵消、共振、协同等效应,使得输入与产出之间变得更加复杂,因而最佳平衡点难以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在实践中就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自主性,助人自助,帮助老年人获得需求;而社會则是在总的原则下提供机会、平台和制度,提供老年人、社会工作者、社会、政府、家庭等各主体充分互动的环境和氛围,从而通过“无形的手”达至最佳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M].修订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33.
  [3]万春.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需求理论体系及相关政策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0(2).
  [4]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99.
  [5]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1-52.
  [6]Alder C P.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69(4).
  作者简介:曾富生(1981—),男,汉族,湖南新化人,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社会工作。
  (责任编辑:董惠安)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运用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编号:15CRK006)阶段性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89008.htm